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市發展和改革局
縣級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樂清樣本
樂清市發展和改革局

樂清市是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步較早的縣級市,早在2002年就率先成立企業信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2007年,在全省縣級政府中首個成立企業信用信息中心,率先開通樂清企業信用網,與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互聯互通。2015年,成為首批3個成功創建溫州市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之一。作為縣級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拓荒者”“先行者”,樂清市一直以主動作為的姿態,抓住“制度、平臺、應用、宣傳”四輪驅動,積極探索實踐縣級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創新之路。
構建完善的制度和保障機制,驅動信用建設規范發展。2014年7月,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樂清市“信用樂清”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下設信用信息中心,形成了“發改歸口管理、部門分頭推進”的工作推進機制。2015年,樂清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實施意見》(樂政辦函〔2015〕20號)、《樂清市信用信息管理辦法》》(樂政辦發〔2015〕76號),相繼出臺了《樂清市企業信用聯合獎懲辦法》《樂清市信用管理示范企業培育認定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對規范信用信息征集、信用信息應用、信用管理和評級、信用聯合獎懲等工作起到了極大的規范和推動作用。
構建統一的信用共享平臺,驅動信用記錄全面歸集。2015年初,在企業信用平臺的基礎上,樂清啟動全市統一的樂清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形成“一網兩庫兩平臺”“一網”即“信用樂清”門戶網,“兩庫”即“法人信用信息數據庫、自然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兩平臺”即“樂清社會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和服務平臺”。平臺數據庫指標項達219類、1727項,覆蓋45個部門的法人、個人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目前已采集主要部門的200多萬條社會信用信息基礎數據。
構建重點領域應用機制,驅動聯合獎懲氛圍逐步形成。在行政管理領域,稅務、環保、安全監管等部門對誠信企業給予綠色通道、資金補助、評優創先等獎勵措施,對信用不良企業加強監管、監測力度,暫停資金補助;工商和計生部門聯合將全市違反計生政策的對象納入黑名單并從嚴限制,累計已有4萬多戶違紀人員納入計生黑名單信用監管系統,對1648位計生黑名單對象成功實施了限制,直接或間接協助征收社會撫養費6224萬元。在司法領域,加大逃廢債案件的打擊力度,2015年全市共立逃廢債案件38起,涉案總金額5.65億元,抓獲“治賴追逃”對象18人,并對7家企業11名人員辦理限制出境手續。在金融領域,有序開展“構建誠信、懲戒失信”金融領域專項行動,研發了“信用貸-善融貸”“企業通”等多個基于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的網絡貸款創新產品,有效化解企業“兩鏈”金融風險,2014年、2015年樂清市均實現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降”。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樂清市國地稅和建設銀行聯合推出了小微企業“稅易貸”業務,為納稅信用良好但無法提供有效抵押擔保的小微企業提供用于短期周轉可循環的信用貸款業務,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構建全面的宣傳網絡,驅動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結合“8·8誠信日”系列宣傳活動,通過誠信標語宣傳、新聞報道、現場活動、公益廣告和誠信主題MTV等制作宣傳、網絡宣傳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加強誠信宣傳,在《樂清日報》等權威媒體集中發布一批誠信“紅黑榜”名單,制作的微電影《欠條》受到樂清廣大市民的廣泛關注,借助中國樂清網微信平臺累計吸引了1.3萬人次瀏覽誠信宣傳信息。深入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街道“三信”創建評定工作,2013年以來,累計評定50個縣級信用村、4個市級信用村、1個省級信用村;3家縣級信用鄉(鎮)、1家市級信用鄉(鎮),“三信”創建評定累計量居溫州市前列。
受民間借貸風波的影響,樂清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整體信用環境仍不夠理想、多部門協同共建的發展格局仍未形成、信用信息共享交換仍有不少障礙、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應用亟待加強等問題,與建立現代社會信用體系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面對新一輪的改革和發展,“信用樂清”建設將邁入新的起點。
“十三五”時期是樂清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時期。樂清市將把推進“信用樂清”建設作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首要戰略,充分發揮樂清市作為縣級市貼近基層、貼近實際的優勢,大膽創新、勇于探索、突出特色,力爭在若干重點領域形成具有鮮明樂清特色的發展模式,加快建立現代社會信用體系。
應用為本,推進信用信息全面應用。進一步建立健全信用聯合獎懲機制,促進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規范化制度化,推動相關單位簽訂守信聯合激勵備忘錄和失信聯合懲戒備忘錄,明確各行業、各領域信用獎懲牽頭部門和聯合獎懲部門,完善各行業、各領域信用聯合獎懲細則和聯合獎懲措施。進一步建立健全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紅名單動態調整及黑名單信用修復機制。
重點突破,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發展。一方面,從解決當前最緊迫、最突出和最重大的問題入手,著力從根本上化解企業擔保鏈、資金鏈“兩鏈”風險,重鑄金融領域良好信用。另一方面,從樂清市最有基礎、最有優勢、最有特色的領域入手,著力提升企業信用建設、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誠信宣傳等重點領域,力爭做出新亮點、形成新特色。
政府引領,形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合力。進一步加快政務誠信建設,將信用政府作為“信用樂清”建設的排頭兵。謀劃實施一批重點示范工程,深入實施信用建設示范和試點。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形成多部門協同推進、緊密配合的工作合力,并積極發揮民間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力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發展格局。
完善平臺,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部門信用信息共享交換的積極性。健全信用信息記錄、歸集、整合的督促通報機制,提高信用信息歸集的及時性和全面性,逐步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市所有區域的統一平臺。加強信用信息公開,全面落實行政許可信息公示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7天雙公示制度。加強信用信息挖掘分析,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信用信息數據服務。
夯實基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支撐體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政策、配套管理辦法和重點領域信用建設規章制度。完善信用標準體系,加快落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加強信用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確保信用人才隊伍與“信用樂清”建設的實際需要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