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茂旺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職業中學 山西 朔州 036800)
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研究
蘇茂旺
(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職業中學 山西 朔州 036800)
教育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關注中職教育。而在中職教學中,學生必修的課程包括職業教育與法律教學,并且教學的內容繁多,知識量大,而學生的學習經驗較少。所以學生對這課程的參與度不高,課程效果低下。但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課程知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本文將從案例教學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具體的運用對策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中職職業道德;法律教學;案例教學;應用研究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社會更加地需要具有一定德育水平與法律基礎的高素質人才。中職院校是培養社會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培養陣地,所以,學校更要重視學生職業道德與法律知識的培養。在中職教育與法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素養。所以,中職教師在教學課堂要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
案例教學時,教師要以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容為基礎,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典型的案例,指引學生進入事件當中,感知事件中的角色,客觀地進行案例分析,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的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地提高。實時上,在法律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對原理進行揭示,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1]。運用案例教學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中運用案例教學,教師借助多媒體工具,利用視頻、圖片等將案例的真實場景展現出來,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進一步提高。運用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中職學生的社會經歷較淺,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很多法律知識與職業道德,學生并不能完全地理解或吸收。而真實的案例是現實生活的反應,教師利用教材的內容將社會中真實發生的案例引用到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對社會中的法律現象進行更深入地感應與了解。這樣,當學生親身進入社會時,能夠更好地將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除此之外,在法律教學與職業道德中應用案例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在應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與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討論環節,將其作為案例教學的主要部分。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分析與解決問題,從自身的角度為出發點,對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學生討論階段,學生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讓學生在一個自由良好的氛圍中討論,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真正作為討論的主角。當學生對案例的討論具有不同的看法時,教師要加以引導,避免討論方向的偏離,對不同的看法進行分析,不能急于否定,以保證討論順利地進行[2]。
例如:在講解“避免違法犯罪”時講到見義勇為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案例。比如:在 2015年,社會某人見義勇為青年因持刀抵制歹徒而勝負重傷后。想要申報見義勇為的稱號。但是卻被發現有案底而遭到拒絕,這樣的兩種局面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熱議。于有關部門而言,以經費緊張為由拒絕。教師可以通過這一案例讓學生展開討論,甚至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以表演的形式將自已場景小組成員表演出來,在小品中,每一成員去扮演其中的角色,并進行換位思考,明白不能嘲笑有案底的人,他們身上也有值得學習的品質,學生從中汲取好的品質,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公民。
法律知識的學習多以枯燥晦澀的條文形式出現,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學生對其較難把握。如果教師知識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滿堂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很難真正地理解法律條文的含義,對其學習的熱情不高,課程教學很難進一步進行。因此,教師可以選用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案例進行課程教學,選擇典型的案例,通過這一教學方法有利于增添課堂內容的趣味性、改變知識點的枯燥性,使其更加有趣與形象,學生理解起來更容易,應用實踐中也更加輕易。
例如:在講解“崇尚正義、維護權益”時,因為學生經驗較淺,沒有經歷過法律的糾紛或法律訴訟,教師一味地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學習,學生會很難理解知識點,運用實踐中具有困難性。所以,在課堂中,教師進行案例導入,將其貫穿到整個教學環節中。案例:2015年,李某近年 14歲,被張某家的狗咬傷,李某的家長要求張某進行醫藥賠償,但是被張某拒絕了。在此事件中,李某的家長作為監護人要如何正當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向哪個機關起訴并且這又屬于什么類型的案件?如果,雙方在訴訟過程中,李某被張某打傷,這又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案件?通過這一案件,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案件中的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在真實的角色扮演中,對訴訟的程序進行了解,了解公民具備的訴訟權利,強化訴訟過程中證據的意識,保證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教導學生要適當地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證自己的合法權利。
法律知識比較枯燥,并且難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對其討論的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教師在課程講解時要注意營造一個積極地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組織學生閱讀相關的案例或者觀看相關的視頻,并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因為視頻教學具有直觀性,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依照程序維權》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導入案例:劉某在叔叔的糖果廠上班,至9月末,劉某向叔叔討要4000元工資很多次,沒有結果。為了盡快得到工資,劉某將叔叔的兒子綁架,并電話威脅叔叔,當叔叔與其妻子趕到時,劉某將叔叔的兒子舉起并摔在地上。最后被制服,最終法院判決拘禁劉某 6個月[3]。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案例讓學生進行積極地探討,并提出合理的措施,讓學生明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需要用正確的手段,加深學生對法律的認知能力,明白法律不只是為了懲罰壞人,也需要運用正義的有效的維權手段[4]。
總而言之,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思想,樹立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重要的意識,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選擇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案例,激發學生法律學習與職業道德學習的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在案例教學中善于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積極地發表自身的看法與理解,在案例中結合理論知識,并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使得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強化,能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做一個合格的有素質的公民。
[1]王雁.淺議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5,79(5):36
[2]曾曉芳.《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堂的案例教學法運用[J].世紀橋,2016,45(1):36
[3]譚業盛.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1(2):25
[4]楊敏.中職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芻議[J].價值工程,2014,8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