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蘭 徐新申 周偉
(解放軍第180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
高分辨CT三維重建在眶內異物診斷中的應用及護理
陳瓊蘭 徐新申 周偉
(解放軍第180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 探討高分辨CT三維重建在眶內異物診斷中的應用及護理。方法 經眼科手術證實的眶內異物患者68例,回顧性分析其術前高分辨CT三維重建在眶內異物檢查的應用價值,并探討檢查過程中的護理效果。結果 所有術前高分辨CT三維重建的異物診斷與手術結果相符、異物三維重建定位與術中異物位置相符,所有檢查均一次性完成,無意外發生。結論 高分辨CT三維重建可用于眼眶異物的診斷與定位,通過實施護理,可順利完成檢查。
高分辨CT; 三維重建; 眼眶異物; 護理
High-resoluti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rbital foreign body; Nursing
眶內異物是眼科常見性疾病,約占眼外傷的六分之一[1],其是由于異物突破眶組織屏障進入眶內所致。眼眶異物往往較為隱匿,不容易為常規體格檢查所發現。同時,其可誘發白內障、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裂孔及眼內炎等一系列并發癥[2],帶來嚴重后果。因此,臨床需要對眼眶異物進行準確的診斷,盡快明確異物的性質和位置,及時制訂正確的診療方案。筆者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經手術證實的眼眶異物患者68例,以探討高分辨CT三維重建對眼眶異物的診斷價值及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就診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門診,行高分辨CT三維重建檢查后經手術證實的68例眶內異物患者。其中,右眼異物32例,左眼36例。男47例,女21例,年齡15~71歲,平均年齡35歲。67例患者訴有明確的異物外傷史,僅1例71歲老年女性球壁非金屬異物患者無自覺致傷原因,并否認異物外傷史。
1.2 方法
1.2.1 CT檢查 采用美國GE Light Speed VCT 64排多層螺旋CT對眼眶進行軸位高分辨薄層容積掃描,層厚1 mm,層距0.5 mm,掃描起點為眶上緣上10 mm,止點為眶下緣下10 mm。掃描完成后將獲得的薄層圖像傳至AW 4.4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積再現技術(VR)重建和表面遮蓋顯示(SSD)重建技術進行三維重建,構建出眼眶組織結構的全影圖像,從不同閾值、層面、角度進行旋轉、剪切、放大操作以清晰顯示眶內異物及其與眶內組織關系,獲得眶內異物的三維信息。
1.2.2 護理 檢查前按順序對患者進行登記、排序,介紹檢查需知,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減輕患者檢查前的緊張焦慮。去除患者頭身上的金屬物品防止出現偽影。對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在醫師的指導下給予鎮靜劑,以免影響檢查效果。
1.3 結果 所有異物均經高分辨CT三維重建檢查一次性明確診斷,所有眶內異物的高分辨CT診斷均與眼科手術所見相符。其中金屬異物44眼,約占總數的64.7%;非金屬異物24眼,約占35.3%。三維重建可清晰地顯示異物的形狀及其與眶內組織的解剖關系,三維重建定位均與眼科手術所見相符。其中球外異物40例,約占總數的58.8%;球壁異物6例,約占8.8%;球內異物22例,約占32.4%。異物最大徑在1~5 mm,見表1。所有患者的高分辨CT三維重建檢查均一次性順利完成,檢查過程中無意外發生,檢查后患者無其他不適發生。

表1 眶內異物的性質及位置 mm
眼眶為面部的四邊錐形骨性空腔,由7塊顱骨所組成,容納了眼球、淚腺、眼外肌、眶脂、神經、血管等豐富的組織結構。眶內異物是眼科急診較為常見的病癥,約占眼組織外傷的10.2%[3]。眼眶異物偶爾可表現有嚴重的眼部癥狀,但通常較為隱匿,不容易被常規檢查發現,特別是異物外傷史不明確的患者。眶內異物是外傷性眼內炎的高危因素,其還可引起其它一系列并發癥,如白內障、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交感性眼炎等[2]。因此,要求及時處理。眶內異物的臨床處理方法與異物的性質及位置相關。其中球壁、球內異物一般要求通過手術盡早取出,以免引起毒性化學反應等并發癥引起功能障礙,如視網膜鐵質沉著癥;球外異物的處理則與之相異,因手術創傷、風險及難度,并非每一例的球外異物均要手術取出。因此,術前要求對眶內異物進行精確的檢查,明確異物的性質及位置,決定治療的方式,評估手術的意義,以求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和最低的風險。
臨床眼眶檢查的常見影像學手段有X線平片、超聲、CT或MRI。X線平片檢查價格便宜,但總體異物檢出率僅約為40%,無法區分金屬和非金屬異物,塑料類、木質類異物的檢出率低,一些正常的眼眶組織在X線平片下可被誤認為是異物[4],故非眶內異物優選的檢查手段。超聲檢查較X線平片敏感,可以精確地檢測眶內異物。但是超聲檢查費時,異物的檢出率與檢查者的操作水平密切相關。如果患者同時還合并有開放性眼外傷,檢查則較難實施。超聲檢查對眶內組織的檢查范圍具有局限性,不能顯示所有的眶內組織,其還容易將眶內氣體誤判為異物,存在假陽性。總體而言超聲的靈敏度低于CT檢查,適應于作為CT檢查的補充。MRI是臨床眼眶檢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考慮存在磁性異物的風險,故MRI一般不推薦用于眶內異物的檢查,以免引起磁性異物的移位,造成繼發性損害。如果高度懷疑為木質異物,而CT檢查未陰性者,MRI則存在較大的價值。
