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務認證項目進展論證交流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
2016年7月13日,法律服務認證項目進展論證交流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本次交流會總結了中國政法大學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就律師法律服務認證項目的合作進展,匯報了科技部“十三五”重大課題的申報情況,并就下一步認證認可行業標準制定計劃項目《法律服務認證技術要求》(項目號:2016RB050)進行了部署。中國政法大學時建中副校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王克嬌主任、劉彥賓副主任,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王永處長,北京市司法局李公田副局長等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進喜教授主持。
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讓人民群眾相信法律、使用法律、信任法律是實現法治信仰的基礎。制定法律服務認證標準正是從人民群眾之需出發,方便群眾、企業了解、選擇和辨別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服務能力、服務信息和服務質量的基礎性工作。專業認證機構對律師服務質量開展廣泛認證,本質上是一種跨部門監管協調機制,從市場的角度指引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按照執業管理標準體系提供用戶滿意的規范服務,從市場選擇的角度評價律師的執業服務水平,對不當執業行為實施與過錯相適應的懲處措施。在法律服務日益市場化、細分化的今天,法律服務的服務屬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人民群眾對于律師法律服務的期待已不再停留在“有或無”的層面,客觀充分的律師服務質量認證,應當能夠顯著降低律師選擇中的信息不對稱風險。
中國政法大學時建中副校長在講話中表示,中國政法大學對于法律服務認證項目高度重視,有信心有能力開展好法律服務認證標準的研發。北京市司法局李公田副局長認為,建立律師法律服務質量的認證標準,對于律師行業的管理將是重大利好,相信律師協會也會對這個評價標準表示歡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質量技術部鄧云峰處長認為,科技部服務認證“十三五”重大項目研發中,基于用戶感知、大數據分析的測評方法,是服務認證的理論基礎。鑒于法律服務作為專業服務類型,具有很強的專業屬性,應當遵循行業的規則開展認證指標體系的設計。
據悉,律師事務所管理認證體系,在一些國家已經有相對成熟的體系,例如澳大利亞的LAW9000標準,英國關于律師事務所管理的Lexcel標準。當前我國尚無面向律師行業的認證體系,一些律師事務所通過申請ISO9000認證,就評價這些律師事務所的經營管理、美譽度進行了嘗試。與此同時,以互聯網上公開裁判文書為代表的司法公開改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法律技術革命,為法律服務認證提供了大數據分析的基礎。這些技術手段與認證體系標準的有機結合,將大大改變法律服務的傳統評價范式。因此,結合法律服務的特點,參考ISO9000等法律服務認證體系,利用新興技術手段和技術平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律師事務所管理質量認證體系標準和操作指引,對于加強律師事務所管理、提升委托人滿意度、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具有重要意義,是法律服務市場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法律服務認證項目的推進,將會對我國法律服務市場的結構和形態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