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微博的運用實踐微探
劉燕*
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當前階段我國教學局勢正發生著變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對象、教學環境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最近這幾年來,我國各個教育高校紛紛開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工作,并有效的研發出了相互平等且具備文化性質、技術性的全新教育管理模式。為此,筆者在文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微博的運用實踐進行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微博
隨著我國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新浪微博于2009年嘗試性的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內側版,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微博這一媒介正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今天你刷微博了嗎?”作為當前大學生進行交流交往的常用問候語,因其自身的即時性、簡潔性、互動性等優勢,吸引了大批高校大學生的喜愛。隨著微博這一媒介的迅速發展,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言行舉止被其新媒體深深影響。微博同時也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一個全新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微博這一新興媒體的橫空出世,使教學工作者與受教育的大學生進行了一次直接性質的對話。這一學習對話是完全區別于過去傳統的課堂你一句我一句的僵硬的教學對話,而是一次真正的、徹底的教學互動。在微博這一交流平臺中,教師與學生不再是過去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需要科學的借用微博這一媒體,來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微博作為一個信息資源的收集平臺,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的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緒與心理狀態,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展開教學調整[1]。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微博中展開有效的大規模的學習討論,只要研究課題足夠新穎,話題就會逐漸變成熱門話題,進而有效的吸引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因為微博的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逐漸實現了更加密切的學習交流,繼而全面構建雙方的信任關系。
(二)有助于全面擴寬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與空間
當前階段,微博與其他新興媒介之前存在較大的區別在于:其自身信息推廣價值的鏈條影響能力,并逐漸呈現出幾何類的級數反應。教育院校需要充分借助微博用戶群體的關系網絡,大力倡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與重要意義,必然會收獲意料不到的教學效果。微博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媒介,自身具有開放度大,效率快、互動性強等優勢,可以有效的促進教育工作者與其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進而不斷擴寬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圍[2]。教師可以借助微博話題的引導,將其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主題內容進行密切聯系,進而實現有效優化的信息傳遞效果。
(一)全面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教育工作者若是想運用好微博對班級中大學生進行開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須要及時的建設好校園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工作。其一,教育院校需要在校園內落實好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教學能力的培訓工作,使學生可以具備比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與實踐操作技能,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教學引導班級學生的微博空間,為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發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其二,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構建思想政治學習內部網絡框架,科學有效的研發新興媒體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規律,進而不斷優化其網絡的思想教育隊伍。除此之外,教育院校需要專門成立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組,采用組長全權負責機制。由小組內的組長來進行分派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職權,其主要的成員包括教育院校內部的各個學院的主要領導,相關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等,來完全負責微博這一平臺。在具體應用微博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交流、良性互動,進而更加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全面制定規范微博行為的機制
當前階段,我國憲法中一再強調:“公民具有言論自由權利、信息出版自由等。我國教育部門雖然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教學政策及道德法律法規,對信息媒介之間進行有效管理與監管,但是卻是從宏觀角度進行管控。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加深,以微博為主要代表的新興媒體已經逐漸成為了信息媒介的新寵,但是對其的教學監管卻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微博上的信息種類十分繁多,既包含大量的健康、激進、文明的教學信息,同時也必然存在一些不良的有害的教學信息,時間一長,就會讓大學生產生微博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園內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學作用。教師需要在實際應用微博這一途徑時,需要不斷落實我國教學部門的網絡安全的相關要求,積極構建符合教育院校自身實際辦學狀況的微博信息的傳遞與監管機制,不斷強化與完善微博平臺中教學信息的產生、信息傳播與信息安全的監管。
(三)科學有效的制定好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目標
若是想科學有效的利用微博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科學的制定其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目標,對主要的思想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在具體設計學習內容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與班級中學生之間存在的聯系性。在微博這一平臺中,大學生可以完全遵照自我的學習想法進行定制課堂學習內容,并將其內容進行逐一串聯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學生可以借助微博這一平臺提出學習問題,并通過查閱其學習材料,來逐漸解決其現實問題。每一次學習問題與活動對話,都將被學生記錄在自主學習的微博平臺中,以便日后進行資料查閱與學習活動。
綜上所述,筆者在文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及微博的運用這一主題,分別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的教學價值、微博的具體運用策略進行分析,以期有效推動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1]吳玉蘋.以微博為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5.
[2]饒宇.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
劉燕(1981-),女,漢族,河北萬泉人,碩士研究生,內蒙古醫科大學,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G206
A
1006-0049-(2016)18-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