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發改委投資處
以抓重大項目全力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
舟山市發改委投資處
凝心聚力、精心謀劃、主動作為,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
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浙江調研時指出,建設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形成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這是新時期國家賦予舟山新的戰略任務。一年多來,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國務院、國家相關部委的關心支持下,凝心聚力、精心謀劃、主動作為,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201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國函〔2016〕72號);5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總體方案》。
明確發展思路。國務院批復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后,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全面投入加快服務中心建設各項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總體方案》要求,抓緊謀劃編制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建設方案,為下一步工作厘清發展思路,明確實施路徑。
加快開發建設。圍繞完善大宗商品及集裝箱中轉運輸體系,梳理了74個“十三五”期間江海聯運重大項目,總投資3600億元,“十三五”計劃投資2100億元。一批特別緊迫、具備較強操作性、契合市場需求的重點港口項目加快推進。目前,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一階段建成并于8月23日成功靠泊30萬噸級礦砂船,鼠浪湖40萬噸礦砂船靠泊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光匯石油儲運碼頭、新港公用碼頭等大型碼頭基本建成。加快建設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二階段、實華二期45萬噸原油項目、新奧LNG接收及加注站、萬向二期、外釣公共油品、金塘集裝箱物流基地等項目;謀劃推進黃澤山油品儲運貿易基地、小洋山北側集裝箱內支線泊位、綠色石化基地和中澳現代產業園的配套碼頭等項目。截至2015年底,舟山市域港口礦石、油品年通過能力均超億噸,煤炭年通過能力超3000萬噸,糧食年通過能力超2000萬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100萬標箱。
構建支撐平臺。以突出服務為核心,著力提升江海聯運服務功能。一是加快建設國際海事服務基地。積極探索口岸監管創新,改革突破“一船多供”、跨關區燃油直供、同稅號下混合調和等政策,保稅燃油加注進入常態化供油運作。去年,保稅燃油直供量達94.2萬噸,增長42%,躍居全國港區第二位。成立外輪供應服務中心,拓展船用物資等服務領域,豐富海事服務內涵。二是加快建設大宗商品交易體系。2015年底,中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獲國務院批復,成為唯一由國家授牌的交易中心。去年,完成線上電子交易1.4萬億元,線下現貨貿易超400億元,增長58.7%。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注冊引進企業60家,交易額達59億元。結合舟山自由貿易港區建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貿易商、資源商洽談合作,積極推進黃澤山、雙子山油品項目。三是組建舟山江海聯運產業投資基金。由舟山交投集團牽頭發起,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主要投向為航運企業、船舶修造企業、港口企業、土地圍墾和海洋新興產業等,已于去年10月正式運作。四是建設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依托國家相關信息平臺,打通與長航局物流平臺、寧波等省內和長江沿線港口的信息通道。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于去年11月上線運行,累計交換江海聯運數據超過50萬條,已基本形成江海聯運數據交換技術規范,初步實現與長江航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有效共享。目前平臺已具備港航資源、企業查詢、船舶軌跡、長江水運等信息服務功能,并對內外貿貨物流量、流向進行實時大數據分析。
加快研發工作。與中國船級社簽訂戰略協議,加快江海直達船型和技術標準體系研究。目前,中國船級社規范和技術中心舟山辦公室已掛牌運作,完成《特定航線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規范》《特定航線江海通航船舶法定檢驗暫行規定》編制工作和2萬噸級散貨船概念船型設計,并啟動江海直達船型相關配套財政補助政策研究。
完善集疏運體系。深入謀劃研究滬舟甬跨海大通道,加快推進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魚山石化疏港公路)、甬舟鐵路、六橫公路大橋等重大項目。其中,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魚山石化疏港公路)項目工可報告已通過省發改委批復,主線起始段富翅門大橋已于今年2月開工建設,支線魚山大橋完成招投標工作,計劃于9月底開工建設;甬舟鐵路,作為義甬舟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委托鐵四院編制完成《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送審稿),力爭“十三五”期間盡早開工建設。加快航道錨地建設,條帚門外錨地加快建設,蛇移門航道基本建成。
加強對外互利合作。加強與長江航務管理局、中國船級社、沿江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積極謀求戰略合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簽署了多個戰略合作協議,舟山與南京、武漢、重慶等沿江主要港口共同發布《江海聯運港口聯盟舟山宣言》,研究建立江海聯運合作航運聯盟經營機制。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就舟山鐵礦石分銷中心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加強宣傳推介,成功舉辦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北京)對接會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對接長江經濟帶戰略協作會取得良好反響。
