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

2016-02-11 20:34:12馮曉青
知識產權 2016年2期
關鍵詞:內容

馮曉青 費 氧

?

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

馮曉青費 氧

內容提要:互聯網電視的發展產生了諸多著作權侵權風險和糾紛,涉及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類型、模式,著作權侵權的認定,以及不同利益主體,尤其是互聯網設備生產銷售者與播放軟件生產銷售者,在著作權侵權糾紛中所處的地位等重要問題。探討這些問題,有利于推動我國互聯網電視法律保護問題研究,為我國互聯網電視發展提供法律防范機制,促進我國新傳媒產業的發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

關 鍵 詞:互聯網電視 新傳媒 著作權侵權 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 播放軟件提供者

費氧,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專業2013級碩士生

引 言

互聯網電視作為當前快速發展的一大產業,是傳統家電行業與互聯網的創新結合,在“互聯網+”時代,有望開啟家庭“客廳”的變革,也必將深刻改變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相關行業的競爭態勢。當然,任何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必然會伴隨一系列問題與沖突的產生,法律問題是其中必須優先解決的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我國傳播業的未來發展。在互聯網電視領域,著作權侵權問題是核心的法律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電視從本質上看仍舊是信息傳播工具,其主要的傳播客體是視頻,從著作權法的角度而言即是視聽作品,在“內容為王”的當下,相關的著作權及其侵權之爭不可謂不激烈,再加上其以互聯網作為傳播的技術途徑,以電視這一傳統家電作為傳播的物質載體,往往牽涉眾多利益相關方,而互聯網時代的“跨界”精神又使得傳統上對設備生產者、技術服務者以及內容提供者的界限變得模糊,從而使相關著作權侵權的問題變得日益復雜。當然,這也由此凸顯了對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意義。本文擬從互聯網電視及其規制出發,探討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的若干問題,旨在為互聯網電視相關主體提供指引,避免著作權侵權風險,從而對促進我國新傳媒產業發展、繁榮我國文化有所增益。

一、互聯網電視及其規制

(一)技術背景

“互聯網電視”首先是一個商業及技術概念,很多消費者并不關注其確切內涵,而往往從最終體驗的角度去理解,即通過某種技術手段實現在電視上點播、觀看網絡視頻的效果,從而實現從“電腦屏”到“電視屏”的跨越。互聯網電視的這一效果從實現方式上來分,可以將其分為一體機和智能電視+互聯網機頂盒這樣兩種模式。前一模式如目前銷售火熱的樂視超級電視,以及此前引起熱議的我國首例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案,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優朋普樂公司訴TCL集團和迅雷公司案中涉及的“MiTV”互聯網電視機等,后一模式則包括小米盒子、天貓魔盒在內的在網上熱賣的數十種互聯網電視盒。應當說,以上兩種模式更多的是在技術實現手段上的區別,并不直接影響相關侵權的判定。

除了從實現的最終效果來理解何為互聯網電視以外,通過區分其與通常所說的數字電視、IPTV等技術概念的不同,也可以清晰了解互聯網電視的特征,從而有助于相關著作權問題的研究。一般認為,數字電視是廣電系統通過衛星、有線或者無線等方式單向提供直播節目內容的服務,其主要特征也是與互聯網電視最大的區別即在于非交互性,也就是說電視臺播放何內容用戶無從控制,不能實現按需點播。而IPTV又稱交互式網絡電視,是由電信運營商負責業務運營,由廣電系統提供內容,通過電信運營商搭建的IPTV虛擬專用網絡實現直播、點播和時移的服務。IPTV在交互性上與互聯網電視并無二致,但由于其需配合IPTV專網,并且內容提供方即為廣電系統,故開放性和可操作性受到較多限制。

比較而言,互聯網電視的交互性和開放性特征尤為明顯,其英文表示為“Over-The-Top TV”,簡稱“OTT TV”,強調服務與物理網絡的無關性,只需普通的公共寬帶互聯網作為基礎,以多種傳輸介質為傳輸鏈路,以電視機終端為表現形式,為用戶提供互動、個性化、全方位電視服務。a劉瑩:《數字電視、IPTV與互聯網電視技術研究》,載《硅谷》2013年第7期,第12頁。

(二)政策管制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以及國家“三網融合”政策的推進,再加上當前智能電視機技術的發展和寬帶技術的不斷突破,互聯網電視產業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的監管,由于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電視機的普及率極高,尤其是近兩年智能電視機銷售緊俏,政府在這一方面的監管是否到位、合理,不僅影響行業的從業者,也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作為影視行業傳統的監管者,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現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過相關監管規定。在互聯網電視領域,主要的行政監管文件有《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關于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的函》等。

這其中對互聯網電視行業規制最全面、適用最廣泛的是《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在該文件中,對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等終端產品要求“只能唯一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終端產品不得有其它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而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必須持有廣電總局頒發的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并且該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只能選擇連接廣電總局批準的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機構設立的合法內容服務平臺”,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中“影視劇點播服務和圖文信息服務可以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與擁有著作權資源的機構合作開展。”b孫文濤、張霽、王文濤:《互聯網電視現狀以及政策分析》,載《廣播電視信息》2014年第4期,第20頁。可見,當前要開展互聯網電視業務首先繞不開的就是牌照,要實現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與電視機終端的結合,就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從終端硬件看,不論是互聯網電視一體機還是機頂盒,內置連接網絡的途徑和通道只能指向唯一有業務牌照的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網絡內容服務提供商必須在取得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牌照后通過集成平臺提供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

