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關于中成藥,應了解的兩個數字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成藥劑型種類繁多,是我國歷代醫藥學家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近幾十年,中成藥劑型的基礎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研制開發了大量新劑型,進一步擴大了中成藥的使用范圍。中成藥的劑型不同,使用后產生的療效、持續的時間、作用的特點會有所不同。因此,正確選用中成藥應首先了解中成藥的常用劑型。
固體制劑
固體劑型是中成藥的常用劑型,其制劑穩定,攜帶和使用方便。
1.散劑 系指藥材或藥材提取物經粉碎、均勻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狀制劑,分為內服散劑和外用散劑。散劑粉末顆粒的粒徑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劑的覆蓋面積大,可同時發揮保護和收斂作用。散劑制備工藝簡單,劑量易于控制,便于嬰幼兒服用。但也應注意散劑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濕性、化學活性、氣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響。
2.顆粒劑 系指藥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藥材細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顆粒狀劑型。顆粒劑既保持了湯劑作用迅速的特點,又克服了湯劑臨用時煎煮不便的缺點,且口味較好、體積小,但易吸潮。根據輔料不同,可分為無糖顆粒劑型和有糖顆粒劑型,近年來無糖顆粒劑型的品種逐漸增多。
3.膠囊劑 系指將藥材用適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適宜輔料填充于空心膠囊或密封于軟質囊材中的制劑,可分為硬膠囊、軟膠囊(膠丸)和腸溶膠囊等,主要供口服。膠囊劑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藥物的穩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對藥物顆粒進行不同程度包衣后,還能定時定位釋放藥物。
4.丸劑 系指將藥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或其他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分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蠟丸、濃縮丸等類型。其中,蜜丸分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較少;水丸崩解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釋藥緩慢,適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藥性劇烈成分的處方;蠟丸緩釋、長效,且可達到腸溶效果,適合毒性和刺激性較大藥物的處方;濃縮丸服用劑量較小。
5.滴丸劑 系指藥材經適宜的方法提取、純化、濃縮,并與適宜的基質加熱熔融混勻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縮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滴丸劑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
6.片劑 系指將藥材提取物、或藥材提取物加藥材細粉、或藥材細粉與適宜輔料混勻壓制成的片狀制劑。主要供內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質量較穩定,便于攜帶和使用。按藥材的處理過程可分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純片。
7.膠劑 系指以動物的皮、骨、甲、角等為原料,水煎取膠質,經濃縮干燥制成的固體塊狀內服制劑,含豐富的動物水解蛋白類等營養物質。作為傳統的補益藥,多烊化兌服。
8.栓劑 系由藥材提取物或藥材細粉與適宜基質混合制成供腔道給藥的制劑。既可作為局部用藥劑型又可作為全身用藥劑型,用于全身用藥時,不經過胃,且無肝臟首過效應,因此生物利用度優于口服,對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時適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
9.丹劑 系指由汞及某些礦物藥,在高溫條件下燒煉制成的不同結晶形狀的無機化合物,如紅升丹、白降丹等。此劑型含汞,毒性較強,只能外用。
