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娟
(河南省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總站,河南 鄭州 450008)
河南民營水保工作概況及發展對策
杜慧娟
(河南省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總站,河南 鄭州 450008)
[關鍵詞]民營水土保持;特點;發展對策;河南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社會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的水土保持意識也隨之增強,參與水土保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一些有識之士更是全力投入水保生態建設,推動了河南水土保持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更好地促進河南省民營水保的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進一步完善落實鼓勵優惠政策,切實保障承包者權益,明確承包者責任,加快水保生態建設的進程;加大對民營水土保持業主的扶持力度;加強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服務與監管;抓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自從1999年河南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開發農村“四荒”資源 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農業的通知》以來,全省涌現出了一批治理大戶,民間投入已成為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力量。
1河南省民營水保建設成效
近年來,河南省民間資本參與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呈現出投資額度、治理面積、參與數量逐漸增大的趨勢。僅在“十二五”期間,民營水保就累計增加林草面積2.32萬hm2,完成坡改梯900 hm2,增加糧食、瓜果產量400萬kg,每公頃年均增收6 100元,受益人數達50多萬人,年人均增收380元,吸收剩余勞動力2萬多人,促進15 300人脫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河南民營水保的作用與特點
(1)緩解了水土流失治理資金短缺的壓力。河南省水土流失面積大,治理任務重,投資缺口大,僅僅依靠政府財政投入遠遠不能滿足治理需求,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民營水保應運而生,吸引了不同層次、不同行業從業人員的大量資金,彌補了水土保持資金投入的部分缺口。
(2)民營水保建設類型呈現多樣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經過不斷探索實踐,河南省民營水保已從最初的大戶承包荒山發展林果經濟逐漸發展出水源保護型、休閑觀光型、綠色產業型、文化旅游型、養殖循環型等新型民營水保建設類型。
(3)優化了治理區生態環境。洛陽市開天辟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治理的小流域,山清水秀、三季花開、四季常青,野生動物在這里大量繁衍,成為洛陽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據統計,全省民營水保治理區內的森林覆蓋率已由治理前的44%提高到了2015年的76%,年可減少土壤流失量450萬t、增加水源涵蓄能力235.3萬m3、減少面源污染物18萬t。
(4)治理標準高,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查發現,大戶治理開發的投資力度是目前國家重點治理工程投資標準的10~20倍。雄厚的資金和技術保障了治理開發的高標準,通過坡改梯、溝建壩、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建設,大部分大戶承包治理區基本實現了生產有路、集水有池、排灌有溝、水不亂流,“三跑田”變成了“三保田”,初步形成了“坡地梯田化、排灌設施化、種植多樣化”的農業生態景觀,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通過大戶治理,荒山、荒坡及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基本農田面積不斷擴大,土地利用結構趨于合理,土地利用率普遍達到70%以上,勞動生產率提高30%,土地生產率提高35%,在糧食產量增加的同時,有的地方還建成了蘋果基地、茶葉基地、核桃基地等。
(5)努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在民營水保建設中,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把水土流失治理與群眾脫貧致富相結合、與發展當地支柱產業相結合、與土地利用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被信陽市委組織部確定為科技示范養殖基地的新縣游圍孜小流域探索形成的“豬—沼—果—漁”農業生態種養模式,實現了“山上一片林,圈舍一欄豬,塘上一群鴨,水中一池魚”,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實現了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群眾要致富的和諧統一。
(6)示范作用強,帶動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快速開展。靈寶市高山天然果品有限公司治理的東村溝小流域,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的科研基地和河南農業大學科研教學實習基地。由于治理效益突出,引領了當地老果園的更新改造,帶動了高山果園的水土流失治理。
(7)積極推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設,加強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近年來,河南省以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為契機,在水利部和流域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和生態建設,涌現出了一批治理大戶和先進典型。在此基礎上,水保主管部門精心打造了29個質量高、效益好,集生態、科研、示范、推廣、科普教育、休閑觀光于一體且各具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其中:國家級11個,包含3個國家級水土保持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省級18個)。這些園區既向社會展示了水土保持成果,又進一步提升了水土保持的社會影響力。
3下一步工作建議
(1)進一步完善落實鼓勵優惠政策,切實保障承包者權益,明確承包者責任,加快水保生態建設的進程。政府不但要從小額信貸、稅收等方面制定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而且要從地價、承包期限、經營、利用等方面制定規范性的管理文件,狠抓各項政策制度的配套建設和完善,爭取早日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引導民營水保走上健康、規范、快速發展的軌道。
(2)加大對民營水土保持業主的扶持力度。建議各級政府、各類金融機構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出臺優惠政策扶持民營水保的發展,引導、吸納更多的社會資金用于水土流失防治,對于民間資本投入大、治理效果好的項目業主,政府要給予表彰。
(3)加強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服務與監管。水行政主管部門應主動為民營水保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并加強對民營水保建設工程的監管,督促民營業主落實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抓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目前,全省正在積極開展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的創建活動,要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對一些民營水保大戶進行重點幫扶,努力建設一批民營水土保持示范園區。通過典型示范,帶動中小治理戶共同發展,激發全社會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張培虎)
[中圖分類號]S157.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0941(2016)05-0009-02
[作者簡介]杜慧娟(1981—),女,河南淅川縣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生態治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