2015年11月,廣電總局再一次密集發文管控互聯網電視市場,要求前述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牌照方及相關硬件生產廠商自查自糾,對2015年初以后發布的機型嚴禁支持USB安裝應用;嚴禁內置可訪問互聯網的瀏覽器;嚴禁應用商店或其他手段推送聚合應用軟件、視頻網站客戶端、電臺應用軟件;嚴禁應用商店或其他手段推送可通過手機間接遙控播放視頻的遙控器應用。同時,中央網信辦、廣電總局公布第一批總共81個非法視頻類客戶端軟件,風云直播、喜馬拉雅、熊貓聽書、泰捷視頻、360影視大全等著名的視頻軟件應用紛紛上榜,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領軍品牌“天貓魔盒”隨即于11月15日發布全面停服升級公告,聲稱升級后會全面屏蔽該81個非法違規第三方應用。據悉,目前所有互聯網電視及機頂盒品牌和第三方應用均需要配合廣電總局做純凈認證,目前已經通過認證的有愛藝奇及優酷點播平臺等,其他第三方應用正在陸續認證開放中。

伴隨廣電總局此次管控行動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及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四大部門聯合發布的所謂“229號文”,市場普遍解讀該文件與此前廣電總局自己下發的文件有本質不同,似有強制執法部門作為后盾,讓眾多“盒子”廠商緊張不已。該“229號文”主要規制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違法犯罪活動,其中將非法電視網絡接收設備主要分為三類c一是“電視棒”等網絡共享設備;二是非法互聯網電視接收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內置含有非法電視、非法廣播等非法內容的定向接收軟件或硬件模塊的機頂盒、電視機、投影儀、顯示器;三是用于收看非法電視、收聽非法廣播的網絡軟件、移動互聯網客戶端軟件和互聯網影視客戶端軟件。,并要求追究相關活動的刑事和行政責任。

(三)司法保護

從上述政府監管及規制層面看,實際上我國互聯網電視行業還處在一個相對壟斷和封閉的政策環境中,但當前該行業的市場環境則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市面上充斥著大量未與上述合法播控集成平臺連接的“山寨盒子”,通過自行設立影視平臺、與未經授權的視頻聚合平臺合作或未經許可盜鏈視頻網站等行為,互聯網電視行業已經成為著作權侵權糾紛的“重災區”。近年來,全國各地法院受理了大量與互聯網電視相關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并且這類案件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除了著作權侵權案件的多發性以外,不同地域和不同層級的法院,在案件事實、案件性質和審判依據的判定和標準上出入較大,對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問題缺乏統一認識。目前,互聯網電視技術不斷發展,新興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產業鏈上下游的經營者在業務上不斷合作、滲透,更使相關技術和事實問題變得紛繁復雜,加大了司法處理的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案件時,司法保護模式與行業行政管制規則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依據一般的民事訴訟和著作權侵權理論,是否違反國家行政政策與在民事司法案件中是否承擔侵權責任并無直接和當然的關聯性。判定是否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應當依據著作權法認定具體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以及從相關行為中分析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狀態,而不能僅以違反行政管制為由直接認定侵權。

二、互聯網電視中著作權侵權的類型

互聯網電視涉及的著作權侵權屬于一般的著作權侵權范疇,可以結合著作權侵權的一般原理加以剖析,同時結合互聯網電視的特殊性分析具體的著作權侵權類型。

(一)責任類型: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

根據行為人與受保護權利的關系,著作權侵權可分為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d參見馮曉青主編:《知識產權法(第三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55頁。從我國目前的立法情況看,著作權直接侵權主要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于我國現行《著作權法》中,著作權間接侵權則并未見于此。

1..直接侵權

從字面即可理解著作權直接侵權是指直接侵犯著作權利人專有權利的行為。著作權人每一項專有權利都控制著一類特定行為,如果未經權利人許可,又缺乏“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抗辯理由,行為人實施受專有權利控制的行為,即構成直接侵權,此時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與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狀態無關。

由此,分析互聯網電視中的著作權直接侵權行為,可以從行為主體和所實施的由特定專有權利控制的行為這兩方面出發,主要有上傳者及其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和下載者及其復制行為兩種。前者的行為主體既可能是個人即終端網絡用戶,也可能是某一涉嫌侵權網站即商業主體;而后者的行為主體則主要是使用互聯網電視的相關功能從而下載侵權作品的個人。

2. 間接侵權

所謂間接侵權是著作權法理論中相對于直接侵權的概念,它是指即使行為人并未直接實施受專有權利控制的行為,但如果其行為與他人的“直接侵權”行為之間存在特定聯系,如幫助、教唆或引誘等,或基于公共政策原因而被法律定性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e參見王遷著:《知識產權法教程(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46-247頁。由于以上行為并未直接侵犯權利人的專有權利,因此稱其為“間接侵權”。

從特征上來看,間接侵權行為均是不受專有權控制的行為,之所以將其認定為著作權侵權,一是出于適當擴大著作權保護范圍的政策考量,二是這些行為本身存在法律上的可責備性。此外,區別于著作權直接侵權,間接侵權的認定以行為人存在主觀上的過錯為條件。最后,個案中間接侵權的判定與直接侵權行為關系緊密,一般認為間接侵權以直接侵權的存在或即將實施為前提。從類型上看,教唆、引誘他人進行著作權直接侵權行為,或明知他人的行為構成侵權,而仍然給予實質性幫助的,應當對侵權后果承擔責任,即構成間接侵權。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中并沒有關于著作權間接侵權的全面性規定,僅在司法解釋層面,就信息網絡傳播權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區分了提供行為f如第3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許可,通過上傳到網絡服務器、設置共享文件或者利用文件分享軟件等方式,將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置于信息網絡中,使公眾能夠在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以下載、瀏覽或者其他方式獲得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實施了提供行為。和教唆、幫助行為g如第7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以言語、推介技術支持、獎勵積分等方式誘導、鼓勵網絡用戶實施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構成教唆侵權行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未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或者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構成幫助侵權行為。,并相應地規定了直接侵權責任以及間接侵權責任,從而在司法審判中就信息網絡傳播權區分了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

