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文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68)
館藏《關東實業公司總覽》的價值
張玉文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168)
遼寧圖書館藏《關東實業公司總覽》(以下簡稱《總覽》)一書,由關東實業公司編輯,1949年9月印制。是民國時期工業文獻中反映東北解放區旅大(今大連)地域工業恢復重建的典型性、代表性文獻,它對了解大連地域現代工業的歷史進程,進而對了解整個東北解放區工業的肇興甚至新中國工業的興起和發展,都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
民國文獻 東北文獻 關東實業公司總覽 工業文獻
近幾年,民國時期出版的文獻越來越受到重視,除去文物價值提升外,文獻價值也日益凸顯。遼寧省圖書館藏有33530冊的民國文獻,其中相當部分屬于東北地方文獻。以1949年關東實業公司出版的《關東實業公司總覽》為例,雖然不足300頁的內容,卻包含極大的信息量。筆者試圖通過對這一文獻的解讀,不僅可以讓人們了解東北解放區工業重建的一個側面,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人們透過這一文獻來了解民國文獻的價值。
據《總覽》一書記載,從1946年10月關東實業公司的醞釀成立,到1949年4月公司歸并到旅大行政公署工業廳,其發展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1946年10月-1947年3月的籌備處階段,1947年的求生存階段,1948年的謀發展階段。《總覽》這部書,正是在總結這三個階段公司恢復和重建旅大地區(今大連)工業實踐經驗基礎上產生的。
抗戰結束,東北率先解放,蘇軍在旅順登陸,為共產黨和民主聯軍在旅大地區建立民主政權和恢復發展工業提供了歷史機遇。1946年11月,民主政府(在共產黨的控制領導下)為了恢復旅大地區的工業,特成立新連公司籌備處,地址在大連市中心廣場。12月改為旅大實業公司籌備處,由市府工商管理局公營企業股轉來化學(原瓦斯區株式會社大連制造所)、鹽酸、酒精、三菱一和三菱二、大和染料、廣和、修船、三民、三益等十廠。1947年4月公司正式登記為旅大實業公司。4月4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關東公署成立后,旅大實業公司改名為關東實業公司。公司掛牌后,接管了蘇軍移交的內外綿株式會社金州支店和滿洲福島紡績株式會社。之后陸續接收了政記鐵工廠、嶺前造酒廠、味精廠、精油廠、鉛字廠(委托光華書店經營)、華勝(原東亞)黃家溝煤礦、大連紡織工廠、金紡廠、皮革廠、營口窯、石灰廠、石綿廠、東安廠、勝利廠、油脂廠、熔材廠、東北窯、隆茂工廠、東北醬油廠、東久、興農工廠,并建設了琺瑯工廠。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大則大,能小則小”的關東地區工業發展總方針指導下,工業建設堅持下來。到了1948年上半年,關東實業公司又接收合并了大連市政府經營之三三化學工廠(后交給醫藥衛生部門經營)、麗光針織廠、旅順政府所屬汽車修理工廠(后交給交通公司經營)、旅順聯華織布工廠、旅順釀酒工廠、三民鐵工廠(舊滿洲鑄造所)、于廣和鐵工廠(10月發給私人所有)、大連市府移交產巖田鐵工廠及大信興隆株式會社、利豐織布廠(原利豐、福慶、永生織布廠合并而成);合并了勝利機械、東久、興農、廣和各工廠。生產規模擴大,生產種類增多,產值更是直線攀升,1948年產值964萬,提高了將近五倍。雖然僅僅不到三年時間,但公司已經積累了眾多可供借鑒的經驗,為推動全東北的工業建設提供借鑒。
關東實業公司機關于1948年底和1949年初,組織各部門收集素材,開始編纂《關東實業公司總覽》。公司經理楊思久說:“關東實業公司成立到現在,已兩三年的歷史,在黨和上級的直接領導下,經過東拼西湊,聚零為整,而奠定了今后擴大和發展生產的基礎。又經過全體工人職員的積極努力,創造了優異的成績,并為人民積累了不少的財富,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成績的總結,在四七年會因領導上收集的不及時而放松了機會,今年雖未能未雨綢繆,但在生產逐漸步入正軌的道路上,各種記錄和總結仍不夠完整,可是還比較全面。因此,也就根據這個無系統、不完整、繁簡不一的特點,特定總覽為本書之名。”
《總覽》記載:關東實業公司是在接收日偽工業設施、民族工業設施(一少部分),及從國民黨手中奪取部分工業設施(一少部分)的基礎上,通過整頓改組,重新理順隸屬關系,確立起的工業體系。其后,擴建廠礦店鋪等基礎設施,一步步發展起來。截止到1949年初,關東實業公司已擁有重工業、輕工業和手工業廠礦店鋪50余家,成為影響旅大地域工業發展的骨干企業、龍頭企業。《總覽》記載了發展東北解放區旅大地域新民主主義工業的一整套先進經驗,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點:
2.1 建章立制
