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義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
新信息環境下基層圖書館讀者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再談基層圖書館謀發展的路徑
劉景義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圖書館,遼寧 遼陽 111000)
新信息環境下,基層圖書館尋求走出困境、謀求發展的路徑,在人力、資金和傳統資源缺乏的條件下,開發應用讀者資源是新的可持續的突破點。在闡述讀者資源重要意義和特點的基礎上,認為提高館長的非權力影響力和建設學習型館員隊伍,是開發應用用戶資源的前提,并就如何培育、開發與應用讀者資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基層圖書館 讀者資源 開發應用
基層公共圖書館如何走出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業界研討的重要課題。自2005年7月持十年之以恒的“衡陽調研”[1],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和一線的工作者組成的調研組認為:由衡陽折射全國,制約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是縣級圖書館這一基本判斷仍未過時;但面臨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由“求生存”轉變為今天的“謀發展”[2]。2008年筆者之拙作《基層圖書館走出困境的路徑》針對基層圖書館讀者群先天不足,爭取求知、受教育和享受圖書館服務權利意識淡漠的大環境,提出走進平民,培育基層民眾文化權利意識,爭取財政支持,擴大讀者群體等舉措[3]。如今在全媒體環境下,大眾閱讀和獲取信息的途徑日益快捷、多樣,基層圖書館謀發展在繼續開展多樣化讀者培育工作的同時,要把讀者視為重要的發展資源,應用讀者資源,贏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從分析和解決自身與讀者存在的問題入手,著力提升專業能力。從微觀、應用的層面提高縣級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是應當重視的問題。
2.1 讀者需求是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4]
在信息經濟和服務經濟時代,用戶就是資源,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對用戶(客戶)的競爭,只有贏得用戶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面對信息服務業異軍突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多元化,爭奪用戶,搶占用戶市場的嚴峻形勢,為了謀求圖書館更好地發展并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近年來,關于“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已成為圖書館界的研究熱點。然而,綜觀“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概念[5],“能力觀”“資源觀”“協同觀”和“要素觀”等都沒有論及用戶資源這一關鍵因素,沒有把握圖書館自身的用戶資源優勢。如王宗義先生所言:“專業理論之于實踐的指導作用,更多地在于幫助實踐工作者獲得新的思想方法和思考角度,促進他們的主動思維。[6]”討論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沒把思考問題的角度指向贏得并應用開發用戶資源是有失偏頗的,是專業工作者感到遺憾的。
2.2 基層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贏得用戶資源的能力
筆者記得范并思先生在《解讀職業精神與核心能力》一文曾說過一句話:“我國的圖書館學討論有一個規律,一旦理論問題的討論從宏觀、抽象的層面走向微觀、應用的層面,論文的數量與質量就會大打折扣。[7]”其原因何在?作為一名實際工作者,筆者認為我們還沒有“進入更為微觀更為具體的圖書館活動層面”,從讀者工作層面來思考圖書館的諸多問題。我國圖書館口頭上對用戶(讀者)可謂非常重視,“讀者第一”“以讀者為中心”,關鍵問題還是圖書館第一。實際工作中,我們更需要以讀者(用戶)研究為切入點的“另一個范疇的智慧”。事實上,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正如王艷同志在《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分析》一文所言:“圖書館所擁有的一切外在形式,競爭對手均可以模仿,但良好的用戶關系是競爭對手無法完全復制的?!边@就是圖書館獨特的競爭優勢所在,基層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贏得用戶資源的能力。
讀者資源有別于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設備等物態資源,是一種活態資源,常處于隱形狀態,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王子舟和吳漢華先生認為讀者資源包括知識資源、時間資源、關系資源和資產資源等,是寶貴而挖掘利用有難度的資源[8]。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圖書館成功應用社區資源的實踐和取得的成果[9],說明作為管理者館長的讀者資源觀念和高素質的專業隊伍直接影響讀者資源的建設、開發和利用。
3.1 館長的管理意識和非權力影響力