從互聯網電視可能涉及的著作權間接侵權行為看,通常包括提供相關設備、網絡連接、網絡搜索、存儲空間等行為。有關問題將在下文結合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糾紛涉案主體及行為加以討論。

(二)侵權行為主體: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與播放軟件提供者

從目前涉及互聯網電視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分析,被告主要有以下兩大主體:一是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或機頂盒設備的生產銷售者,并且此時其在被控侵犯著作權的案件中往往實施多個行為,而非僅僅生產硬件;二是互聯網電視一體機或機頂盒中運行的播放軟件的提供者,從現有案例看,相關播放軟件提供者有的被認定為視聽作品內容提供者從而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直接侵權;也有被認定為是提供網絡搜索、鏈接服務的技術商,從而據其主觀過錯、審查義務和“避風港”規則等分析其構成著作權間接侵權的可能性。h陳明濤:《技術提供商的版權責任分析及立法建議》,載《電子知識產權》2010年第1期,第34-38頁。由于不同案件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審判的難度也相應增加,2015年4月29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曾專門就網絡播放器著作權侵權責任的問題召開專家研討會,希望就不同類型網絡播放器生產者的侵權責任及播放軟件運營者的侵權責任做一全面探討。在會上,一線法官介紹了某些熱點、難點案例。本文受到會議觀點啟發,根據其中涉及的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與播放軟件生產者的不同關系,做以下簡要梳理。i以下分類梳理,參考了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民四庭賀穎超法官提交的論文《互聯網機頂盒著作權侵權責任問題探討》的觀點。

1.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自行開發或與他人合作開發播放軟件,并預置在互聯網電視播放器內

典型案例如(2012)深龍法知民初字第169號案。該案原告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通過繼受方式取得了電影《觀音山》在我國大陸地區的獨占信息網絡傳播權,后又以普通許可的方式,將電影《觀音山》授權給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使用。

該案被告為深圳市深迪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被告公司生產經營的“藍天使Q9網絡高清播放器”可連接電視機和互聯網,開機后顯示其對網絡內容已作欄目劃分,其中的“天使院線”目錄被劃分為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紀錄片等,“電影”欄目又被劃分為最新推薦、好萊塢大片、國產電影、喜劇等不同類型,且對相關影視作品進行了推薦。同時,使用遙控器操作即可實現在線點播電影《觀音山》。

原告主張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被告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被告辯稱其只是一家互聯網電視機頂盒設備生產商,在經營過程中不提供影片播放服務,亦沒有向用戶收取影視播放服務費。該“藍天使Q9網絡高清播放器”播放電影《觀音山》的內容來自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站,其只是提供了搜索鏈接服務。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生產經營的“藍天使Q9網絡高清播放器”并非單純影音播放設備,而是具備了網絡服務功能。被告既非單純的數碼產品硬件設備生產商,亦非純粹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其已成為網絡內容服務提供商。故法院認為被告未經權利人許可,在網絡環境中提供涉案作品,侵犯了原告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直接侵權。

而后法院話鋒一轉,又認為被告的“藍天使Q9網絡高清播放器”在內置的播放軟件中設置了相關影視頻道,進行了分類編排和內容推薦,故即使被告提供的僅是一種搜索鏈接服務,其亦應比普通搜索鏈接行為負有更高的注意義務,即對被鏈接網站提供涉案影片的行為是否已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加以注意。由于“藍天使Q9高清播放器”在播放電影《觀音山》的過程中,并未跳轉至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站,而均在被告公司的播放器界面上進行播放,在無充分證據證明的情況下,無法認定電影《觀音山》來源合法。故被告未盡到注意義務,主觀上存在過錯,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此時法院在判定被告侵權時采用了間接侵權理論,被告提供搜索鏈接的行為本身并不直接侵犯著作權,即權利人并不能控制他人搜索作品并設鏈的行為,但由于所鏈的內容涉嫌侵權,不能證明鏈接作品來源合法,所以負有較高注意義務的鏈接技術服務提供者存在主觀過錯,客觀上幫助了未知的作品上傳者即直接侵權人傳播侵權作品,擴大直接侵權后果,構成間接侵權。

該案法院在審理同一案件過程中,先后以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認定被告的行為,關于被告究竟是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還是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并沒有明確的認定。同時,由于該案中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與播放軟件提供者的身份重合,法院亦沒有區分被告生產硬件與提供軟件兩種不同行為的性質,而這些重要問題正是審理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案件的關鍵所在。

2.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經第三方播放軟件開發者的授權,在播放器內預置播放軟件

典型案件如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侵犯電影《越光寶盒》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案。j參見一審法院(2014)海民初字第8413號民事判決書及二審法院(2014)一中民(知)終字第08925號民事判決書。在該案中,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清華同方靈悅3智能電視寶”經授權預置了“兔子視頻”軟件(該軟件開發者為北京琉石天音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該軟件可對電影《越光寶盒》進行在線播放。

由于原告并未授權兔子視頻播放涉案影片,故其主張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被告辯稱其是生產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廠商,僅生產涉案硬件產品;涉案影片是由第三方軟件兔子視頻提供,而非被告提供,被告對影片內容沒有編輯行為,并且被告與兔子視頻無事前意思聯絡,不具有過錯。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影片系通過涉案產品中的兔子視頻軟件播放,且在連接互聯網的狀態下才能搜索、播放相應視頻,而兔子視頻軟件系由第三方公司開發,因此現有證據不能證明涉案影片存儲于被告的服務器中、由被告直接提供。可見,法院已經排除了被告直接侵犯著作權的可能性,認定被告僅是硬件生產者,而非內容提供者。

