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1.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2.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
?
論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李雪1,2
1.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臨汾041000;2.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臨汾041000
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步幅的加快讓我們了解到了更多外來文化,也讓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簡單快捷。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他們對外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始出現大量的跨文化交流內容。這些內容的出現為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交流能力,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培養方式
跨文化交際可以被簡單理解為不同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進行的語言、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交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出國留學、旅行變得更加簡單,大學生開展跨文化交流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語言學習與文化背景緊密結合,以文化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使學生在了解文化知識的同時實現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現。從課程設置上看,除英語必修課外,大學中還開設了大量與文化相關的英語專業選修課。如美國歷史與文化、英國小說選講、歐美影視作品賞析等文化氛圍濃厚的課程受到更多學生的喜愛,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跨文化交流的無處不在。換言之,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習外國文化,從文化根源上了解歐美國家的經濟政治能幫助學生更快的適應跨文化交流中的差異,進而降低交際難度。
(一)語言教學與文化內容相脫離
相較于大學一、二年級的英語必修課程,文化類英語選修課在課時和內容上都處于劣勢地位。部分外語教師過分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將英語課堂變為了語法課堂,這類以語言知識為主線的英語教學內容相對單調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部分學生尚未擺脫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模式,將學習重心放在了單詞學習、語法理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上,使英語學習成為了語言能力的培養而非文化內容的學習。
(二)部分教師缺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意識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內涵來實現外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傳遞與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讓他們在了解文化知識的同時將交際能力應用到生活當中。然而,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缺乏文化教學意識,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局限于書本內容,無法深入培養學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進而影響了學生從語言學習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學習。過分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在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法的同時也使英語學習成為了應試教育的輔助工具。而教師英語跨文化交流意識的缺乏也會從思想上對學生產生影響,使學生忽略英語學習的作用和意識,進而削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教材內容單一,文化內容陳舊
縱觀大學英語教材,不難發現其中與外國文化緊密結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內容主要以鍛煉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主要目標,缺乏與社會生活的緊密結合。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來看,過于貼近日常生活的大學英語教材限制了學生對外來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使他們將學習內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語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傳統教材以詞匯學習為基礎,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行文寫作能力,課本內容更新緩慢,大多沿用經典的英語課文,而忽視了新近文化內容與文化現象的收納。這種情況下的英語教學與英語文化是脫節的,缺乏特定的教學環境與恰當的教學內容,使英語學習無法滿足出國交流的各種需要,也使得出國留學的學生無法盡快適應當地的文化氛圍,從而造成跨文化交際上的困難。
(一)培養新的思維方式
“中國式英語”是英語學習中的常見問題,也是影響跨文化交流順利進行的一個主要原因。簡單來說,“中國式英語”的出現源于漢語思維與英語思維的不同,即中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上存在的差異。為盡量縮短差異,使學生盡快適應日常英語中的相關內容,可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薛恒的英語思維能力,使他們在理解英語思維的基礎上完成學習內容,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漢語思維定式限制了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使他們無法準確把握話語的隱含意義。而培養新的思維方式,就是要學生站在英語文化的背景下思考問題,省略從漢語翻譯為英語這一過程,真正做到用英語思維思考英語文化。思維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鍛煉,通過加強口語和寫作練習來養成新的思維方式,逐步擺脫漢語思維在跨文化語言交際中的影響。
(二)促進師生跨文化交流意識的養成
即改變傳統的英語學習觀念,將英語從一門工具性的語言轉變為跨文化交流的平臺和媒介,充分發揮英語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語言交流能使學生更好的處理不同場合中發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適應自己在新環境中的新身份,進而更快融入到外國的日常生活當中。教師和學生要改變原有的文化意識,抱著互通有無、互相學習借鑒的新思想開展跨文化的溝通交流,從而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與文化思想。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多聽多看一些英文原聲電影、英語新聞,幫助他們了解外國的文化現狀及其與我國的文化差異,同時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拓展,使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生詞、語法,進而實現語言學習與文化了解的同時進行。
(三)營造交際范圍
應充分發揮外教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帶來的樂趣,并在交流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語言能力及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通過營造恰當的語言環境,學生能更加靈活的應用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并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交流能力。
總而言之,要改變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現狀,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就必須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入手,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加深對外國文化的認識并堅持鍛煉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進而實現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整體性提升。
[1]賀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途徑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2]劉玲.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模式構建——研究現狀與理論思考[J].校園英語,2014(23).
H319
A
1006-0049-(2016)20-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