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鵬琳 王志文 唐鈞澤
營造良好環境力促消費回流
段鵬琳 王志文 唐鈞澤

圖/鄭黎明
我國居民去日本買奢侈品、智能馬桶蓋、電動牙刷等日用品反映了海外商品市場與國內市場商品的差異,更顯示出我國在消費環境營造方面與國外存在著較大差距,已經不能滿足國內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隨著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觀念逐步轉變,越來越多的杭州居民選擇出國旅游購物或者海淘購物。本研究重點從杭州與國內外先進城市消費環境載體的比較入手,找出杭州在營造消費環境方面與國內外先進城市間的差距,并在結合目前消費發展新特點的基礎上,提出關于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促進杭州消費回流的幾點思考。
實體載體建設較為落后。從國際消費載體看,國外先進城市已經形成極具地標性代表的配套載體,法國香榭麗舍大街金碧輝煌、美國第五大道時尚大氣、日本東京銀座成熟浪漫、香港銅鑼灣琳瑯滿目。在營造休閑、舒適感的同時,促進了當地消費。從國內消費載體看,比較15個副省級城市單位商業綜合體規模,2015年底,沈陽、大連、成都單位綜合體規模處在前三位,杭州排名第14位。從軌道交通商業的發展現狀看,廣州目前開設地鐵線9條,且以各條地鐵線站點為中心形成了中華廣場商圈、天河商圈等較大商圈。深圳目前地鐵運量占公共交通的40%,運營網絡發達,“地鐵+物業”模式取得較大成功,地下空間與城市綜合體一體化發展較快。以華強北地下商業區為例,目前形成“南電北商”的功能格局,打造成集數碼、科技、時尚服飾、美食、文化等多元素為一體的商業街。從杭州消費載體看,在軌道交通方面,已開通的地鐵1、2、4號線不論是里程還是人次與廣州、深圳等地相比有較大差距,尚未形成“地鐵+物業”的商業發展格局。標志性消費載體建設方面,本地較為有名的杭州大廈、湖濱銀泰、鳳起路商業街、吳山廣場、武林夜市等街區知名度不高,定位不夠清晰,在消費環境營造方面尚未成為知名的“杭州標志”和國際化街區。
虛擬載體建設面臨挑戰。在網絡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上,杭州較其他副省級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杭州具備發展電子商務的最佳生態系統。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先后入選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中國移動電子商務試點基地”,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被評為“中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015年,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對比廣州來看,廣州是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黃埔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集聚了亞馬遜(中國)廣州營運中心、蘇寧易購、廣州騰迅等一批知名企業,唯品會、夢芭莎、綠瘦等電子商務企業落戶花地河電子商務園區,有多家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在廣州發展。同時,其他城市電子商務及平臺建設也發展迅猛,如武漢、深圳、成都,給杭州消費發展及消費外流至其它城市帶來嚴峻挑戰。
從國外消費市場看,金融危機尚未解除,經濟復蘇艱難,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消費面臨提檔升級,以消費者為主體的新一輪消費革命悄然而至,注重消費體驗與服務成為新特點。
從國內消費市場看,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加速升級、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及簽證便利等有利因素影響,我國出境游人數持續增長,境外消費會成為未來消費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杭州消費市場看,杭州是國際風景旅游城市,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旅游休閑、商業設施、消費環境、消費能力位于全國前列,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謀劃和跨境電商綜試區、G20峰會等重大戰略的落地實施及后效應釋放更為杭州促進消費回流,提供了強大牽引力。
強化標志性消費載體建設。精致的配套設施是整體商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可借鑒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做法,加快商貿業相關配套體系建設,以延安路商業街、杭州大廈、湖濱名品街改造提升為重點,對其周圍多種業態進行有機銜接,形成從銀行、保險、時裝、娛樂到文物古玩、花卉商店、電影院、電子游戲場、夜總會等休閑娛樂設施齊全的體系,周邊建成代表杭州傳統形象的路燈、休閑長椅、藝術的公共汽車候車亭、復古型的報亭等配套,構建功能完善的一體化消費服務體系;同時,圍繞軌道交通優化布局商業設施和商業地產,加快打造立體化、網絡化的交通,使設施較為完善的城市綜合體與軌道交通周圍的商業生機勃勃。
打造國際化消費街區。以“注入元素、強化功能”主線,加大對現有消費商圈的國際化改造力度,構建以西湖為核心,以武林-湖濱-吳山商圈和錢江新城主城區商圈為聯動商圈的分布格局,使各大商圈既能夠引領時尚潮流、薈萃世界名品,又能充分發揮街區的多種功能,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將杭州元素與國際元素糅合,實現旅游與休閑、消費與體驗、文化與時尚等多功能復合;借助G20峰會和國際友城,打造若干個國際城市風情街,以美食、文化等風情展吸引人氣;借助科技手段,將杭州文化、創新精神與旅游、商品完美融合,增強文化傳承與體驗,促進旅游與本地產業相互融合;借鑒國外購物中心的中庭設計,打造分層步行空間,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與舒適的消費體驗環境。
做強線上消費平臺。做強天貓國際、網易考拉海購等平臺,加快引進和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企業,樹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全國龍頭的地位,實現“賣全國、買全球”;緊盯國家自貿協定談判,推動跨境電商先行,協助支持電商向海外市場布局,鼓勵和支持杭籍快遞公司開通跨境快遞物流通道,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赴海外建立“海外倉”,推動標準、支付、服務等走出去;加強與寧波保稅港區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放大杭州自身優勢,加快建設一個綜合性、全天候的江海聯運服務中心。
營造一流的商業信用環境。充分發揮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在杭州建設的“全國電子商務質量大數據中心”作用,推進海關、商檢、稅務、外匯等跨部門數據共享,利用現代技術探索建立全方位的商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打造“商品質量環境最佳”城市;進一步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提高征信中介機構評級技術,完善相關征信法律發規建設;對不誠實行為進行信用懲戒,使信用危機得到根本性扭轉,基本做到“杭州無假貨”;優化消費者維權體系,打通手機APP投訴渠道、對舉報系統軟硬件進行升級和投訴舉報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作者單位:段鵬琳,杭州市經濟信息研究院;王志文唐鈞澤,浙江省海洋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