法院根據使用兔子視頻播放涉案影片的情況,認為播放視頻時并未發生頁面跳轉,即跳轉到有權播放影片的權利方網站,同時來自不同接入點的視頻播放界面及操作框均相同,上述情況不符合通常意義上的搜索鏈接服務的基本特征。的確,從技術上來說“兔子視頻”這樣的視頻內容聚合播放平臺(軟件)提供的搜索鏈接服務是一種“深層鏈接”或稱“加框鏈接”,關于這一區別于傳統搜索鏈接服務的行為如何定性尚存爭議,該案的審理法院顯然還是將此行為理解為一種內容提供行為,從而認定第三方播放軟件提供者構成直接侵權。

然而,從法院陳述的理由看,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客觀上“兔子視頻”這一類聚合軟件所播放的涉案影片在確有證據的情況下,可以證明鏈接來自享有相應權利的第三方,其本身的服務器內并不存儲作品內容。但法院認為,由于著作權人并未授權“兔子視頻”播放,并且在授權許可優酷等主體播放時會對播放終端及其與第三方的合作等情況進行限制,故現有證據不能證明兔子視頻有權做出涉案的鏈接行為,其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這實際上相當于使著作權人在法律規定的十七項權利外增加了一項“設鏈權”,本文認為有欠妥當。而法院基于“兔子視頻”的“設鏈”行為直接構成侵權,且被告作為涉案產品的生產商,將“兔子視頻”軟件預置在涉案產品中并置于開機桌面向用戶推薦,還將兔子視頻及其播放影視作品的功能作為涉案產品宣傳,因此,鑒于涉案產品與“兔子視頻”的關系,被告未盡到應盡的審慎注意義務而預置、推薦“兔子視頻”的行為在客觀上擴大了涉案影片的傳播范圍,亦侵犯了原告的權利,對此亦應承擔相應的間接侵權責任。

同樣是涉及“兔子視頻”這一第三方聚合軟件以及硬件生產者同方股份公司(簡稱同方公司)的“清華同方靈悅3智能電視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2015年10月作出的(2015)京知民終字第559號民事判決中法官就信息網絡傳播權領域的“深層鏈接”問題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引起較大爭論。

第559號案的另一當事人也即涉案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人,為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快樂陽光公司)。案件基本事實是,同方公司生產的“清華同方靈悅3智能電視寶”設置了影視點播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該智能電視寶點播涉案作品,被上訴人快樂陽光公司就此認為同方公司未經其授權,傳播涉案作品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上訴人同方公司辯稱的核心要點包括:其生產的硬件產品,具有非侵權用途,故其提供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行為不構成侵權;該智能硬件綁定了“兔子視頻”軟件,該軟件的開發商是案外第三人,涉案作品是通過該軟件而獲得,故可能的著作權侵權責任也應歸于該第三方,而具體到該案,由于涉案作品并未存儲在“兔子視頻”的服務器中,故其提供的僅是鏈接服務,只有在被鏈接網站提供的內容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且該搜索鏈接提供者具有主觀過錯的情況下,其才有可能承擔侵權責任。對此,被上訴人反駁稱“兔子視頻”提前預置在被訴機頂盒中,在提供被訴內容的過程中,頁面并未跳轉,網絡用戶會認為被訴內容系由“兔子視頻”提供,因此,“兔子視頻”的行為屬于信息網絡傳播行為,而非搜索鏈接服務行為,其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犯。

就以上爭議,二審法院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首先明確,該案中被上訴人指控上訴人實施的行為是“在其所提供的機頂盒中綁定兔子視頻從而使用戶獲得被訴內容的行為”,而非提供涉案機頂盒的行為,故同方公司主張的所謂“非侵權用途”理由不成立。其次,法院認為,“兔子視頻”提供被訴內容的行為構成侵權是被訴行為構成侵權的前提,故審理要點落到了“兔子視頻”的著作權侵權問題上。而法院處理該問題遇到的核心難點,即是如何認定涉案“深層鏈接”行為的性質?按照何種標準認定?其究竟是內容提供行為還是技術服務行為?

對于以上問題,審理法官指出,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信息網絡傳播權所控制的行為應當是“提供行為”,但并沒有就何種行為屬于“提供行為”進行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認為,應當從“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立法背景和淵源入手進行解決,其通過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公約》及其立法說明的理解,指出,“提供”行為指向的是“最初”將作品置于網絡中的行為,即將作品上傳至服務器的行為,而非提供信息存儲空間、鏈接以及接入設備等行為。由此認定,在該案中,“兔子視頻”提供被訴內容的行為屬于鏈接技術服務行為,而非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從根本上不可能構成著作權直接侵權。在解決以上核心難點后,該案僅需討論第三方軟件“兔子視頻”以及硬件生產方同方公司的著作權間接侵權責任即可。

除了以上兩類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與播放軟件提供者關系相對密切的案例以外,實務中亦開始出現其它新的商業模式,如設備生產者從公開渠道下載第三方播放軟件,并預置在播放器中;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中未預置播放軟件,但提供了系統自帶的能夠快捷下載各類播放軟件的應用程序商店;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中預置了破解版的各視頻網站客戶端等,這些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對案件審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行為模式及其判定原則

