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超峰
供應鏈金融的本質與發展
文/姜超峰
供應鏈金融是運用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為相互關聯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活動。其基本模式是以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為服務對象,以真實的交易為前提,在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提供金融服務。到目前為止,涵蓋范圍最廣的是跨領域的金融物流概念。首先它是一個金融的概念,包含了資金借貸的內容;其次是一個供應鏈條的概念,是為相互關聯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再次是為企業活動的全過程提供金融服務;最后它與物流活動緊密相關。
供應鏈金融的主渠道是通過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互聯網及電商企業、大型核心企業來實現的。包括各類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電商企業平臺、企業電商平臺、資金充裕的核心企業、外貿代理公司、保理公司等。其他的參與企業有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P2P公司、期貨公司、各種認證機構、評估機構、登記機構、征信機構、資產保全機構、誠信和信用調查機構、信息服務機構、催收機構、公證機構等。銀行是最早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但由于管理體制層級多、風控制度嚴格、審批程序復雜、運營成本高等因素,使得銀行把客戶重點放在規模大、信譽好、業績好、利潤高的大企業上,把中小企業市場留給了電商、互聯網金融企業。
2013年,互聯網金融突然發力,余額寶在短短的7個月內聚集了5000億資金,接著各種寶蜂擁而至,吸引了5萬億左右的存款,“讓銀行家徹夜難眠”。余額寶的成功,得益于下列因素:一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碎片化的客戶與機構建立了直接的聯系;二是銀行受制于監管,存款利息率遠低于互聯網金融;三是有部分中小企業愿意承擔高利息借款需求;四是民間資本有了一條獲利的渠道。互聯網金融的功績在于它有力地沖擊了傳統銀行,沖破了貸款通則的限制,使得互聯網企業也能從事銀行業務。
與此同時,在線供應鏈金融迅速發展,即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實現供應鏈融資線上化。在線供應鏈金融不改變供應鏈金融實質,包括借貸關系、利益主體、擔保關系,但改變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的技術,如信息對接、放款快速、方便簡潔、借還靈活、標準公開透明、額度循環使用、共同監控風險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網上銀行業務、網絡借貸、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都屬于在線供應鏈金融。根據銀行業協會數據,2015年,全國自助銀行交易總量達459.31億筆,同比增長15.92%;交易總額56.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91%;離柜交易達到1085.74億筆,離柜交易金額達1762.02萬億元,同比增長31.52%,其中,手機銀行交易額為70.70萬億元,同比增長122.75%;網上銀行交易額為1600.85萬億元,同比增長28.18%;電話銀行交易額為18.20萬億元,同比增長171.64%;微信銀行交易額為3174.49億元,同比增長195.67%;電商平臺交易總計13.68億筆,交易總額達15.4萬億。電商成為核心企業,以至于銀行紛紛與電商平臺結盟。其目的一是開發電商平臺上客戶的金融需求;二是通過平臺獲取交易數據、信用數據;三是增加信貸資金安全保障。例如建行與金銀島的合作、農行與阿里小貸的合作等。但是,電商的數據是它的命根子,豈能輕易給銀行?這就出現了一些銀行辦電商的情況。興業銀行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出“服務預約臺”,客戶可通過電腦、手機等渠道在線提前填單預約網點業務辦理服務。中國民生銀行設立“智能化網點”,實現客戶自助、自主辦理業務,高效滿足客戶需求。平安銀行“橙e網”提供在線支付、在線融資、在線理財增值和賬戶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積極主動防控供應鏈金融風險,是保護和促進供應鏈金融業務健康發展的最有效手段。一是明確供應鏈金融領域監管的部門和職責。汲取上海鋼貿事件和泛亞事件、e租寶事件的經驗教訓,職權清晰、劃好底線、嚴格執法,防范在先。九龍治水的后果是效率低下。二是加快銀行自身改革。利率市場化、利潤平均化,才能避免全民辦金融的亂象。表里表外同樣管理,影子銀行一視同仁,管事不管名稱,凡是從事金融業務,按統一規則管理。貸款監管、存款準備金等一樣不少。三是管好政府債務,防止亂上項目綁架政府和銀行。出于政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許多項目自有資金偏低,70%以上的項目資金來源于銀行和政府融資平臺。在經濟低迷時,資金被壓死。
好的業務,不應該躺著中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