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榮
( 遼陽市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
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應用研究
——以遼陽市圖書館為例
楊平榮
( 遼陽市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
以遼陽市圖書館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實踐為例,分析建設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性,結合遼陽市圖書館該項工作發展的現狀,對其應用前景與規劃問題闡發了見解和主張。
二十四小時圖書館 自助圖書館 自助服務
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加速了圖書館現代化的步伐,互聯網技術和無線射頻技術的有機結合,使圖書館的業務管理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自助服務成為廣大公共圖書館的亮點服務,圖書館的二十四小時不打烊服務也悄然興起,時間和服務形式的有效結合,極大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領域。
自助服務是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遠遠滯后于歐美在這方面的發展與創新。1988年我國才在國內銀行系統推出第一臺聯機服務的ATM機,21世紀初美國實現第一臺圖書二十四小時自助借還機,在我國2005年深圳才試運行我國第一臺基于機械手的二十四小時街區圖書館。由于知識產權和運營成本等問題,我國圖書館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在各個城市發展差強人意。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得到快速發展,但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北等地區,由于購置設備的成本太高,以及服務成本的高居不下,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的發展遇到很多障礙和難以逾越的瓶頸。
我國地域遼闊,因此在提出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其經濟成本問題,更重要的是其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服務的地理環境問題。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南方沿海城市迅速發展的二十四小時街區圖書館,在其特定的經濟環境和地理環境下能有效發揮其自身特點和優勢。我國地域覆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并且地理環境呈現復雜多樣性。二十四小時自助街區圖書館,在技術方面和使用方面對氣候的要求比較高。例如遼陽市處于東北地區,漫長的冬季對于室外安裝的二十四小時街區圖書館設備需要很高的保養和維護條件;由于北方冬季溫度和冰雪對其影響很大,所以其在北方的運營成本和故障率相對較高。
構建自助服務模式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提高運營及服務效率,縮小服務對象的等待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提供更高效的延伸服務。例如:銀行的自助柜員機、超市的自助售貨機、醫療系統的自助掛號機以及圖書館的自助借還機等。據統計在西方80%以上的人經常接受自助服務;在美國有90%的超級市場提供自助結賬服務;根據中國消費者排隊調查報告顯示,70%的人建議多開設服務網點,44%的人建議開設自助服務解決方案,41%的人建議增加人工服務,總體來講,8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提供并選擇自助服務,從而減少排隊等候時間。
二十四小時服務模式,在圖書館領域雖然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但圖書館人要結合實際、實事求是地加以發展和有效利用,使其能更好地在全天候環境下為讀者服務。我國圖書館的布局模式以及讀者居住的分散性特征,決定各圖書館的覆蓋輻射社會人群的能力十分有限;相對而言,圖書館的資源效能、服務潛能遠遠未能發揮到極致,圖書館資源閑置與讀者需求無限性的矛盾非常突出;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距離公益性、普遍性、基本性、普及性、均等性的要求相去甚遠。圖書館科學規劃,構建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模式,既延伸了圖書館對外服務時間,也解決了讀者不定時的還書借書問題;既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圖書館資源的效能,又可以使圖書館服務輻射更大范圍的人群。圖書館發展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十分必要。
遼陽市圖書館自2010籌建新館,到2013年5月18日開始試開館。在新館建設規劃過程中,遼陽市圖書館將二十四小時自助服務模式作為一項重要的規劃內容,列入了重點發展計劃。先后派人走訪了廣東深圳、東莞,江蘇南京、揚州、張家港、江陰,浙江杭州等地的省級和市級公共圖書館建設,對個圖書館二十四小時服務模式進行深入調研。經過多方論證,遼陽市圖書館在新館建設中將引進RFID技術和發展二十四小時服務,站在高起點進行了科學設計。
目前遼陽市圖書館有二十四小時自助街區圖書館一臺,藏書量在500-600冊;在館內開設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一個,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藏書12000冊,通過聯動系統和認證系統進行自助借還。以上兩個藏書地點所藏圖書都是本館近期購置的最新和最經典的好書。現有自助借還機8臺,并且所有對外流通圖書都已實現RFID標簽定位。
