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超
(無錫市統計局,江蘇無錫 214131)
調研透視
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經濟運行報告
楊晉超
(無錫市統計局,江蘇無錫214131)
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核心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民生事業持續改善,企業效益有所提高,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長三角;經濟發展;特點
2016年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了《關于印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對長三角城市群規范范圍明確為: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數據顯示,新規劃的長三角地區土地面積21.2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2%,常住人口1.51億人,占全國的11.0%,經濟總量13.53萬億元,占全國的20%。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形勢和持續較大的下行壓力,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科學統籌穩增長、促轉型、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長三角區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繼續優化。現將上半年運行情況分析如下:
1.經濟增長高于全國。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總量突破6萬億元,達到6.88萬億元,增速均值為8.5%,較上年同期回落了0.2個百分點,但較一季度提高了0.2個百分點,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繼續運行經濟增長合理區間。從區域板塊看,上海增長6.7%,江蘇板塊9市增速均值為8.9%,浙江板塊8市增速均值為7.9%,安徽板塊8市增速均值為8.9%。從城市發展看,19個城市GDP總量超過千億元,較同期增加1個,占城市總數的73%,總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12957億元)、蘇州(7557億元)、杭州(5021億元)、南京(4876億元)和無錫(4412億元)。從增長速度看,2個城市增速達到兩位數,9%-10%之間的城市9個,8%-9%之間的城市8個,7%-8%之間的城市3個,低于7%的城市4個。與一季度相比,13個城市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提升,4個城市持平。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舟山(11.0%)、杭州(10.8%)、南通(9.7%)、泰州(9.6%)和蕪湖(9.6%)。
2.工業生產保持穩定。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值達到7.8%,與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表明長三角地區工業生產趨于穩定。從區域板塊看,上海下降4.7%,江蘇板塊9市增速均值為8.2%,浙江板塊8市增速均值為7.5%,安徽板塊8市增速均值為9.4%。從城市發展看,6個城市增幅達到兩位數,較一季度減少1個,9%-10%之間的城市6個,8%-9%之間的城市3個,7%-8%之間的城市3個,低于7%的城市8個。與一季度相比,13個城市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提升,1個城市持平。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舟山(14.4%)、南通(10.4%)、泰州(10.3%)、池州(10.2%)和滁州(10.1%)。從相關指標看,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工業用電量32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較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與工業生產發展趨勢基本同步。
3.服務業發展向好。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三萬億,達3.66萬億元,增速均值達到10.2%,較一季度提高了0.5個百分點,增速均值高于同期GDP增速均值1.7個百分點。上半年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為3.0∶43.9∶53.1,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3.1%,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8個百分點,穩定呈現“三、二、一”產業結構。從城市發展看,9個城市服務業增加值超過千億元,總量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9176億元)、蘇州(3855億元)、杭州(3041億元)、南京(2840億元)和無錫(2254億元)。從增長速度看,17個城市增速達到兩位數,占城市總數的65.4%,9%-10%之間的城市有4個,低于9%的城市有5個。與一季度相比,18個城市增速有所提升,1個城市持平。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杭州(14.0%)、滁州(11.8%)、上海(11.6%)、鹽城(11.6%)和舟山(11.4%)。從占比看,7個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分別為:上海(70.8%)、杭州(60.6%)、南京(58.2%)、金華(52.7%)、臺州(52.3%)、無錫(51.1%)、蘇州(51.0%)。
1.投資回落勢頭遏制。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固定資產投資超過四萬億元,達到4.04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與一季度持平,較上年同期回落了0.1個百分點,呈現了固定資產投資企穩跡象,高于全國投資平均增幅1.5個百分點。從區域板塊看,上海增長7.9%,江蘇板塊9市增長為9.6%,浙江板塊8市增長為12.3%,安徽板塊8市增長為11.1%。從城市發展看,17個城市投資總量超過千億元,總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合肥(3299億元)、上海(2811億元)、蘇州(2804億元)、南京(2600億元)和寧波(2593億元)。從增長速度看,17個城市增速超過兩位數,比同期減少1個,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泰州(17.8%)、舟山(16.7%)、湖州(16.6%)、鹽城(15.9%)和金華(15.4%)。從工業投資看,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完成工業投資1.63萬億元,同比增長9.6%,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0.5%。從房地產開發投資看,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9868億元,同比增長4.7%,較一季度回落了5.7個百分點,低于同期投資增速5.8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4.5%。