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行為之判定,應當堅持對于行為的判定,而不能受制于行為主體的性質,當然,明確行為主體的性質也有助于對這類侵權行為模式的確定。在當下與互聯網相關的商業環境中,所謂“跨界”的互聯網精神廣受推崇,在互聯網電視產業尤其突出,原來業務單一的硬件生產商試圖以合作或自我開發的方式加入技術與內容服務的行列中,而許多原本的網絡技術服務商,甚至網絡內容提供商,也越來越表現出回歸實體的商業規劃。這使得在判定涉及互聯網著作權侵權問題時,必須區分同一主體實施的不同行為的性質,以及不同主體在實施同種性質行為時,基于兩者的不同關系所導致的不同法律后果。目前,互聯網電視中的著作權侵權可以分為兩種行為模式。

(一)模式一: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播放軟件—侵權作品—權利人

該模式的關鍵是在網絡環境下客觀存在侵權作品的復制件。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硬件商生產的互聯網電視設備,通過某一播放軟件使得終端消費者能夠獲取并欣賞到某一作品,而這種將作品通過網絡從電腦屏到電視屏的傳播行為并未獲得權利人的許可,受眾接受的是作品的侵權復制件,該復制件是第三方未經許可通過上傳等技術途徑實現的。這里所謂的第三方有可能是互聯網電視播放軟件提供者,也有可能是未知的個人,也就是說,在這一模式下播放軟件提供者有可能從事的是內容提供行為,如侵權作品復制件就存儲于其服務器中,播放軟件提供者構成直接侵權。不過,其也有可能僅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只是此時鏈接到的是網絡中某一著作權侵權網頁,侵權作品復制件存儲在該侵權網頁的服務器中。這種情況下由于播放軟件提供者僅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所以只有在有過錯的條件下才承擔著作權間接侵權的責任,同時,基于其搜索鏈接這一技術服務提供者的性質,還可適用“避風港規則”。

但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深層鏈接”技術使得侵權判定的問題變得更為復雜。有關于“深層鏈接”這一服務的性質,學界始終沒有達成共識,法院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也沒有統一可行的審理辦法。析言之,在判斷“深層鏈接”行為性質時,目前主要存在“用戶感知標準”和“服務器標準”兩種理論。所謂“用戶感知標準”是指雖然“深層鏈接”技術服務提供者即設鏈者僅實施對第三方網站中的內容設置鏈接這一個行為,并且所鏈內容即作品始終存在于原網站的開放服務器中,但由于“深層鏈接”的技術特征,會使用戶誤認為該內容直接來自于設置鏈接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由此基于該主觀認知從而認定設鏈者即未經權利人允許,向他人提供了作品內容,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著作權直接侵權。相反,“服務器標準”要求只有將作品上傳或以其他方式置于向公眾開放的服務器中,即在該服務器中形成獨立的作品復制件并隨時處于“可為公眾所獲得的狀態”,才可認定侵犯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構成直接侵權,而提供“深層鏈接”的行為只能按照間接侵權的判定規則認定,在上述模式中,只有設鏈者明知或應知所鏈網頁的作品內容涉嫌著作權侵權時,其才承擔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

(二)模式二: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播放軟件—權利人

該模式與前一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在該模式行為過程中,并不存在著侵權作品復制件。終端用戶通過互聯網電視設備連接網絡并運行播放軟件后,該特定功能軟件使用“深層鏈接”技術實現對用戶提供或展示作品的效果,而所提供的作品自始至終只存在于權利人的服務器中。從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目前的司法實踐看,法院會以播放軟件不能舉證證明視頻來源于合法第三方網站為由,認定播放軟件是網絡內容提供者,而非網絡技術提供者,從而避開了對于“深層鏈接”行為性質的討論。但是,隨著被告舉證能力的增強和社會認知常識化,視聽作品內容來源于合法第三方網站的客觀事實是存在的,上述審理思路顯然不能滿足司法實踐需要,且會導致法院認定的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不一致。

由于在第二種模式中并不存在作品內容的侵權復制件,并且播放軟件提供者只實施了一個“深層鏈接”行為,所以在判定著作權侵權時就要分析究竟是何種主體的何種行為導致侵權,而適用上述“用戶感知標準”還是“服務器標準”會直接產生截然不同的認定結果。如果堅持“用戶感知標準”,則“深層鏈接”行為本身即是提供作品內容的行為,故直接侵犯權利人信息網絡傳播權。但若采用“服務器標準”,則由于第二種模式中不存在未經許可被上傳或置于開放服務器中的侵權作品內容,而使得播放軟件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難以認定。因為此時設置“深層鏈接”的行為并不構成直接提供作品內容的信息網絡傳播行為,即不構成直接侵權。同時,任何一方的服務器中均沒有侵權復制件,作品內容一直是存在于權利人的開放服務器中,這意味著網絡環境中只存在經權利人允許的受控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即“將作品內容置于能為公眾所獲得的狀態”,而不存在未經允許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直接侵權行為。根據間接侵權的理論,間接侵權的認定必須以存在直接侵權行為為條件,所以在該模式下采用“服務器標準”并不能認定播放軟件提供者構成著作權侵權。

此外,有學者和實務專家提出,雖然不存在直接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但是可能存在直接侵犯復制權的行為,即互聯網電視終端用戶在使用一體機或機頂盒獲得作品的過程中,可能通過下載形成復制件,并且通常對于視聽作品的復制是一種完整復制行為,已不能滿足個人合理使用的免責理由。而播放軟件提供者對于這種侵權下載復制行為有起到幫助和擴大結果的作用,故而可以構成間接侵權,可追究其侵權法律責任。但這里必須指出,當終端用戶并不采用下載的方式獲得并欣賞作品內容,而只是在線獲取時,則只能構成臨時復制行為k參見張建華主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釋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08頁。,根據相關國際條約,我國不承認臨時復制是受著作權中的復制權控制的行為l參見馮曉青:《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98-99頁。,所以此時難以認定侵犯復制權,就更加不能認定播放軟件提供者的間接侵權行為了。