關東實業公司因工業性質不同于以往——殖民地工業與新民主主義工業的區別,公司相應地制定了一系列新制度。主要有工資制度、財務制度和計劃制度。
完善工資制度。公司建立之初,沒有規范的工資制度,曾一度因工資問題影響到生產發展,從蘇聯企業管理中學習“按勞取值”的“根據生活指數求出最低標準,然后再根據創造的價值制定累進獎勵辦法”后,經過試行發現問題,再調查研究,采取措施,幾經調整,使工資制度日趨完善合理,調動了企業員工生產的積極性。
重視經濟核算制度。公司運行一年,原本不知道經濟核算制度重要性的領導發現“不實行經濟核算制,一定會犯嚴重錯誤。”認識到“作經濟工作者不懂財務,就像吃飯只有一支筷子一樣,是不能把事情作得順利和圓滿的。”于是將企業發展與經濟核算制度聯系到一起。
制定生產計劃,使之制度化。“計劃性”不單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的特點,同樣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特點,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問題之一。因此公司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著重檢討存在的種種問題,探討建立計劃的可能性,提出了制定計劃和執行計劃的詳細要求。“計劃性的根據不外乎原料、生產能力、技術、資金和市場這幾個重要因素,所以在制定計劃時,必須要全面考慮,然后下手,計劃才能訂得準確周密。從中蘇(合作)企業中,可以看到計劃性的周密是從生產部門和國家計劃結合為一個整體的,再加上多年的豐富經驗。”
除以上主要制度外,公司還規定有許多具體制度。如工務報告制度、生產過程交代制度、產品檢查制度、動力管理制度、機器掃除檢查制度、會計制度、倉庫保管制度、獎懲制度、會議制度、請示報告制度、產品制造技術記錄制度、考工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公司企業管理漸漸走上正軌。
2.2 科學管理
實業公司是解放前剛剛建立的新型工業企業,其發展壯大需要科學管理,科學管理的前提是對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的培養。據《總覽》一書記載,公司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實現這一目標。
一是團結教育舊有職員。關東實業公司在接收接管日偽工礦企業時,同時也接收了一批日本和偽滿洲國的技術人才。這些人中大部分有工業管理經驗及技術實力,因此“從實業公司建立時起,對舊職員的使用就遵照上級指示的‘爭取、教育、團結’的方針”。“由于解放區的日漸擴大,各方面需要干部也日益迫切,今后對舊職員在團結使用的方針之下,設副職,多多培養干部,仍然是我們的重要任務。”1948年3月、9月、12月,關東實業公司3次招收職員,共有700多舊職員報名投考,經考試考核,錄取了144人。
二是從基層培養自己的人才。從長遠考虛,關東實業公司還通過辦技校、夜校的辦法從職員和工人中培養新型技術人才。1948年,關東實業公司“由工人提升為股長或廠主任者13人”。
三是網羅社會人才。“僅僅從現有職工人員中來提拔還是不夠的,同時還必須網羅各方面的人才,現在外面有一技之長又愿意參加工作的人,可能還很多,要靠我們從多方面來物色發現,過去我們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夠,今后要多加注意,使得我們現在各個崗位上缺少的人員,都能從內外各方面充實起來。”
2.3 發動群眾
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原料、設備、資金、人才樣樣缺乏,戰爭尚未結束,公司發展面臨困境。實業公司領導認識到發動群眾是最好的辦法,提高工人勞動熱忱、勞動態度、勞動紀律,開展群眾性生產立功運動,依靠群眾集體力量解決問題。1948年立功運動的收獲有:(1)工人基本上樹立了新的勞動態度,提高了覺悟,打下了思想基礎。工人參加生產的積極性空前提高,敵人統治時期一般平均缺勤率達20%~30%,新時期的1948年年末3個月的統計,缺勤率僅為4%,這是工人生產熱情的具體表現。(2)創造了新的生產價值。總產值2億2千5百余萬元(舊幣),其中創造改進一項價值9千2百余萬元(舊幣);節約一項共47種,價值4千9百余萬元(舊幣);利用廢物共46種,價值1千8百余萬元(舊幣)。由于創造了2億多元的利潤和改進創造了許多新的生產方法,為再生產打下了有力的物質基礎。(3)在立功運動當中,培養與提拔了242名新干部,給后來的工作準備了大批領導和管理人才。(4)在立功運動中,健全了工會組織,工作也更加嚴密了,行政管理的各種制度也被推動建立起來,加強了職工團結和密切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
《總覽》成書背景及內容,決定了它的文獻價值。遼寧省圖書館館藏民國東北文獻中,工業文獻數量很少。據目前統計,所占比例還不到二百分之一,《總覽》一書是其中的佼佼者。此書在同時代東北工業文獻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3.1 文獻的歷史價值
