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性護理在喉癌術后患者出院隨訪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周 榮
目的探討延續性護理在喉癌術后患者出院隨訪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60例喉癌術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延續性護理和常規出院指導。結果觀察組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喉癌術后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續性護理,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
延續性護理;喉癌;應用價值
喉癌發病率占耳鼻咽喉部的8%,發病率呈年輕化和逐年上升趨勢[1-3]。在臨床治療中絕大多數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改變患者吞咽功能、呼吸和聲音,需要在家中給予氣道造瘺口或導管的護理,有效滿足患者出院回家后的支持性需求和康復護理,對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和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采用延續性護理模式和常規出院指導,比較延續性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1月~2016年6月的60例喉癌術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文獻[3]中喉癌的診斷標準,患者均在我院實施喉癌手術,均同意和知情本次研究,患者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均正常。排除患有嚴重心腎肝等重要臟器,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有交流障礙的患者。采用序貫法將其分成兩組,即觀察組(n=30例)與對照組(n=30例),觀察組女性5例,男性25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8.6±6.3)歲;文化程度:小學10例,初中11例,高中6例,大專及大專以上3例;手術類別:喉部部分切除術24例,全喉切除術6例;對照組女性4例,男性26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6.6±7.1)歲;文化程度:小學9例,初中12例,高中5例,大專及大專以上4例;手術類別:喉部部分切除術25例,全喉切除術5例。所有研究對象的手術類別分期、年齡、文化程度、性別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出院指導。觀察組采用延續性護理,方法如下:(1)自我護理指導。在出院前3天,由責任護士指導和教會患者消毒和清洗內套管、調節套管系帶的松緊以及更換喉墊,同時對上述操作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進行詳細講述,對動作進行規范;與此同時指導家屬一起進行操作演練。對造口相對狹窄的患者應充分掌握脫管后的及時應對處理措施,讓患者在脫落的情況下能準確的快速的放入套管;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出院后應準備2套氣管套管,和液狀石蠟,同時撐開氣管切口的器械,有效防止脫管后急用;囑咐患者當脫管后出現呼吸困難又無法自行解除的情況下,需及時到醫院就診。(2)語言發音訓練。指導患者家屬多和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對于存在語言障礙的患者家屬可以利用寫字、打手勢和看口型等方式進行交流,同時鼓勵患者采用語言和家人進行溝通,同時指導家屬要有耐心與患者進行交流;鼓勵患者主動的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能有效的促進語言功能的快速康復。在進行訓練前告知患者,切勿急于求成,需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的勤奮練習有利于發音功能的快速恢復。(3)自我護理知識普及。護理人員需提前對家庭護理的相關注意事項和相關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同時發放自我護理知識手冊。
1.3 統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本組實驗數據,在統計學軟件SPSS 20.0中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分別為(88.5±3.6)分、(89.2±3.3)分,對照組患者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和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分別為(74.9±3.4)分、(77.2±3.8)分,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身體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身軀功能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身體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身軀功能評分分別為(73.6±7.5)分、(75.9±7.2)分、(76.3±7.2)分、(59.2±7.5)分、(67.2±7.7)分,對照組患者身體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身軀功能評分分別為(63.2±7.2)分、(58.5±7.5)分、(63.5±5.2)分、(50.2±5.5)分、(57.2±7.1)分,觀察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延續性護理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住院護理工作的延續,有效的將延續性護理應用到喉癌術后患者出院隨訪中,讓出院的喉癌術后患者得到持續的醫療護理服務和醫療保健服務,對患者有效恢復和減少再住院率有積極意義,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4-7]。采用科學的護理指導,使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護理中遇到問題能及時有效的得到解決,經過有效的語言發音訓練,正確的掌握了發音訓練方法,促進了語言功能的快速康復[8-9]。
總之,延續性護理能讓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得到較好護理指導,促進了喉癌患者有效康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
[1] 鮑學英,陳家琳,樊兵. 延續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中外醫療,2016,35(13):151-153.
[2] 戢嘵瓊,余麗芳,袁房均. 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復中的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J]. 職業與健康,2014,30(8):1144-1146.
[3] 鄒秋雁. 延續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干預價值[J]. 當代醫學,2016,22(16):104-105.
[4] 吳錚,張澤華,許建中. 脊柱結核個體化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華外科雜志,2010,48(15):1141-1144.
[5] 張忠民,付忠泉,金健,等. 脊柱結核的MRI分型系統[J].中華骨科雜志,2011,31(5):418-423.
[6] 黎文,林志雄,劉琦,等. 老年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J]. 中華骨科雜志,2011,31(1):55-60.
[7] 張玉蘭. 喉癌術后相關并發癥治療及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9):251-252.
[8] 秦世炳. 重視結核病診治和脊柱結核手術時機的選擇[J]. 中國骨傷,2013,26(7):533-535
[9] 劉澤琴,李燕,覃剛. 延續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103-1104.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Discharge
ZHOU Rong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Department,Taixing People's Hospital,Taixing Jiangsu 2254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after discharge.Method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and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Results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Discharged patients after laryngeal cancer operation by continuing nursing care,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survival of treatment.
Continuous nursing,Laryngeal cancer,Application value
R473
A
1674-9316(2016)36-018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108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江蘇 泰興 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