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別行剖宮產及陰道分娩對比分析
鄒 暉
目的對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別行剖宮產及陰道分娩進行對比。方法選擇我院分娩的再次妊娠孕婦690例,分析瘢痕子宮孕產婦分娩方式。結果690例孕婦中陰道試產者170例;陰道分娩者產后出血量、新生兒體重、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低于再次剖宮產者(P<0.05)。結論符合陰道分娩指征者的瘢痕子宮再次分娩者可給予陰道分娩,有利于降低其子宮受損程度、縮短住院時間、規避并發癥發生風險。
剖宮產;瘢痕子宮;再次分娩;陰道分娩
近幾年來,隨著手術及麻醉技術的不斷發展,國民分娩時選擇剖宮產的比例越來越高,其原因在于產婦及家屬要求、社會因素以及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等。很多醫生及瘢痕子宮產婦擔心再次分娩選擇陰道分娩會出現子宮破裂、產后大出血、甚至導致子宮切除等諸多不良后果,故將再次剖宮產作為分娩的最終選擇。但部分產婦達到了陰道分娩指征,也愿意通過陰道分娩方式生產,而且多項研究表明,經陰道分娩者住院時間、術后出血量、分娩結局均優于剖宮產,因此保障陰道分娩過程的安全、及時處理異常情況特別重要[1-2]。本次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再次分娩的瘢痕子宮產婦690例,對比不同方式分娩產婦圍術期指標,現將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再次分娩的瘢痕子宮產婦690例,均足月妊娠,年齡23~41歲,平均年齡(27.23±2.36)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7.12±0.65)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8年;孕次2次者450例,孕次3次154例,孕次4次86例。690例孕產婦上一次剖宮產術方式均為橫切口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1.2 研究方法
1.2.1 判斷子宮瘢痕愈合情況 所有受試者均經B超檢查,用于判斷子宮瘢痕情況:(1)子宮瘢痕愈合情況較好:足月妊娠,孕婦子宮厚度超過3.0 mm,而且經B超檢查顯示回聲層次具有良好連續性;(2)子宮瘢痕愈合不佳:足月妊娠,子宮下段厚度不足3.0 mm,經B超檢查顯示下段層次無連續,經適當加壓后,顯現子宮局部可見羊膜囊,或可見胎兒隆起[3]。
1.2.2 選擇合適分娩方式 醫務人員在孕產婦入院后詳細了解一般情況,詳細記錄年齡、孕周、孕次、上一次剖宮產術的手術方式、圍術期情況以及新生兒結局等,通過B超檢查獲得其瘢痕子宮情況,確定是否符合陰道分娩指征。陰道分娩指征包括:(1)本次分娩距上次分娩時間間隔至少2年[4];(2)上次子宮手術均為子宮下段手術,手術切口均為橫切口,子宮瘢痕愈合情況佳;(3)無任何上一次剖宮產術指征,剖宮產新指征均未出現;(4)宮高+腹圍總和低于144 cm,經B超檢查顯示胎兒雙頂徑不足9.5 cm,胎兒體重不足3.5 kg;(5)醫務人員與產婦及其家屬交流后,獲得其陰道試產同意。其余不具有陰道試產指征,或經陰道試產失敗者均經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進行分娩,均做橫切口[5]。
1.2.3 經陰道試產方法 醫務人員在孕產婦陰道試產前需做好相關手術及搶救準備工作,針對孕產婦的產程發展、胎心率、宮縮情況變化、呼吸、血壓等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如有必要,可立即行人工破膜術,加快其產程進展,給予前瞻性措施,以減少胎兒窘迫、先兆子宮破裂等對母嬰結局產生嚴重不利影響的異常情況,避免出現不良并發癥。若發現出現大出血、子宮破裂等不良并發癥,需及時進行對癥措施;若陰道試產失敗,則改經剖宮產術分娩。成功分娩后,需給予產婦宮縮素注射液(10 U)靜注,促使子宮收縮。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選擇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相應統計學分析,用 ()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690例瘢痕子宮孕婦中達到陰道試產指征者170例,約占24.64%(170/690),經陰道分娩者共120例,約占17.39%(120/690),包括陰道成功順產者115例,約占16.67%(115/690),胎吸助產3例,約占0.43%(3/690),產鉗助產2例,約占0.29%(2/690);再次剖宮產者570例,約占82.61%(570/690)。
經陰道分娩者120例,新生兒窒息率、孕周以及產褥病發生率分別為4.17%(5/120)、(38.79±1.96)周、5.00%(6/120);再次經剖宮產分娩者570例,新生兒窒息率、孕周以及產褥病發生率分別為1.40%(8/570)、(38.98±2.09)周、4.56%(26/570)。經陰道分娩及再次經剖宮產分娩者新生兒窒息率、孕周以及產褥病發生率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陰道分娩者產后出血量、新生兒體重、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分別為(132.76±25.55)ml、(3 112.25±93.55)g、(3.46± 1.30)d、(2 813.05±223.36)元;再次剖宮產分娩者產后出血量、新生兒體重、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分別為(363.53±45.77)ml、(3 369.23±77.59)g、(6.83±2.10)d、(5 312.72±449.58)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陰道分娩者120例上一次剖宮產指征包括:(1)羊水過少5例,約占4.17%;(2)胎兒窘迫31例,約占25.83%;(3)胎盤早剝4例,約占3.33%;(4)胎位異常16例,約占13.33%;(5)前置胎盤23例,約占19.17%;(6)雙胎2例,約占1.67%;(7)產程停滯18例,約占15.00%;(8)恥骨聯合分離1例,約占0.83%;(9)合并內科疾病15例,約占12.50%;(10)社會因素5例,約占4.17%。本次妊娠經剖宮產分娩者570例手術指征包括:(1)瘢痕子宮395例,約占69.30%;(2)胎兒窘迫27例,約占4.74%;(3)胎兒早剝8例,約占1.40%;(4)胎位異常37例,約占6.49%;(5)前置胎盤17例,約占2.98%;(6)雙胎3例,約占0.53%;(7)產程停滯19例,約占3.33%;(8)合并內科疾病26例,約占4.56%;(9)社會因素38例,約占6.67%。
3.1 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