RFID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圖書館自助服務的水平,改變了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模式。遼陽市圖書館的自助服務模式猶如“圖書自選超市”,通過對環境的改造,設備的合理購置和使用,使讀者在莊嚴不失典雅、繁華不失幽靜的環境中自覺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定,使讀者置身于無限制的“圖書超市”中,自由選擇自己需要和喜愛的文獻,真正實現了“無障礙、零門檻”開放的服務格局。
目前遼陽市圖書館已經實現對圖書層架簽的定位,讀者查詢選書的過程更加簡便高效。讀者不僅在傳統文獻獲取上實現了自助服務,而且讀者通過本館網站和二維碼掃描可以把想要的電子圖書下載到手機客戶端,實現隨時隨地閱讀。
4.1 自助服務推進總分館制發展進程
2015年遼陽市圖書館與縣區圖書館實現了總分館的對接,完成了基層圖書館的業務培訓工作,并于2016年完成文獻的回溯建庫。我們推行的總分館制并不是依靠一紙協議約束下的簡單的總分館制,市館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為各縣區圖書館配置了自助服務設備,并在各分館設立館員工作站,將RFID技術在各分館普及應用,實現了基層縣區分館基礎服務模式與市中心館服務模式的高度統一。同時市圖書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民生工程資金,加大對社區圖書館建設投入,計劃到2016年底完成對第一期30個社區圖書館自助服務設備的采購安裝和調試工作,2017年上半年將完成所藏圖書的RFID加工和置位,最終實現圖書著錄規則和標簽(RFID)置位的統一管理,從而形成真正意義的覆蓋全市的自助借還服務網絡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助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了地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進程。
4.2 加速實現區域圖書館“一卡通”的步伐
目前,遼陽市圖書館已完成以身份證作為讀者證的調試,并且在讀卡器的要求上,除了要求二代身份證的讀取功能外,還預留了多卡讀取轉換接口,為將來市民卡的運行打下了基礎。當前,遼陽市政府正在著手打造數字遼陽工程,市民卡的統一認證指日可待。通過對認證體系規則的了解,遼陽市將積極響應其規則,加大與全市認證體系的對接,最終遼陽市圖書館將會實現:縱向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縣區圖書館為分館,社區圖書館為基層服務圖書館的三層結構體系;在橫向上要實現與高校圖書館和其他類型圖書館的聯營合作發展模式,把對讀者服務做到細微處,切實為廣大市民服務,真正體現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區域圖書館合作發展、聯盟服務的運營模式,必將加速實現區域圖書館“一卡通”的步伐。
4.3 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將成為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
基于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的優勢和實踐,遼陽市政府規劃在未來三年中,將其作為民生工程持續投入,計劃完成全市154個社區圖書館的建設改造工作,在社區圖書館推廣基于RFID技術的自助圖書館運營模式,這將實現真正意義的“一卡通自助流通模式”。在此基礎上,市圖書館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將依據所轄區域的人口密度和服務半徑,有選擇地進行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的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讓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成為區域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有力補充,緩解區域圖書館數量有限、服務網點缺失、讀者利用受時空限制等矛盾,最大限度滿足讀者就近就便、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
遼陽市圖書館二十四小時自助借閱服務體系建設實踐告訴我們,目前在東北地區建設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需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選址問題,應選擇人口密集、遠離中心圖書館的區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設立自助圖書館服務設施。二是運營成本問題,自助圖書館建設不能一哄而上,一定要立足實際,深入調研,不經要顧及眼前的投入,更要考慮長遠發展和持續發展的問題。三是氣候問題,東北地區四季分明,特別是冬季氣溫較低,這種氣候因素對自助圖書館服務設施的影響不能忽視,必須因地制宜,周密設計。
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圖書館服務時間的延伸、地域的延伸和資源的流動,使讀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圖書館的服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將得到不斷完善,這是我國圖書館延伸服務,更好地履行其社會職能的有效形式和便捷途徑,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和構建書香社會的社會系統工程建設中,二十四小時自助圖書館必將發揮應有的作用。
[1]鄧源荷.自助圖書館體系在城市社區規劃中的運用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4.
[2]王景發.圖書館24小時自助服務:詬病、誤讀與反思[J].圖書與情報,2015(6).
[3]翟 威.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學刊,2012(9).
楊平榮 男,1973年生。本科學歷,館員,副館長。研究方向:圖書館自動化與讀者服務。
G251
2016-08-20;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