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總體方案》和省海港委《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實施》(征求意見稿)的要求,結合舟山新區發展實際,舟山市進一步深化研究,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細化實施路徑,形成“十三五”期間主要建設目標和任務。
建設目標:到2017年,全市萬噸級以上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達到65個、4.2億噸;江海聯運運量達到1.8億噸;大宗商品現貨交易額500億元以上,電子交易額3萬億元以上;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功能與制度建設初步完善;到2020年,全市萬噸級以上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達到90個、5.8億噸;江海聯運運量達到2.5億噸;大宗商品現貨貿易額1000億元以上,電子交易額5萬億元以上;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區域性航運服務基地基本建成;展望到2030年,現代化的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全面建成,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大宗商品資源、交易和定價中心。
打造大宗商品儲運加工及集裝箱中轉基地。發揮港口資源優勢,堅持集散并舉,推進建設一批江海聯運專業化碼頭,著力打造鐵礦石儲運加工、油品儲運加工、糧油儲運加工、煤炭中轉儲運、中澳現代產業園、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及集裝箱中轉物流等7大基地,重點加快推進鼠浪湖和馬跡山三期礦石中轉、衢山港區油品儲運貿易基地、舟山國際綠色石化基地、國際糧油產業園和小洋山北側集裝箱中轉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
提升現代航運服務功能。加快推進傳統航運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著力補齊航運服務短板,重點推進國際海事服務基地、江海聯運信息平臺和江海直達船隊建設;打造新城航運服務集聚區,培育發展航運法務、金融保險、航運咨詢等現代航運服務業,提升現代航運服務功能。一是加快發展國際海事服務。打造保稅燃料油供應基地,做大做強保稅燃料油供應業務;建設外輪供應服務中心,豐富供應品種;建設國際海員服務基地,提升舟山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功能。二是加強江海直達船型研發與應用。加快制定江海直達船舶技術標準、安全及運政管理體系,打造江海直達船隊;強化船舶技術服務,完善船舶研發平臺,形成一定規模的江海聯運船舶研發、設計、建造和維修等產業鏈。三是提升江海聯運信息服務能力。實施互聯工程,完善信息與服務體系,提升服務功能,打造集“港、船、貨”于一體的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四是拓展航運咨詢服務。提升航運咨詢服務水平,形成江海聯運港航相關產業技術咨詢服務體系;增強法律服務功能,完善海事法律服務體系。五是培育航運金融保險服務。引進開發性金融機構,重點推進與國家開發銀行戰略合作;培育航運金融服務市場,創新航運金融產品。
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做大做強大宗商品核心交易平臺,擴大交易規模;依托大宗商品儲運加工基地,設立場外市場,逐步建成大宗商品交易、結算和定價中心,不斷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力。一是加快中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依托中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做大做強大宗商品核心交易平臺。二是打造現代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重點建設亞太鐵礦石分銷中心、推進油品自由貿易、做強浙江船舶交易市場。三是完善大宗商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強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研發與權威發布,加快形成“舟山價格”“舟山指數”。
完善江海聯運集疏運網絡。以港口為樞紐,統籌發展多式聯運,加快構建高效便捷的綜合集疏運體系。一是加快陸路通道建設。抓緊謀劃環杭州灣東方大通道,加快推進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六橫公路大橋和甬舟鐵路等項目。二是加快水路通道建設。重點推進魚山作業區進港航道和配套錨地、蝦峙門45萬噸級航道提升一期工程和條帚門外錨地等工程。三是完善能源管網建設。重點推進外釣、黃澤作業區至魚山的輸油管道和新奧LNG項目舟山至寧波輸氣管道等項目。
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規劃統籌和銜接,積極在港口體制改革、口岸服務便利化、區域港口合作開放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建設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示范區。一是促進港口一體化協調發展。緊緊依托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發揮舟山主戰場作用,加快布局實施一批重大江海聯運港口項目。二是推進江海聯運口岸服務一體化。積極推進區域口岸監管一體化,力爭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口岸監管機制,承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落地,進一步擴大港口對外開放。三是深化區域港口合作開放。加強與周邊沿海沿江港口城市的戰略合作,創新浙滬合作模式,有序推進大小洋山綜合開發;深化與長江沿線管理部門、港航企業合作,創新聯合運營模式;加強對外合作,建立跨區域港口聯盟、港航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