周宏彥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新農合制度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及其治理研究
周宏彥
吉林大學,吉林長春130000
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出臺,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獲得了非常顯著的發展,這使得鄉村衛生醫療結構的作用和地位更為突出,特別是對于處于新農合制度設計中心地位的鄉鎮醫療衛生機構來說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但是當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還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本文將對新農合制度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及其治理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新農合;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研究
新農合制度下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的現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農村基層市場競爭能力不足,醫療服務供給績效較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范圍和數量獲得了很大的提升。但自全面改革開放以后,與廣大城市地區相比,我國農村醫療服務的實際利用效率不僅沒有增長,而且呈現出了較強的下滑勢頭,供給質量也隨之下滑。另外,現階段我國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的醫療設備環境還相對較差,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農村地區的醫療質量和水平的的提高。
其次,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衛生人員綜合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比如,大多數的鄉村醫生學歷水平較低,而且專業水平一般,無法滿足農村地區的醫療需求。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不斷發展推行,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鄉鎮衛生院的規模較小、設備相對較差,無法吸引高素質的專業醫務人員,在收入低、條件艱苦的情況下,醫學專業的學生大都不愿意到鄉村衛生院去工作,而這也成為阻礙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鄉鎮衛生院對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機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醫療服務質量的不斷發展,鄉鎮醫生的工作熱情不高,很多村醫為了提高收入,甚至走出醫院為其他更多的人看病,加之,很多地方政府的財力有限,村醫都是自建衛生室,而在新農合報銷比例的差異下,造成了一部分患者的流失,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醫療服務質量。
最后,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內部缺乏有效的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基層醫療的服務質量。在新一輪的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下,大量的農村公共醫療衛生機構開始由鄉鎮衛生院負責管理,但是由于鄉鎮衛生院的相關領導對醫療服務的重視度不夠,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質量管理、藥事管理和病案管理的相關專門組織,也沒有監督部門對相關工作加以監督管理,而這也就導致部分鄉鎮衛生院的質量管理不嚴格,加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工作人員缺乏自我質量的監管意識,繼而影響了農村基層醫療的服務質量。
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出臺,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獲得了非常顯著的發展,這使得鄉村衛生醫療結構的作用和地位更為突出,特別是對于處于新農合制度設計中心地位的鄉鎮醫療衛生機構來說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但在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逐步改善的當下,城鄉兩級衛生機構自身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也逐漸暴漏出來,并獲得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關心,由于歷史因素的限制,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體系一直相對較為落后,農村醫療基礎設施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一直非常突出。城鄉醫療機構一直面臨著專業人員缺乏、設備設施陳舊、骨干力量流失嚴重等問題,使得其很難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的需求,為此,現階段新農合制度下的農村基層醫療機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不斷改善醫療服務質量。首先,不斷完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的治理是為了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順利實施,為此針對當下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建立穩定的醫療衛生服務投入機制,通過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改善農村的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人員服務能力。
其次,不斷提高我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是制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為此,鄉鎮地區可以通過不斷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水平來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醫療衛生人才,對于愿意到基層工作的人才應該為其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并定期為醫療衛生人員提供進修的機會,以不斷提高基層在職醫療衛生人員的醫療水平。
最后,加強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工作,并不斷完善相應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根據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工作的問題,需要繼續推行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的管理,不斷建立分工合理的縱向協作機制,并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工作,控制醫療費用的無序增長問題,以維護當地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環境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還存在很多問題,只有不斷加強農村醫療服務質量的治理工作,才能為農村新農合參保人員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為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我國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工作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繼而實現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1]王淼淼,張翔,張亮.農村衛生服務網絡中連續性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醫學與社會,2011(04).
[2]熊季霞,徐愛軍.基于回歸公益性的公立醫院治理結構改革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11).
[3]馬騁宇,高靜,于保榮,孟慶躍.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醫療機構反應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0(07).
[4]李燕凌,李立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資源利用績效研究——基于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10).
R197.1
A
1006-0049-(2016)20-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