10.貼膏劑 系指將藥材提取物、藥材和/或化學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膚貼敷,可產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類片狀外用制劑。包括橡膠膏劑、巴布膏劑和貼劑等。貼膏劑用法簡便,兼有外治和內治的功能。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巴布膏劑,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為主要基質,加入藥物制成的外用制劑,和傳統的中藥貼膏劑相比,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釋放基質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給藥劑量較準確、吸收面積小、血藥濃度較穩定、使用舒適方便等優點。
11.涂膜劑 系指由藥材提取物或藥材細粉與適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狀制劑。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創傷科、燒傷科、皮膚科及婦科等,作用時間長,且可在創口形成一層保護膜,對創口具有保護作用。一些膜劑尤其是鼻腔、皮膚用藥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
半固體劑型
1.煎膏劑 系指將藥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濃縮,加煉蜜或糖(或轉化糖)制成的稠厚狀半流體制劑。適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長期連續服藥的疾病,傳統的膏滋也屬于此劑型,以滋補作用為主而兼治療作用。
2.軟膏劑 系指將藥材提取物或藥材細粉與適宜基質混合制成的半固體外用制劑。常用基質分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劑基質。
3.凝膠劑 系指藥材提取物與適宜的基質制成的、具有凝膠特性的半固體或稠厚液體制劑。按基質不同可分為水溶性凝膠和油性凝膠。適用于皮膚黏膜及腔道給藥。
液體制劑
1.合劑 系指藥材用水或其他溶劑,采用適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體制劑,是在湯劑基礎上改進的一種劑型,易吸收,能較長時間貯存。
2.口服液 系指在合劑的基礎上,加入矯味劑,按單劑量灌裝,滅菌制成的口服液體制劑。口感較好,近年來無糖型口服液逐漸增多。
3.酒劑 指將藥材用蒸餾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酒劑較易吸收。小兒、孕婦及對酒精過敏者不宜服用。
4.酊劑 系指將藥材用規定濃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劑量小,不易霉敗。小兒、孕婦及對酒精過敏者不宜服用。
5.糖漿劑 系指含藥材提取物的濃蔗糖水溶液。比較適宜兒童使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6.注射劑 系指藥材經提取、純化后制成的供注入體內的溶液、乳狀液及供臨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濃溶液的無菌制劑。藥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癥、重癥、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統障礙患者使用。
氣體劑型
1.氣霧劑 系指將藥材提取物、藥材細粉與適宜的拋射劑共同封裝在具有特殊閥門裝置的耐壓容器中,使用時借助拋射劑的壓力將內容物噴出呈霧狀、泡沫狀或其他形態的制劑。其中以泡沫形態噴出的可稱泡沫劑。
2.噴霧劑 不含拋射劑,借助手動泵的壓力或其他方法將內容物以霧狀等形態噴出的制劑為噴霧劑。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膚、黏膜或腔道給藥。
中成藥分類的方法較多,按中成藥的功效可分為以下20類:
1.解表劑 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
2.瀉下劑 寒下、溫下、潤下、逐水、攻補兼施。
3.和解劑 和解少陽、調和肝脾、調和胃腸。
4.清熱劑 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清退虛熱、氣血兩清。
5.祛暑劑 祛暑清熱、祛暑解表、祛暑利濕、清暑益氣。
6.溫里劑 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散寒。
7.表里雙解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溫里。
8.補益劑 補氣、補血、氣血雙補、補陰、補陽、陰陽雙補。
9.安神劑 重鎮安神、滋養安神。
10.開竅劑 涼開、溫開。
11.固澀劑 固表止汗、澀腸止瀉固脫、澀精止遺、斂肺止血、固崩止帶。
12.理氣劑 理氣疏肝、疏肝散結、理氣和中、理氣止痛、降氣。
13.理血劑 活血(活血化瘀、益氣活血、溫經活血、養血活血、涼血散瘀、化瘀消 、散瘀止痛、活血通絡、接筋續骨)、止血(涼血止血、收澀止血、化瘀止血、溫經止血)。
14.治風劑 疏散外風、平熄內風。
15.治燥劑 清宣潤燥、滋陰潤燥。
16.祛濕劑 燥濕和中、清熱祛濕、利水滲濕、溫化水濕、祛風勝濕。
17.祛痰劑 燥濕化痰、清熱化痰、潤燥化痰、溫化寒痰、化痰熄風。
18.止咳平喘劑 清肺止咳、溫肺止咳、補肺止咳、化痰止咳、溫肺平喘、清肺平喘、補肺平喘、納氣平喘。
19.消導化積劑 消食導滯、健脾消食。
20.殺蟲劑 驅蟲止痛、殺蟲止癢。
10.3969/j.issn.1672-7851.2016.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