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霞
(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重慶 400047)
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比較研究
榮霞
(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重慶 400047)
梳理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現狀,對當前國內主要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探討了國內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以期能為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與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信息素養 高校圖書館 發展趨勢 比較研究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高等學校的信息素養培養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推動高等學校的改革,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發展。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靠科技的進步,高等學校是信息技術和信息利用的先導,所以高等學校的信息素養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探索一種更加符合時代要求,同時結合學生實際多樣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1.1 國外研究現狀
信息素養教育是由相應的文獻檢索課程衍生而來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就開始開設文獻檢索課程,課程從小學階段一直到研究生階段。國外許多國家十分重視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采用了多種模式來促進學生信息素養水平的提高。國外的許多高校也在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采取新型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如有聯機信息指導方式、游戲型和嵌入型的信息指導方式[1]。國外許多大學沒有開設具體的信息檢索的課程,而是將信息素養的教育嵌入到學生的教學當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如何評價教學的質量是此類教育模式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
1.2 國內研究現狀
與國外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相比,我國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起步較晚,信息素養教育的模式也比較單一,大部分高校的主流模式仍然是較為傳統的信息素養的教育課程[2]。這種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課程內容陳舊、課程形式不夠新穎、教學手段呆板等,這些問題導致我國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與國外信息素養教育的水平差距很大。但最近幾年來,國內許多高校開始采用新型的信息素教育模式,例如嵌入式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游戲型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以及多層立體式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這些新型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雖然還處在試用和發展階段,但其在國內信息素養教育的改革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3 研究現狀評述
相關研究文獻顯示,國內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不論在形式內容上還是在效果上都與國外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國外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由于起步早,加之信息化手段的多樣化,不僅在信息素養的教育模式方面,而且在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國由于各個高校辦學水平差異較大,學生信息素養基礎也千差萬別,導致我國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發展較慢。但同時,國內高校也采取了積極的行動,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進行了多樣化的信息素養教育實踐,積極探索更加適合本學校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模式。
當今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培養多種復合型人的重要環節,信息素養的培養也已經成為當今時代世界各國教育界,圖書情報界等各方面關注的重點??v觀國內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如下幾個。
2.1 文獻檢索型教育模式
文獻檢索型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起源于上個世紀的80年代,1984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國內各個高校普遍開設了圖書館信息檢索的相關課程。文獻檢索課是一門綜合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網絡等為一體的課程[3]。文獻檢索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學生的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文獻檢索課程在國內各個高校開設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學校設為必修課,有的設為選修課程。開設的層次也有不同,部分學校在新生入學就有涉及,大多數高校則是在大四進行教學。文獻檢索課程的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遇到具體的學科問題時善于運用網絡去解決問題。因此,可以這樣來說,文獻檢索課程對于學生未來的深造和培養其自學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游戲化教育模式
游戲化的信息素養教育的內涵是指將游戲的思想和游戲機制應用到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當中,在信息素養的教育過程中增加游戲的元素,或者用游戲的方式開展相關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游戲化方式雖然很早就存在,但直到最近幾年才被廣泛應用到具體的教學當中去。游戲化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任務、等級、虛擬的貨幣等獎勵機制來獎勵完成任務的游戲者,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熱情的目的[4],在游戲中提高信息文化素養水平。游戲化的教育模式是通過設定好的游戲,教授學生信息查找和利用技巧。游戲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游戲和教育的成分以及游戲的難易程度,同時也需要將游戲化的信息素養教育形式與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關系處理好。游戲方式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只能作為傳統模式的一種補充。
2.3 多層次立體化教育模式
多層次立體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是指用戶在細分上和使用方法上的多樣化。多層次是指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本科、研究生、教授等)、不同的學科(人文學科、自然類學科)和不同的階段(新生階段、畢業階段),立體化是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從而可以根據具體的學科要求采取有針對性的信息化的教學。[5]這種模式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根據每個階段學生的具體特點采取相應的手段提高學生的信息化水平。當然,每個學校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每個學校應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學科要求,規劃自己學校的信息化素養的教育方式,循序誘導,因材施教。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合理運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
2.4 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