在眶內異物的所有檢查方式中,CT是最為敏感的檢查方式之一,其能夠精確發現、定位眶內金屬、玻璃、石質異物等。對于小于0.06 mm直徑的異物,CT的敏感度達65%以上,超過0.06 mm最大徑的異物,CT的敏感度最高可達100%[5]。隨著CT技術的發展,高分辨CT較既往CT的敏感度更高。CT檢查可以安全應用于金屬類眶內異物的檢查,對球內的異物可以進行精確定位。金屬類異物在CT中呈高密度,可引起偽影。在玻璃類異物的檢查中,與MRI和超聲相比,CT也顯示了更為良好的敏感性[6]。1.5 mm直徑的玻璃類異物CT檢出率達96%[7]。塑料類異物因成分不同而表現各異。木質類異物的表現與材料性質相關,在CT中通常呈低密度,容易與空氣或脂肪混淆,需要注意仔細區分,影像科醫生為方便臨床醫生判斷,會選擇適合觀察該組織或病變的窗寬和窗位,以便某一組織結構細節獲得最佳顯示。
既往二維CT重建只能提供眼眶橫斷面圖象,難于判斷異物與眶組織的三維關系。高分辨CT三維重建較二維重建能夠提供任意角度、任意層面的圖像信息[8],利用三維重建技術可以從多個角度觀察異物,從三維角度直觀地測量異物的位置、大小、形態,區分異物與鄰近眶組織的關系,為臨床直觀地提供影像信息,設計最佳的手術路徑,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損傷以保護視功能。這特別是在球壁異物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中的6例球壁異物通過高分辨CT三維重建進行了精確定位后,醫生根據其三維影像特征,明確了異物在球壁的鐘點位及角膜緣后的具體位置,在術前制訂恰當手術方案,減少了手術操作的盲目性,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效果良好。
在進行高分辨CT三維重建之前,詳細地詢問患者的異物外傷史對眶內異物的CT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對于判斷異物的性質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高動能異物通常進入眼球后節或球后組織,而細小的低動能異物,如塑料、木屑,通常位于眼球前節或眼表組織。高動能異物可穿通眼球,形成進出兩個穿通口,通常會引起嚴重的眼部組織損傷。大部分眼內異物為磁性異物,與鐵器敲擊、打磨相關。少部分為非磁性異物,如玻璃、塑料、有機物或銅。本研究發現:金屬異物仍為當前最常見的眶內異物種類,約占總數的64.7%;球壁異物較為少見,約占8.9%。98.5%的患者素有明確的眼異物外傷史,結合高分辨CT三維重建可以明確診斷。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對于眼異物外傷史不明確而眶內異物疑似癥狀、體征者,特別是老年患者,仍然需要進行高分辨CT三維重建以排除眼內異物。
綜上所述,高分辨CT三維重建檢查過程中護理的意義在于減輕患者檢查前的緊張焦慮,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檢查前排除患者頭身上其他物品的干擾,防止出現偽影,影響檢查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經過護理干預配合,所有患者的高分辨CT三維重建檢查均一次性完成,無意外發生,效果良好。
[1] Adesanya OO,Dawkins DM.Intraorbital wooden foreign body(IOFB):mimicking air on CT[J].Emerg Radiol,2007,14(1):45-49.
[2] Jonas JB,Knorr HL,Budde WM.Prognostic factors in ocular injuries caused by intraocular or retrobulbar foreign bodies[J].Ophthalmology,2000,107(5):823-828.
[3] Pinto A,Brunese L,Daniele S,et al.Rol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intraorbital foreign bodies[J].Semin Ultrasound CT MR,2012,33(5):392-395.
[4] Nabili S,Ferguson AW,Gamble P,et al.The ophthalmo-meningeal foramen masquerading as an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J].Emerg Med J,2006,23(7):e41.
[5] Mester V,Kuhn F.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J].Ophthalmol Clin North Am,2002,15(2):235-242.
[6] Dunkin JM,Crum AV,Swanger RS,et al.Globe trauma[J].Semin Ultrasound CT MR,2011,32(1):51-56.
[7] Gor DM,Kirsch CF,Leen J,et al.Radiologic differentiation of intraocular glass:evalu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glass types,size,and effect of intraocular hemorrhage[J].Am J Roentgenol,2001,177(5):1199-1203.
[8] 詹偉雄,湯雪雪,曾秀麗.芻議64排多層螺旋CTU的三維檢查技術[J].中外醫療,2012,31(33):165-166.
陳瓊蘭(1982-),女,福建,本科在讀,護師,從事影像護理工作
R473.77,R779.14
B
10.16821/j.cnki.hsjx.2016.08.032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