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韌 魏昱霆
(遼寧省營口市委黨校 遼寧 營口 115000)
論黨校中的多媒體教學
李 韌1魏昱霆2
(遼寧省營口市委黨校 遼寧 營口 115000)
現如今,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這也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氣象,多媒體教學也走進了校園,用其自身獨特的魅力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而讓教師有更多的空間進行有效教學,當然在黨校教學中也不例外,這種教學方式深受教師和學員的歡迎,本文就對多媒體技術在黨校教學中的應用做出了一些探討。
黨校多媒體;教學
當前,電腦技術、交互式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絡廣泛進入學校,現在的教學傳播媒體已不再僅限于印刷在講義上的單一文字,而是融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影像為一體的教學媒體,特別是多媒體技術是當今信息技術領域發展最快、最活躍的技術,隨著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給黨校教學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新的生機,如今,多媒體技術已經走進黨校,走進課堂,填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和不足,使教學特點更鮮明,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情景更生動,不斷增強黨校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將對多媒體教學方面進行闡述。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進行有效控制并處理多種媒體信息以表現出更加豐富、復雜信息的技術和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簡稱MCAI它是將教學信息由多種媒體軟件,通過人機交互作用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優化教學過程和目標;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一是可以調動學員的視覺、聽覺以及大腦思維。多媒體教學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提高學員的想象力和觀察力,多媒體教學通過變化圖像、音樂,動靜結合,引起學員諸多感官的共鳴,強化了教師的講授主題和感染力,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更方便、有效地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二是可以增加教學容量,節約時間。多媒體教學能突破空間和時間的制約,利用其自身的優勢功能,不僅能把知識更快、更多地傳授給學員,還節約了大量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和教學密度,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三是可以優化專題課教學過程。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平臺基礎之上的現代教育手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有效整合各學科之間的內容,黨校一節專題課往往涵蓋著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而我們的教師又無法對各種學科知識的掌握做到面面俱到,這時在對其他學科知識做處理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說明這一部分知識,既可以精準完備地闡述專業以外的知識,又可以揚長避短,不讓教師在專業以外的知識講述上不露瑕疵,多媒體教學還能很好地突出專題課的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抽象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促使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習效果;四是可以提高專題課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到來,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員的學習生活打開了鮮活富有激情的一頁,教師授課越來越簡單易懂,學員學習越來越得心應手,各方面綜合成績都不斷提升,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反而是學員們每天都期待的事情,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地表現了教學內容,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黨校的培訓質量。
1.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在專題教學的多媒體應用中的主導作用更應肯定,在課堂教學組織中,教師需要把握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堂上的手勢、表情和眼神,講課過程中使用語言的語氣、語調、語速,教師和學員雙方非語言的交流和溝通,都會對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影響。
2.要加強教師多媒體教學能力的培養。多媒體教學的簡單應用對教師來說已不是難事,但教師的多媒體教學能力參差不齊,又缺乏對多媒體教學設計、應用的研究,使用效果并不顯著,多媒體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多媒體教學常態化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教師多媒體教學能力包括:知識獲取和加工能力;多媒體教學設計能力;多媒體教學互動與溝通能力;多媒體教學組織能力;多媒體教學評價與反饋能力等,黨校要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媒體選擇使用、課件制作交流、資源儲存管理、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理論等,具體方式可以是專題講座、經驗介紹、課題研究、教學反思、案例交流、公開課等,還可以在校園網建立教師交流平臺和資源共享環境,為教師相互協作交流提供方便,教師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也應該重視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饋,要注重多媒體教學的總結和反思,在研究中實現多媒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提高中促進研究,如此建立一個研究與提高的良性循環,進而循序漸進地提高多媒體教學能力。
3.多媒體教學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內容,多媒體教學的過程,形式、內容、時間安排都應有所不同,這一點我們已形成共識,但是,有一點似乎被許多多媒體程序設計者所忽略,那就是:分層教學,根據不同類型的學員使用不同的軟件和多媒體工具,同一軟件也要考慮學員的不同類型,包括:不同基礎和能力,不同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不同學習興趣和方法,這種思想早已提出,只是到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才有實現的可能,目前有這種教學思想的軟件還很少,有賴于我們教學觀念的更新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
4.多媒體程序要設計學員的合作過程,設計學員的反思過程,設計學員的表述過程。情景學習的研究表明:學習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員之間的合作具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對于多媒體交互式教學,應該設計一些過程和內容,讓學員進行討論,合作解決,以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許多多媒體程序在設計時忽略了留給學員必要的反思時間,這是一個失誤,實際上學員在這一段時間內,對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運用知識和方法的過程進行必要的反思,通過對比自己和老師、學員解決問題的不同點進行反思,學員會學會思考和運用,調整原有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升華。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黨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更新,有利于培養和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1]袁海東.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2]黃春雷.淺談多媒體技術的實際應用[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