所謂圖書館落后,根本的和主要的是圖書館人員落后,尤其是館長的服務觀念、發展思維和人格魅力欠缺,技術、設備上的落后是次要的?!安还軋D書館坐落在什么地方,開館時間和設備情況怎樣,也不論看管圖書的方法怎樣,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還是在于圖書館工作者。[10]”目前,發展落后的基層圖書館館長多數是為了享受行政待遇,官本位,缺乏非權力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學歷普遍較低,專業出身的少,視要錢為己任,沒有千方百計、排除萬難為讀者服務的管理意識和人格魅力,甚至推卸責任不作為。為此,作為公益性服務機構,給基層圖書館館長服用“去行政化”這劑猛藥是大勢所趨。
3.2 專業隊伍建設
正如印度圖書館學專家沙爾瑪所言:“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員去管理圖書館,那么最好的圖書館也是等于名存實亡和毫無用處”。人員素質低、專業技能差的問題是多年來形成的詬病?;鶎訄D書館服務面對的縣鄉鎮企業和廣大農村,需要的不僅是圖書館管理人才,更需要掌握當地生產經營的專業人才,甘于奉獻、勇于吃苦的服務員。如何解決分流不勝任人員,消除“人吃書”“人吃樓”的問題,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要”的原則。建議成立由圖書館專家、文化、人事、財政主管人員組成的調研組,摸清情況,制定包括館長在內的人員德、才、勤、績、能綜合考評制度,分流安置不稱職人員,人員引進可采取人事代理等方式,通過績效考核取消終身制,培養學習型館員。
4.1 讀者資源的培育
讀者需求是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動力。筆者曾撰文針對我國讀者層先天不足的現實,提出基層圖書館要走出困境,首先必須積極采取措施培育讀者隊伍。近年來,隨著閱讀推廣、送書下鄉和發展農家書屋等活動的開展,以及民眾科學種田、養殖和經營意識的增強,渴望知識、信息和技術的愿望日益強烈,這是基層圖書館發展壯大讀者隊伍的難得機遇。然而,多數基層圖書館只著眼于為現有(持證或經常到館)的讀者服務,而忽視了潛在讀者。潛在的讀者多數文化層次較低,是被動的需要推送知識、信息和技術的民眾??少F的是還有少數這樣的讀者,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專業技術強,縣級圖書館不能滿足其需求。基層圖書館既要順應時代發展步伐,留住長期形成的現有讀者,將其轉化為新的服務模式下的讀者資源,更應“走出去,請進來”,把自身建設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機構。走出去,推送服務,讓需要信息技術的廣大民眾受益,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吸納更多的底層讀者。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主動發現并千方百計地通過館際互借等方式滿足“欲入而不達”的讀者。這樣才能把他們請進來,自愿地反哺圖書館,主動奉獻自己的知識、時間和資金資源。
4.2 讀者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開發應用讀者資源是圖書館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對基層圖書館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更是一項求生存、謀求發展過程中關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筆者認為,應堅持“積極主動、分類施策、人文關懷、從易而難”的原則,關鍵在館長,工作要落實到人。目前,應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建設讀者信息資源庫;二是培養良好的用戶關系,建立人脈;三是提升資源共享的能力,不拘一格地借力,千方百計滿足各類型讀者需求,這樣受益的讀者才能為己所用,樂于奉獻自己的知識、時間、關系和資產資源;四是注意移動和網絡平臺的應用,適應閱讀環境和信息環境的變化,分類施策,做好知識和信息推送工作,將微型圖書館應用融入“圖書館+”時代;五是基層圖書館能否有效地開發與應用讀者資源,歸根結底靠的是館員的主人翁意識、服務意識和館長的非權力影響力。
[1]李國新.“衡陽調研”的意義和價值[J].圖書館,2016(3):1.
[2]李國新.“湖南省衡陽市公共圖書館回訪”調研報告[J].圖書館,2010(3):1-2.
[3]劉景義.基層圖書館走出困境的路徑[J].圖書館學刊,2008(2):34-36.
[4]劉茲恒.讀者需求是基層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0(4):12-14.
[5]賴輝榮.對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概念的再認識[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3):85-90.
[6] 王宗義.專業思維與專業方法——關于當代中國圖書館學基礎研究的散思[J].圖書情報工作,2009(21):21-24.
[7]范并思.解讀職業精神與核心能力[J].圖書館雜志,2005(12):2-3.
[8]王子舟,吳漢華.讀者既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也是活態資源[J].圖書館雜志,2009(9):10-15.
[9]羅小紅.基層圖書館應用社區資源的實踐與效益[J].圖書館雜志,2013(9):10-15.
[10]包和平.堅守與超越——關于圖書館學的新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45-48.
劉景義男,1968年生。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建設與管理、信息技術應用。
G252
2016-10-12;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