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泉清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淺析大學生就業應對策略
馮泉清
(蘇州市職業大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畢業大學生的數量也日漸增多,就業形勢也逐年變得嚴峻起來,用人單位的要求也是水漲船高,很多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也履履碰壁,很長時間處于待業狀態或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整天抑郁寡歡,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如何讓畢業生在畢業時能有一個好的求職狀態和做好求職的各項準備,在茫茫人海中能夠脫穎而出,從而找到理想的好工作
大學生;求職;準備
快速發展的時代步伐,日益嚴峻的用人形勢,剛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開啟了步入社會的第一步,也就是求職找工作。而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內心對于這個社會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希望大學畢業之后能夠施展抱負,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力量。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他們即將迎接社會的洗禮時卻往往遭受著打擊,投放的簡歷沒有回音,難以滿足用人單位苛刻的條件,這些因素卻讓大學生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大學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自暴自棄,甚至出現了怨天尤人的想法,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對于這種情況,大學生不用自我埋怨,凡事要找到應對的方式方法,只有這種大學生們才能經受得住各種挫折,將來才能應對這種困難。
作為大學生如果在快要畢業時想到如何為就業做準備,似乎有點晚了,其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大學一年級時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各項準備,這是一個長期的規劃過程,只有了成熟的規劃,時機成熟,夢想便會成真,大學生們才能順利就業。下面就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如何應對將來面臨的就業問題而作了如下思考。
教材內容的編排和設計應該切合社會需求,緊跟時代步伐,要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如果教材的內容跟不上社會的形勢和變化,那么大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就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等到大學畢業之后所學的知識就會被社會淘汰,而缺乏實際應用功能。教材內容對于大學生今后能否適應激烈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的需求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理工科的大學生們,我們知道現在科技信息現在正發生著日新月異地變化,如果理論知識沒有得到及時地更新,那么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專業技術也將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從而也無法應對將來激烈的科技環境的需求,因此教材內容的及時更新和編排從長遠來看對于大學生而言就像是他們的作戰武器一般,越鋒利越好,作戰才越有優勢,大學生就業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結合社會的用人需求和人才的要求,大學的課程設置呈三角形分布,而這種形態的分布也是有必要性的。最底層的是公共基礎課,中間層專業基礎課以及最高層是專業課,這種課程設置從專業目標為出發點,以立體式的呈現方式打造復合式人才模式,這種分布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同時高校在開設理論課程的同時也注入了實訓和實踐等環節,通過實際操作大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在實踐中加以認證并鞏固,同時也能在實踐中反復獲取新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理論層次。有的學生也利用空余時間做兼職或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既充實了他們的業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形式的鍛煉下可以提高大學生對工作、對崗位以及對社會的認識,從而為他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
面試環節是用人單位評定人才的必經環節,有很多大學生在面試中成績不佳,有的甚至還沒有開始面試便出現了恐慌,這也是很多大學生缺少社會歷練所導致的。其實縱觀下來面試官所提問的問題也是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類型,這幾個類型包括業務技能型、個人能力評定型、團隊合作型、人際關系型以及情商智商型。大學生可針對這幾種類型,根據不同的崗位設定來進行情境想象,多研究,多分析工作內容,進而對面試官所提問的問題進行自問自答,反復練習,這樣做也可以消除面試者的不安,同時也能在面試中旗開得勝。
在面試中著裝也很重要,著裝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通過著裝可以看出應試者對工作、對人的態度。一般男性以職業西裝為主,女性則以西裝套裙為佳,在形像上給人一種正式感,給人很職業化的形像。如果穿著隨意,便會給人一種隨意的感覺,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在面試中與面試官的眼神交流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眼神專注的應試者比眼神飄移的應試者更能夠抓住面試官的心。如果與面試官進行眼神互動,一方面體現了應試者對面試官的禮貌,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了應試者不僅僅是在簡單地回答一個問題,而是在與面試官進行語言上的交流與互動,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夠得到面試官的認同。
簡歷也大學生求職環節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簡歷制作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千篇一律的。特別是在投放簡歷時更要注意投放對象的針對性,也就是說對于不同的職業或崗位要有不同的簡歷簡介,切不可拿同樣的簡歷也投放多家用人單位,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石沉大海。比如大學生想做銷售這方面的工作,他的簡歷上最好說明與之相關的個人經歷與經,對于銷售這方面的優勢,重點突出。
可見,對于大學生而言早期的職業規劃與準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規劃得越早,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只有盡早認識職業并理解職業的內涵,才能從根本上進行著手應對,從而取得好的結果。
[1]張鵬.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 2008
[2]李錚.當代大學生失業根源及解決措施探究[J].科技信息.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