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巍 徐淑華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南江學區板江中學 湖南 岳陽 414511)
淺析農村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
方 巍 徐淑華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南江學區板江中學 湖南 岳陽 414511)
21世紀,我們所面臨的實際上是一個科教興國的時代,而科教興國重在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教育。因此近些年以來我國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然而,不可否認,中國的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在擁有八億多人口的農村。由于歷史原因,教師素質普遍偏低,中師生、高中生、民轉公教師等還占很大比例,教師結構不合理,專業教師缺乏,骨干教師緊缺,青年教師的成長缺乏有效引領。
農村教師;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我鄉是典型的農村,在編教職工60多人,50歲以上的教師近10人,超過了三分之一,3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30人,接近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年教師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大,他們漸漸地成為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素質,決定著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在面臨著青年教師需要迅速提高教學基本功和盡快走進新課程的雙重壓力及眾多困惑下,如何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已成為學校管理者們重視和研究的課題。本人就農村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做如下淺析。
1、鄉鎮學校教師隊伍結構相對復雜,師資來源多樣,專業不對口,學非所教,教非所學的現象普遍,加之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這嚴重地制約了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開展,影響了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的提高。而不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正處于職業生涯剛剛起步的關鍵時期,受外部環境和自身素質能力的影響,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導,在自我專業發展問題上普遍存在不知道發展,不知道發展什么和更不知道怎樣去發展的尷尬局面。
2、由于鄉鎮學校存在布局分散,經濟落后,交通不便,教學研究活動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收到較大制約,影響到教師專業化建設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3、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師范生的雙向選擇聘用的就業形式,使優質教師資源大量集中于都市和城鎮,加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擇業定式,使鄉鎮學校本來為數不多的優秀師資也不斷流失。這些都在客觀上加大了地區間師資總體水平的差距。
4、鄉鎮學校教師的生活條件和經濟待遇和城區學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績效工資投入和后兩者相比相差太大,這嚴重地影響到教師們從事教學工作的積極性,鉆研業務和實現自身專業化發展方面更是缺乏動力。青年教師剛出校門,大多數渴望在工作崗位上體現自己的價值,然而強烈的物質精神需要與現實的矛盾極大的削減了青年教師的積極性,對于廣大中青年教師來說,由于面臨著結婚,生子,住房等方面的生活問題和壓力,如何養家糊口成了他們職業生涯的目標追求。
5、問題最大的是,由于鄉鎮和主城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的相對滯后,人們的現代社會思想意識也相對滯后,這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教育事業。鄉鎮學校學生的家長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視野狹窄,對自己子女受教育的要求也不高,更談不上對自己子女的思想引導和學業輔導,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尚普遍存在,學生厭學,棄學現象嚴重,尊師重教意識淡薄,這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較大困難,也嚴重地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情緒。因此,不少教師思想上無可奈何,行動上無所作為,專業化發展的動力嚴重缺乏,教學鉆研的潛力難以發揮。
6、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管理體制是由行政主導的,各校校長聽命于教育行政機關,教師聽命于學校領導,對課程編制,無參與權,對教學安排無選擇權,對教學決策無知情權等。在教育教學指導上老是搞長官意志,盲目跟風,總愛折騰,不顧本地區學校的具體情況,搞“一刀切”,今天一個套路,明天一條措施,今天王師學校,明天杜郎口,弄得教師無所適從。而且,由于時下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文山會海,各種門類的檢查繁多,學校領導成天就忙著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準備成推成堆的迎檢資料,那有時間和心思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抓教學,抓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的教師專業化建設又從何談起?
思想決定行動,教師的師德修養也決定了一個教師對教育職業的認同,它是教師綜合素養的核心。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產生提高自己業務的強烈愿望,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中,首先要注重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如實行一個行政領導跟進一名年輕教師的制度,以此去關心引導青年教師的成長。二是抓理論學習,奠定思想基礎。重點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法》、《平橋學校課堂常規》等,并讓教師對照要求,反思、整改存在的師德問題。三是樹立師德典型,讓年輕教師向模范學習。
閱讀,可以不斷豐富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從而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如一是成立學校讀書沙龍。大家相互推薦優秀書籍,交流讀書心得。二是榜樣引領。榜樣的作用是很大的,將愛讀書的老師發動起來,向大家介紹讀書心得、讀書的樂趣,向大家推薦新書,以此帶動廣大教師閱讀。三是制度促閱讀。規定每個年輕教師(其他教師倡議閱讀)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每學期上交到教務處,作為一項常規考核,對閱讀量大、讀書筆記豐富的教師進行單獨獎勵。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在學校年輕教師中初步形成了較好的讀書氛圍,對年輕教師理論素養的提升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激發學習動機,通過工作能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學習的價值;同時,通過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加強教師間的協作與交流,互幫互學,互教互學,互相激勵,比學趕幫,建設會學習的教師群體,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校本培訓是提升教師素質的最有效途徑之一。立足課堂,著力培養青年教師必需的教學能力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教學能力的提高則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核心要素,只有青年教師的成長滲透到教學這個“中心”中去,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
學校要注重以教學問題作為校本教研的中心,引導教師增強問題意識、研究意識。青年教師要確立研究專題,做教學上的有心人,結合教學實踐,把感覺上的東西提升為理性的思考,把問題提升為課題,通過研究探求教學的真諦,改進教學,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科學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是學校調動教師積極性,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我校在管理評價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盡量滿足教師適當合理的需要,以持續激發教師積極工作動機,驅動引導教師個體自我發展,以求提高教師素質,提升學校辦學效益。一是精神情感激勵促其成長。在學校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學校領導不僅在工作中關心他們,為他們提供成長機會,給以引導,還在生活中關心他們,經常和他們聊天,一起活動,營造出良好的心理氛圍,使其在學校中有安全感、幸福感,以此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二是考核評價激勵促成長,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案,體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鼓勵教師多干事,干成事。三、事業激勵促成長。年輕教師(特別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教師)都有事業上的追求,都想做出一番成績。學校抓住這一點,把提升自己的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化為自身的主觀需要,從而產生強烈的義務感和忘我的獻身精神,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自我滿足。
[]1 田成斌;農村中學青年教師常見問題及管理對策[D];蘇州大學;2009年
[2]徐麗華,吳文勝;教師的專業成長組織:教師協作學習共同體[J];教師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周生民;;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