(三)兩種模式下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著作權侵權責任認定原則

從共性來看,在兩種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的行為模式中,作為著作權的權利人都認為行為人是未經其同意,擅自將作品內容從電腦屏轉移至電視屏,客觀上擴大了作品傳播的范圍。這一認知從根本上是觸動權利人的權利和利益神經的,因為著作權包含的一系列權利作為“權利束”從一開始就是以控制作品內容的復制和傳播為根本的。目前的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減弱了權利人在這一領域的控制力,不斷發展的傳播技術再一次顛覆了原有的利益架構,需要一個博弈和再平衡的過程。

另外,上文主要談到了兩種模式下播放軟件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認定,而實務中經常作為被告的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則需依據其與軟件提供者的關系及其具體行為和主觀狀態認定。

進言之,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在實際中實施了兩個主要行為,一是生產、銷售可以連接互聯網和電視機并以電視為顯示終端的一體機或機頂盒,即是在物理層面上的硬件生產行為;二是其生產的互聯網電視機設備在結合播放軟件后可以向用戶提供網絡環境下的視聽作品內容。從第二種行為分析,由于目前“播放器硬件+播放軟件”是互聯網電視實現播放功能的模式,所以對作品進行播放歸根結底是播放軟件的行為,如果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與播放軟件提供者為同一主體,例如生產者自行開發或與他人合作開發播放軟件或者生產者事實上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有合理的理由知道所播放內容涉嫌侵權,那么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應當就該播放軟件的行為承擔責任;如果二者非同一主體,則要在區分播放軟件是否構成侵權的前提下,判斷互聯網機頂盒生產者是否盡到了合理的審查義務。這是目前判定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著作權侵權的主要原則。m張曉麗、賀穎超:《淺析機頂盒著作權侵權案件的審理思路及爭議問題》,載《中國知識產權報》2015年7月3日,第9版。

四、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的具體判定

(一)設備生產者著作權侵權之判定

1.設備生產者的行為判定

前文已經明確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存在兩種行為,一般認為單純的硬件設備生產行為不構成著作權侵權,而其生產的硬件提供相關內容的行為需要結合設備生產者和播放軟件提供者的關系以及生產者的主觀狀態來認定。實務中應如何區分這兩種行為,這是判定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是否構成著作權侵權的首要一步。本文比較目前互聯網電視一體機和機頂盒的主要商業模式,分析將互聯網電視設備在出廠銷售時是否內置或綁定播放軟件作為設備生產者是否參與作品內容提供行為的一個先決條件。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主要互聯網電視設備都是內置播放軟件的,這與互聯網電視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的不斷融合有關,也與提高用戶購買和使用體驗的考慮有關。在內置播放器這一條件下,設備生產者至少對播放軟件具有商業選擇權,并且這一商業選擇對提升硬件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有較大作用,如內置安裝較為知名的播放軟件,如聚合視頻播放平臺軟件或各大視頻網站客戶端必然比不安裝或安裝用戶體驗不良的軟件更能吸引相關消費者購買。既然存在上述商業價值,對于存在選擇權的設備生產者,其必然要負擔一個商業主體在商業環境中的注意義務,本文認為,這種注意義務就是追究其在播放軟件侵權的前提下所可能存在的著作權侵權的基礎所在,同時該注意義務要比非商業環境下判定著作權侵權的要求更高才可以。根據在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2015年4月29日舉辦的網絡播放器著作權侵權責任研討會上賀穎超法官的觀點,互聯網電視設備生產者至少應當盡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審查和注意義務:播放軟件明示運營者身份、聯系方式及網絡地址;播放軟件片源或原始播放地址有明確的標識;播放軟件內無明顯侵權的欄目或明顯能實現侵權的功能。

而根據前述第559號案件,法院在認定硬件設備生產者責任時,查明其生產的涉案機頂盒上明確標注“功能特性:獨家開發的兔子視頻平臺帶來全新網絡視頻觀看體驗……公司名稱:同方公司”,以及案外人琉石天音公司向同方公司出具《授權書》(其中顯示琉石天音公司為兔子視頻的開發者,其許可對方在生產的互聯網電視機頂盒中使用該軟件),由此判定同方公司與兔子視頻提供者就傳播內容方面具有密切合作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條n即“有證據證明網絡服務提供者與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其承擔連帶責任。”,具有內容合作關系的,構成共同侵權,故該案硬件設備生產者同方公司構成侵權,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2.技術中立原則與索尼規則

對于在設備出廠時未內置或綁定任何播放軟件的生產者,其只實施了一個行為,即單純的硬件生產行為。該行為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可能侵犯著作權。這是由著作權法上的“技術中立”和“索尼”規則確定的。“技術中立原則”是為了應對新技術發展而提出的立法原則,其含義是:法律對行為的定性,不能僅因實施的技術手段不同就發生變化,而應當以行為人的目的和行為的效果為標準,具有相同效果的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評價。并且技術本身無所謂合法與非法,它既可以被用于合法用途,也可以被用于非法用途。但對于以某種技術為基礎的特定行為,一定可以做出其是否合法的判斷。而所謂“索尼”規則又稱“實質性非侵權用途”規則,它是美國著名的索尼案提煉出的用于判斷新技術產品著作權侵權的原則。具體是指當一種產品具有潛在的“實質性非侵權用途”時,不能僅僅因為有人使用該產品侵權,而認定產品的制造者和銷售者具有主觀過錯。

(二)播放軟件提供者著作權侵權之判定

1.播放軟件提供者行為性質的認定

要對互聯網電視中的播放軟件是否侵犯著作權進行判定,需要對其實施的行為進行認定,即其是直接提供作品的行為還是提供技術服務的行為,這關系到播放軟件提供者承擔的是著作權直接侵權責任還是間接侵權責任,由此會有截然不同的判定規則。

