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遠,孫浪,田家樂,楊薇
(首都航天機械公司,北京 100076)
淺談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李思遠,孫浪,田家樂,楊薇
(首都航天機械公司,北京 100076)
壓力容器管理是專業性很強、工作過程繁瑣、管理責任重大、質量要求很高的工作。通過分析壓力容器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角度,提出一些改善壓力容器管理的措施,以利于強化企業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保證壓力容器的正確、合法、安全使用。
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壓力容器泛指盛裝氣體或 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容器。在工業生產中廣泛用于完成反應、傳熱、分離和存儲等生產工藝過程。
壓力容器作為承壓類特種設備的一種,具有發生爆炸或泄漏,造成人身傷害的危險性,而且一旦發生爆炸或者泄漏,常常并發火災等災難性事故[1]。因此,我國逐漸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相繼頒發了一系列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并于201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各地區逐步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而大多數企業在對其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仍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存在著許多的問題[2]。
1.1法律意識淡薄
2014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強化了企業的安全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但是大多數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淡薄,不了解壓力容器相關法規、標準,在其管理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壓力容器的特殊性,視同一般設備管理。
1.2管理制度不健全
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必須對本單位壓力容器的安全全面負責,按照規定使用單位應建立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了解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執行。但是,多數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未建立相關部門,未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3]。
1.3技術資料不完善
技術資料是壓力容器設計、制造、安裝、使用等全過程的文字記載,是壓力容器管理的基礎,是正確、安全使用壓力容器的主要依據。目前,多數企業對于技術資料的管理是相對混亂的,購置人員未審核設備進場資料,存在壓力容器初始資料錯誤、缺失等現象。此外,企業未建立健全的檔案管理機制,極易導致技術資料的遺失。
1.4不按規定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根據《壓力容器使用管理規則》的規定,使用單位需在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辦理使用登記手續。使用單位未及時辦理使用登記手續,主要原因可能分為兩種:一是不了解壓力容器辦理使用登記的規定,二是不能清楚界定壓力容器的范圍,將壓力容器誤認為普通設備。
1.5不按期進行檢驗
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是保證其安全使用的有效措施。由于企業對壓力容器定期檢驗不夠重視,或沒有專職人員進行監督、管理,極易產生壓力容器逾期未檢的現象。
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必須通過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改變壓力容器管理現狀,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4]。
2.1健全管理制度
使用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壓力容器管理制度,設立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明確管理職責,明晰管理流程,建立覆蓋壓力容器使用管理、操作維護、定期檢驗、應急預案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確保壓力容器管理有章可循。
首先,加強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相關法規、規范、標準,增強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其次,根據不同類型、不同用途的壓力容器逐臺編制操作、維護規程,操作人員、維護人員嚴格執行規程。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證》,做到持證上崗,在上崗前需經過技術考核。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再培訓,確保操作人員安全操作。再次,管理人員取得《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證》,時時進行知識更新,確保壓力容器管理的合規性。
2.2加強壓力容器購置、驗收、登記、檢驗、注銷等環節控制
在建立壓力容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強化壓力容器前、中、后期的環節控制。前期管控環節需做到采購、驗收、登記的源頭控制,首先購置壓力容器時必須對壓力容器設計、制造、安裝單位的資質進行核查,對設備原始資料進行審查,對安裝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入口關。同時,加強壓力容器的驗收工作,驗收包括設備本體、安全附件、資料幾方面的驗收,做好書面記錄。驗收合格后,及時辦理使用登記手續,確保壓力容器合法使用。
壓力容器中間控制環節中定期檢驗最為重要,在檢驗期滿前1個月,使用單位提出檢驗申請,積極安排、按時完成定期檢驗工作。同時,企業應強化年度檢驗及日常巡檢,及時發現存在的缺陷和隱患,采取防范措施,從而避免壓力容器安全事故的發生。后期控制環節中必須保證及時完成壓力容器的報廢、注銷手續。壓力容器承受著不同大小的壓力載荷,局部應力比較復雜,加之不同介質產生的腐蝕,經過長期使用,壓力容器接管等位置易受力疲勞,難以承受高溫、高壓等作業環境,因此,壓力容器必須定期予以更新。報廢后的壓力容器,必須破壞其原有功能,改變原有結構,消除其危害性,依法辦理注銷手續,實現壓力容器管理閉環管理。
2.3建立檔案管理機制
建立完整的設備檔案,完善壓力容器的檔案管理機制,逐臺建立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是實現壓力容器科學管理的主要依據,向管理和操作人員提供壓力容器的一切資料,利于相關人員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和安全狀態,從而保證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5]。
根據《壓力容器使用管理規則》的規定,使用單位應先逐臺建立壓力容器技術檔案,再由一個部門進行保管。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必須包含的內容有:登記資料:使用登記證,使用登記表;出廠資料:設計、制造技術文件和資料;安裝過程資料:安裝、改造和維修方案、施工質量證明文件;使用過程資料:維護保養、定期檢查記錄、年度檢查、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附件校驗(檢定);事故的記錄和報告資料。技術檔案中部分資料是不斷更新的,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對壓力容器技術檔案不斷完善,實時更新,采取動態管理模式,將新增內容不斷充實到技術檔案中,確保技術檔案的完整性。
壓力容器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強、管理責任重大、工作程序繁瑣、質量要求高的工作[6]。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標準基礎上,重視并不斷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細化管理制度,全員參與管理,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理念,確保壓力容器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才能確保壓力容器管理的安全使用。
[1] 張祺,李會欣.航天企業壓力容器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初探[J].航天工業管理,2007.(5):35~37.
[2] 陳雁,高俊峰,王文燦,王春生,魏盛斌,王瑋.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統的應用[J].石油化工設備,2011.40(5):77-80.
[3] 胡斌.民營企業壓力容器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0.(7):15~16.
[4] 李曉旭.淺談化工企業壓力容器管理[J].山東化工,2015.(4):109~110.
[5] 耿雪峰.淺談化工裝備壓力容器的運行管理經驗[J].化工管理,2015.(1):16~18.
[6] 徐明哲.化工企業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J].化工安全與環境,2003(1):13~14.
TH49
A
1671-0711(2016)08(下)-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