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是指圖書管理員和教學老師合作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到相應的課程當中去,使得學科教學和圖書館員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6]嵌入式的實現方式主要是將信息素養的專業課程知識(信息知識、檢索能力等)嵌入到大學生的具體學科學習或者生活當中去。相對于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嵌入式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具有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提供更加連續化和個性化的信息素養教育的優勢。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信息化知識嵌入到學生專業化學習和具體的生活當中去,實現提高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水平的目標。
3.1 教學模式的實現方式
信息素養教育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表現出來的,信息檢索式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授課形式,而游戲式則將游戲納入到相應的信息素養教育當中去。嵌入式強調的是圖書館員和專業課教師的結合,將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多層立體化模式則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采取不同的授課形式。將筆者4種模式的實現方式進行歸納(如表1所示):
3.2 教學模式的優勢與不足
文獻檢索式節省了大量的信息化教育時間,但課程過于死板,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嵌入式授課方式的優勢在于將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融入到具體的課程當中。多層次立體化的信息素養教學模式主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群體和不同的教學階段開展課程,從而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游戲化的信息素養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的教學當中去,但游戲與教育的程度難以把控。每種模式都存有著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要根據高校的具體情況和特點,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作用。4種主要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優缺點如表2所示。
3.3 教學模式的目標與效果
高校信息素養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各種模式的目標和效果在具體的實施上也不同。文獻檢索型可以直接化和針對性地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但相對于其他新型的信息素養方式,文獻檢索式的效果較差。嵌入式教學模式要實現學科教學和信息素養提高的雙重目標。而多層次立體化在于對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以及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素養教育在每個階段上都有所提高,實現因材施教。游戲型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在游戲中提高相應的信息素養。
4.1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普及化與個性化的結合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要不斷地擴大受眾群體,使每個學生都能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以信息檢索課程為方式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可以更加快速和大范圍的普及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但在普及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分階段分層次,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化來提高高校的信息素養的水平。只有針對個性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水平。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大眾化是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的舉措,但同時也只有個性化的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信息素養教育的目標。因此,信息素養教育的普及化和個性化結合是符合現代大學教育目標的舉措。
4.2 圖書館員與學科教師的協同合作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單單一個部門的事情,圖書館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各院系、信息技術部門和學校管理層的支持和配合。當前國內信息素養教育存在著圖書管理員的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圖書管理員的信息素養教育與學生專業課的信息素養需求嚴重脫節等現象。同時加之國內各個高校圖書館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千差萬別,圖書館的電子化建設無法適應現代素養教育的發展要求等問題。培養圖書館員專業化水平,加強圖書館資源建設,協調好各個部門資源,使得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得到更多的支持成為促進高校信息素養的關鍵環節。因此,只有將圖書館員和學科老師以及學校各部門相互結合,才能不斷地為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
4.3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教學的深度融合
高校信息素養教育正處于改革發展時期,傳統的以信息檢索課程為代表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雖然在授課方式的直接性、受眾群體的廣泛性上,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與學生的專業課的教學聯系不夠緊密,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信息素養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服務于學生的專業課的學習,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知識和信息化工具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推動傳統和新型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有機結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學校要根據本校的教育教學的特色和重點,探索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實現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的對接。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度的融合,才能符合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才能培養更多適應時代要求的當代大學生。
伴隨信息化的大發展,加強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環。國內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傳統的文獻檢索類課程、游戲化模式、嵌入型模式以及多層立體化等模式。這些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高校信息素養的教育要發揮各種模式的優勢,根據各自學校的不同的特點,趨利避害,不斷地改革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模式,達到提高學生信息素養水平的目的。
[1]張長亮.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1.
[2]張曉娟,等.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國內外實踐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3):95-96.
[3]陳金磊.探討高校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方法與提升[J].教育科學論壇,2016(5):227-228.
[4]洪躍.中美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游戲調查與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5(5):70-74.
[5]田稷,李懿.探析多層次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的構建[J].圖書館建設,2015(10):55-58.
[6]秦新立.高校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3):63-64.
榮 霞 女,1977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文獻信息檢索。
G258.2
2016-09-28;責編:楊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