實際上前面已經介紹了其行為性質的判定標準,即“用戶感知標準”和“服務器標準”。本文在此支持以“服務器標準”作為判定播放軟件提供者行為性質的依據,以將作品置于向公眾開放的服務器的行為認定為提供作品的網絡傳播行為,構成著作權直接侵權。除此之外,均不構成內容提供行為,而只能認定為提供搜索鏈接等服務的技術行為,由此“深層鏈接”也還是“鏈接”的技術性質。除了上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第559號案中陳述的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立法淵源這一理由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設鏈者自始至終也沒有使作品內容處于“為公眾所獲得的狀態”,其只是利用了已有的這一狀態,而非創造這一狀態,如果存放作品的服務器關閉或者作品被從該服務器中刪除,那么即使鏈接還在也無法再使公眾獲得作品。在現行著作權法并沒有賦予著作權人所謂“設鏈權”的情況下,堅持“服務器標準”是應當和必須的,否則必然與現行著作權法及其理論相悖。

2.過錯認定與避風港規則

按照“服務器標準”區分作品提供行為和技術服務行為后,按照直接侵權的原理,未經權利人許可向公眾提供作品內容即構成著作權侵權,不論主觀狀態。而若僅提供搜索鏈接的技術服務,則必須按照間接侵權的規則判定。根據本文所述第一種模式的情況,在存在第三人著作權直接侵權時,要分析播放軟件對于這一侵權行為是否是在已知或應知的情形下提供的搜索或鏈接服務、對于侵權行為有無幫助、對于侵權后果有無擴大等。

在認定播放軟件提供者搜索鏈接行為的主觀狀態時,往往存在“避風港規則”和“紅旗規則”的適用問題。所謂“避風港規則”通常在我國被直接理解為“通知—刪除”這一有利于網絡技術服務者的程序性規則,o參見馮曉青主編:《著作權侵權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第2分冊·網絡空間著作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8頁。即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規定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搜索或者鏈接服務,在接到權利人的指稱第三人侵權的通知書后,斷開與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鏈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正是這一規定給了網絡技術服務商一個免責的理由,在被訴侵權時其往往聲稱獲取權利人通知前并不知曉第三人的著作權直接侵權行為,并且在通知知曉后及時阻斷了該行為,客觀上維護了權利人的著作權。

但是,在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其涉及的播放軟件運營者所提供的搜索鏈接服務通常具有特殊性。以常見的聚合性互聯網電視視聽作品播放平臺軟件而言,其通常會對搜索和鏈接結果進行篩選和編輯,甚至向用戶推薦內容,是由視頻展示窗口、彈出推薦、精彩內容提示等功能組成一整套的內容服務系統。網絡上視頻的清晰度和流暢度參差不齊,而通過聚合平臺軟件播放的視頻質量普遍較好且基本穩定,可見其對于搜索和鏈接的對象以至最后播放的作品內容是存在一定的選擇主動權的,屬于定向搜索和鏈接而非傳統上的全網搜搜鏈接服務。這一特點在認定播放軟件提供者侵權責任時必須予以充分考慮。既然技術服務者對于內容的提供存在事先的認知和了解,其在主張“通知—刪除規則”時,就不能當然認定技術服務者在權利人通知前并不知曉第三人的著作權直接侵權行為,而應適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3條的但書,因此即便其在獲得通知后刪去了侵權鏈接或內容,也不能適用該規則免除其侵犯著作權的責任。進一步說,還應根據播放軟件提供者對于作品內容篩選編輯以及推薦的深入程度和作品本身的知名度等綜合因素,考量其利用第三人侵權行為傳播作品內容,從而提升自身軟件競爭力的惡意程度,這種判斷往往需要根據案件個案認定,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由心證,并以該行業商業道德和一般大眾認知水平為基準。

還是以第559號案為例,法院查明兔子視頻提供者對于被鏈接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制作了節目列表,并同時提供節目介紹,上述編輯結果中,雖列表形式存在由程序自動生成的可能性,但節目介紹頁面通常是人工編輯的結果。因在人工編輯過程中,兔子視頻提供者必然會接觸到被編輯整理的內容,而即便對于自動生成的節目列表,兔子視頻提供者在對網站網頁進行日常維護時亦會對載有這些信息的網頁有所了解,據此,無論屬于何種情形,兔子視頻提供者對于被訴內容或與之相關的信息均具有接觸的可能性,其應知曉被鏈接的內容中存在被訴內容。

而對于被訴內容來源是否合法的問題,因現有網絡環境中同時存在合法傳播與非法傳播的內容,故法院認為搜索鏈接服務提供者知曉被鏈接網站中存在被訴內容,并不足以認定其知曉被鏈接內容系非法傳播內容,還應進一步考慮其對于被訴內容構成侵權是否具有認知能力,由此判定其侵權的主觀過錯狀態。對于認知能力的確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法官從“鏈接方式”和“被鏈接內容的性質”兩方面進行論證,其認為,該案的鏈接方式是主動的定向鏈接服務行為(即提供者對于被鏈接內容進行主動整理編排,且其鏈接僅指向少量有限網站),而非傳統的被動的全網搜索鏈接服務提供行為。正如前所述,在該種鏈接方式下,技術提供者應負有更高的認知義務。如果被鏈接內容的性質是影視類作品,則鏈接服務提供者有義務對被鏈接網站傳播的內容是否屬于正版傳播內容進行了解,并應盡可能將其鏈接服務指向正版的鏈接網站。判決中對鏈接技術服務提供者的具體了解義務進行了舉例,指出包括向權利人詢問,向集體管理組織或被鏈接網站詢問,以及從公開網絡信息中查詢等。如果鏈接服務提供者盡到上述了解義務,則即便其最終鏈接到的內容確非合法傳播的內容,仍應認定其主觀不具有過錯。