本次研究中,瘢痕子宮孕產婦再次妊娠選擇剖宮產術結束分娩的最主要手術指征為瘢痕子宮,約占69.30%,這與醫務人員、孕產婦及其家屬對再次分娩過程中是否會破裂的最終判斷有關[6]。上個世紀初期,國外學者提出孕產婦一次選擇剖宮產作為分娩方式,則以后妊娠均需選擇剖宮產術作為終止妊娠方式,對于規避瘢痕子宮破裂產生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隨著現代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部分達到陰道分娩指征的瘢痕子宮孕產婦均能完成陰道分娩[7]。
3.2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試產指征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產婦能夠在足月后陰道試產的最重要指征是子宮瘢痕愈合情況良好,子宮下段層面厚度超過3.0 mm。國外文獻報道,孕婦在孕37周經B超檢查顯示,子宮下段層面厚度需超過3.5 mm,分娩過程中子宮破裂概率才會明顯降低[8],與本次研究中不符。筆者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能夠申請陰道試產的另一個前提條件是上一次剖宮產術做橫切口,而且胎兒體型大小也與陰道試產聯系密切,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后一問題爭論較多,尚無定論,需進一步研究。
總之,符合陰道分娩指征者的瘢痕子宮再次分娩者可給予陰道分娩,但需在嚴格篩選是否符合指征、密切監控母嬰生命體征的前提下進行,而且經陰道分娩有利于降低其子宮受損程度、縮短住院時間、規避感染、前置胎盤等不良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醫務人員在臨床面對瘢痕子宮后再次妊娠者,需詳細了解其基本信息及上次剖宮產情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孕婦、家屬的意見,進行綜合判斷后,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如其符合陰道試產指征,需做好其心理指導,緩解其恐懼心理,建立順利完成陰道分娩的信心,從而減低再次妊娠者剖宮產率[9]。
[1] 周鑫廣,張俊清,李莉,等. 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臨床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7):55-58.
[2] 郭建紅. 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臨床分析[J]. 當代醫學,2015,21(22):22-23.
[3] 楊杏娟,陳寶瓊. 瘢痕子宮產婦不同分娩方式對圍產兒預后的影響[J]. 白求恩醫學雜志,2015,13(1):87-88.
[4] 李兵飛. 61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回顧性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5:3.
[5] 方潔.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史)再次妊娠的晚期妊娠結局分析[D]. 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5:6.
[6] 王衛珍.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與剖宮產的母嬰結局對比[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5):124-125.
[7] 劉星,劉俊麗.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臨床分析[J]. 陜西醫學雜志,2015,44(12):1639-1641.
[8] 王鋒.邵翠華,朱捷梅,等. 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臨床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2):4714-4716.
[9] 胡琳娜. 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臨床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6):113-11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Vaginal Deliver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
ZOU Hui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Jianou Hospital,Jianou Fujian 353100,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cesarean section and vaginal delivery after 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Methods69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170 cases of 69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vaginal delivery; vaginal delivery,postpartum hemorrhage,neonatal weight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esarean section(P<0.05).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vaginal delive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of vaginal delivery can be given vaginal delivery,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uterus,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avoid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Cesarean section,Scar uterus,Delivery again,Vaginal delivery
R714.4
A
1674-9316(2016)36-007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041
福建省建甌市醫院婦產科,福建 建甌 3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