2.市場消費平穩趨升。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1個百分點,呈現了平穩趨升的態勢。從區域板塊看,上海增長7.6%,江蘇板塊9市增長為10.3%,浙江板塊8市增長為10.7%,安徽板塊8市增長為11.9%。從城市發展看,9個城市總量超過千億元,總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5247億元)、南京(2457億元)、杭州(2414億元)、蘇州(2383億元)和寧波(1648億元)。從增長速度看,23個城市增速達到了兩位數,其中增長12%以上的城市5個,增速在11%-12%之間的城市8個,增速在10%-11%之間的10個,低于10%的城市僅3個。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蕪湖(13.0%)、滁州(12.6%)、宣城(12.6%)、池州(12.4%)和臺州(12.0%)。
3.對外貿易降幅收窄。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實現進出口總額5963億美元,同比下降6.5%,增速較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實現出口總額3571億美元,同比下降5.6%,增速較一季度收窄1.2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基本呈現了降幅收窄的態勢。從區域板塊看,上海進出口下降6.0%,江蘇板塊9市下降8.6%,浙江板塊8市下降3.9%,安徽板塊8市下降4.3%;上海出口下降7.5%,江蘇板塊9市下降6.8%,浙江板塊8市下降2.8%,安徽板塊8市下降2.3%。從城市發展看,11個城市出口總量超過百億美元,總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866億美元)、蘇州(772億美元)、寧波(311億美元)、杭州(241億美元)和金華(217億美元)。從增長速度看,11個城市對外出口實現正增長,15個城市同比下降,其中13個城市下降超過5%,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安慶(25.2%)、蕪湖(21.7%)、宣城(18.9%)、滁州(7.0%)和鎮江(4.6%)。
1.財政兩位數增長。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較一季度提高了0.8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升8.5個百分點,實現了財政稅收的穩定增長。從區域板塊看,上海增長30.6%,江蘇板塊9市增長為11.9%,浙江板塊8市增長為12.6%,安徽板塊8市增長為14.5%。從城市發展看,19個城市總量超過百億元,總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4196億元)、蘇州(898億元)、杭州(818億元)、寧波(640億元)和南京(621億元)。從增長速度看,17個城市增速達到兩位數,較同期增加8個,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上海(30.6%)、南京(20.5%)、銅陵(19.6%)、滁州(18.9%)和泰州(18.2%)。從占比情況看,上半年長三角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5.9%,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升。
2.市場物價漲幅回落。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均值為102.1,物價上漲2.1%,漲幅較一季度回落了0.3個點,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點。從區域板塊看,上海CPI漲幅3.1%,江蘇板塊9市CPI漲幅均值2.4%,浙江板塊8市CPI漲幅均值1.8%,安徽板塊8市CPI漲幅均值1.9%。從城市發展看,26個城市全部呈現上漲態勢,但差距不大,漲幅在2%以上的有14個城市,漲幅在1%-2%之間的有12個城市,CPI漲幅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3.1%)、南京(2.8%)、常州(2.8%)、蘇州(2.7%)、揚州(2.6%)。
3.居民收入穩定增加。2016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為21368元,增速均值為8.3%,增幅較一季度提高了0.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回落了0.1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為11056元,增速均值為9.0%,增幅較一季度持平,較上年同期回落了0.6個百分點。從城市發展看,上半年15個城市的城鎮居民收入均超過兩萬元,14個城市的農民收入超過了萬元。城鎮居民收入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杭州(29171元)、上海(29030元)、寧波(28305元)、蘇州(27983元)、紹興(27727元)。農村居民收入列前5位的城市分別為:嘉興(16429元)、寧波(15893元)、紹興(15109元)、杭州(14796元)、上海(14638元)。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使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經濟運行中的分化特征更加突出,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調整,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經濟穩中有進的態勢更加凸顯,經濟發展基本面沒有改變,預計下半年經濟仍將保持穩定運行。按照發展規劃的要求,長三角地區將進一步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努力建設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
(責任編輯:高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