3.播放軟件可能存在的其他侵權行為

截取第三方網站的視頻流在視頻聚合平臺的播放器內直接播放,也是目前較為普遍的一種商業模式。p劉曉慶、萬柯:《視頻聚合平臺的版權侵權責任》,載《中國版權》2014年第4期,第44頁。該商業模式顯然會對權利人的利益產生不當影響。如果聚合播放軟件采用非法手段繞過收費機制,播放第三方網站的收費內容,則從著作權法的角度可以認為其已構成未經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應當承擔著作權侵權責任(《著作權法》第48條第6項)。若播放的即是第三方網站的免費內容,則從著作權法的角度難以認定,而可以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角度尋求法律的保護。

最近,我國司法實踐在這一方面也有所突破,2015年10月20日,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就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深圳聚網視科技有限公司就“VST全聚合”軟件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q參見(2015)楊民三知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書。,做出一審判決,被告深圳聚網視公司賠償原告愛奇藝公司經濟損失30萬元以及合理費用6萬元;聚網視公司就其實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其官方網站首頁上端連續72小時刊登聲明,消除影響。這是我國法院首次認定視頻聚合盜鏈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此案的判決從根本上認定“盜鏈”r盜鏈是指服務提供商自己不提供服務的內容,通過技術手段繞過其它有利益的最終用戶界面(如廣告),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向最終用戶提供其它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內容的行為。從本質上來看,其即是一種非法深層鏈接行為。行為為非法,判決認為被告深圳聚網視科技有限公司無需支付版權費用、帶寬成本即能使部分不愿意觀看片前廣告又不愿意支付原告會員費的網絡用戶轉而使用“VST全聚合”軟件,擠占原告市場份額,不正當地取得競爭優勢,進而將造成原告廣告費以及會員費收入減少的不當風險,危及原告的正常經營、攫取了原告合法的商業利益,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道德,屬于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所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法院又指出,即使設鏈平臺完整鏈接視頻提供方的廣告和視頻,表面上呈現給用戶完整的內容,但若系通過破解視頻網站密鑰等不正當方式,不能使視頻網站的廣告統計系統統計到廣告播放的數量,導致廣告投放周期延長或日播放次數減少,從而使廣告收益下降,損害了視頻網站的合法利益,亦構成不正當競爭,s吳子芳、劉超:《“盜鏈”行為的法律責任淺析》,來自http://www.zhichanli.com/article/21003,最后訪問日期:2015年12月31日。這為視頻行業乃至全網肅清聚合盜鏈提供了可借鑒的法理依據和判決參考,可謂國內視頻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這也是法院第一次對于視頻網站行業的內部廣告統計數據和統計方式、網站廣告投放行為的效益等相關證據進行認定,該案原告愛奇藝方面在證據收集和舉證質證環節耗費大量精力,這對于后續類似案件的證據提供和法院認證意義重大。

綜上,基于非法深層鏈接在司法層面被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本文所述兩種模式的解決路徑應當已經明晰,在不改變現行著作權法的基礎上,堅持“服務器標準”的判定原則,結合間接侵權理論即可處理模式一中存在的著作權侵權行為。而針對模式二,由于不存在相應著作權侵權行為,則應當以反不正當競爭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結 論

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國家“三網融合”政策的落實,以及人們對文化生活追求質量的不斷提高,t劉強、張文思:《我國工業設計權制度的構建——以3D打印為視角》,載《武陵學刊》2015年第3期,第62頁。互聯網電視成為我國傳媒產業領域的寵兒,其發展狀況不僅會深刻地影響我國新傳媒技術及其運用,而且會深刻地影響到人們日常的文化生活和消費娛樂。因此,圍繞互聯網電視出現的各種問題值得深入研究。特別是就互聯網電視涉及的相關法律問題而言,尤為值得關注。因為一旦出現法律風險,就會對相關利益主體產生重大影響,甚至遭受嚴重損害。由于在著作權法意義上,互聯網電視使用、傳播的內容基本上屬于受到著作權保護的作品,這就使得互聯網電視中出現的法律問題中的著作權侵權問題尤為突出。從現實中出現的一些典型的涉及互聯網電視法律糾紛看,也以著作權侵權糾紛為突出表現。本文所探討的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類型、侵權模式與判斷原則,以及設備生產銷售商和播放軟件提供者的著作權侵權責任等問題,就體現了互聯網電視著作權侵權判斷的復雜性和疑難性,以及解決這類問題的重要性。希望本文的研究對于推動我國互聯網電視法律保護問題的研究,進而為互聯網電視發展提供法律風險防范機制,促進我國互聯網電視的繁榮和新傳媒產業的發展有所增益。

Abstract:There are lot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isks and dispu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V, involving important issues like the types and model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Internet TV, confi rmation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and the statu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 copyright infringement disputes,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equipment producers and playback software providers. Discussion on these issues will help promote the study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TV to provide legal defense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TV,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media industry as well.

Key Words:Internet TV; new media;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rnet TV equipment producers; playback software providers

作者簡介:馮曉青,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1AZD047)階段性成果;中國政法大學首批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支持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9期)2021-10-14 08:33:0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8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17期)2020-10-27 02:49:04
引言的內容
引言的內容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亚洲天堂网2014|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一级电影| 欧美日韩专区|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99视频全部免费|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亚洲成a人片|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你懂得|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久久久亚洲色|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精品福利国产|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五月婷婷导航|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亚洲伊人天堂|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男人资源站| av在线人妻熟妇|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精品|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高清a毛片|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久久|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日韩色图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91在线视频福利|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色综合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