在新中國剛剛誕生,由共產黨領導創建的公司、由第一代工業建設者實踐者搜集資料、總結經驗匯總而成的《總覽》,對同時代的建設者能夠提供最好的借鑒。此外,《總覽》一書為解放區工業提供諸多經驗:如殖民地工業怎樣轉化為新民主主義工業?如何處理新型工業中的勞資關系?新型工業要不要學習外國的工業建設經驗?如何認識工人階級在新型工業中地位和作用?怎樣調動企業員工的生產積極性?等等。該書系統全面的記錄了解放初期東北工業發展的歷程,對我們了解和回顧那段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3.2 文獻的資料價值
文獻的資料價值表現在兩個方面:(1)保存了當時的各種類型文獻。如公司規章制度、領導講話、年度工作總結、廠礦店運營報告、落實生產計劃和產品產銷報表、人才培養和機構建立決議等等。(2)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旅大地區工業發展全景。在組織管理方面記錄了工業性質的確定、工業機構的建立、領導體制的形成、人才的招收培養使用、新的規章制度的建立、工人階級的地位和作用等資料。在工業運營方面記錄了當時工業結構中的重工業、輕工業、手工業、其他工業等相關資料信息。它從一個側面揭示整個東北工業的發展全景,對人們研究當時的工業發展現狀和后來的歷史沿革過程有著重要的資料參考價值。
3.3 《總覽》的現實利用價值
《總覽》不僅在工業史研究中可供使用,而且其所蘊涵的歷史經驗在現實工業建設中也可資利用。筆者通過“讀秀”全文數據庫 檢索《總覽》一書,發現該書內容多次當今學者參考引用。1995年版的《中國經濟學圖書目錄1900-1949》、1993年版的《遼寧化學工業志》、1994年版的《遼寧檔案館指南》、1996年版的《大連市檔案館指南》、1993年版的《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等諸多文獻對該書均有著錄、介紹或引用。目前,國家圖書館已經將其縮微收藏,遼寧省圖書館已經進行全文數字化掃描,大連市圖書館也作為重點民國藏書加以保存。可見《總覽》一書已被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注意到,不僅在挖掘它的學術價值,而且其現實利用價值也必然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過程中逐漸得以顯現。
《總覽》雖然成書于七十余年前,但是它所體現的發展現代工業的精神和經驗,卻很有現實啟示、借鑒和參考價值。如它所煥發出的創新精神就很有現實意義。關東實業公司是在戰爭的廢墟上、是在敵偽殖民地工業的亂攤子上創造新民主主義工業的。工業性質、工業體制、工業組織、工業結構、工人地位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前所未有的,都需要艱難探索,推陳出新,開辟出一條前無古人的新路。現在,中國在推動自身和國際經濟發展新浪潮中,特別提倡創新精神,而《總覽》一書可以讓人們感悟成功的經驗,汲取創新發展的動力。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總覽》一書滲透著強烈的開放意識。關東實業公司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僅向蘇聯學習工業發展經驗,而且向戰爭遺留下的日偽專業人員學習工業知識和技術。這種“拿來主義”是正確的。現在,我國倡導實踐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思路、大舉動、大戰略,其目的是進一步與國際經濟接軌,占據國際市場,這更需要具有強烈的開放意識。雖然今天的開放意識比七十年前的開放意識具體內容更加豐富了,但是“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基本精神是一脈貫通的。現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實踐方興未艾,可謂任重道遠。《總覽》一書所記載的工人階級奮勇爭先的精神以及所創造的東北解放區和新中國工業的奇跡,一定會給我們以很多啟示。繼承先人的“苦難輝煌”,重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自信,也是筆者介紹推薦《總覽》一書的旨意所在。
[1]大連市史志辦公室.大連市志·電力工業志[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4.
[2]關東實業公司.關東實業公司總覽[M].1949
[3]關東實業公司.關東實業公司總覽[M].1949.
[4]大連市史志辦公室.大連市志·紡織工業志[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張玉文女,1968年生。本科學歷,副研究館員。
G255
2016-08-20;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