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春 吳淑娟
(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4;中央財經大學圖書館,北京100081)
美術院校圖書館深化科研服務管見
姚曉春 吳淑娟
(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4;中央財經大學圖書館,北京100081)
美術院校圖書館承擔著為本院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職能。在具體分析美術院校圖書館為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美術院校科研信息需求特點的基礎上,結合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為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實踐,對美術院校圖書館面向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模式進行探討。
高等美術院校圖書館 科研服務 信息服務 深化服務
美術院校圖書館作為具有鮮明專業特色的大學圖書館,是美術類專業文獻資料信息中心,是美術類專業文獻、資料、情報的重要供應源。美術院校圖書館不僅具有服務教學的功能,同時也應該發揮為科研服務的作用。目前,大多數美術類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均以常規性、普適性為主,缺乏深入的、定向的、個性化、有明確效果的服務項目。筆者現就美術院校圖書館如何深化科研服務的問題進行探討,以期為美術院校圖書館發掘特色資源、開展特色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提供參考。
1.1 為科研服務的必要性
科研信息需求是圖書館為科研服務得以開展的必要前提。美術類高校的科研人員一般都是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他們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科研能力,擔負著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這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圖書館來查閱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料,無法及時準確地了解國內外美術領域的最新科研動態、發展現狀。然而一個科研課題從申報到立項再到結題的每一個過程,都必須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信息資料,這就要求圖書館發揮自身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優勢為其提供信息保障服務。
在學院范圍內,圖書館本身的服務也需要進一步深化,與科研服務相連,能夠突破常規性服務狀態,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圖書館的常規性服務雖然涵蓋了為科研服務的相關內容,但缺少針對性、直接性,一般比較被動,無法滿足科研人員的切實需求。當我們把為科研服務作為突破點來思考圖書館服務工作時,我們的改變便勢在必行。
1.2 為科研服務的可行性
1.2.1 豐富的館藏資源是圖書館為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基礎。我國美術類院校大多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伴隨著美術學院的發展一起成長起來的圖書館,一般都收藏有質量好、數量大、專業性強的美術類文獻信息資源,可謂積淀深厚。以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為例,我們的藏書主要以中外美術專業書刊為主,社科類圖書為輔,目前館藏圖書達4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300余種,長年累積、連續性較好。更重要的是還有一些特色收藏,是一般普通圖書館所不具備的。其中有中國歷代書畫作品、中國歷代工藝品、中外版畫、中外油畫、線裝古籍、木版年畫、連環畫、歷代碑帖拓片、民國時期美術出版物等,這些都已成為學院的珍貴資源,并在學院重大美術課題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2.2 圖書館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員,不僅能夠服務科研,而且一些圖書館工作人員本身也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他們掌握美術相關專業領域的基礎知識,了解各個專業領域的科研新動態,具備知識管理意識、信息服務意識、開拓創新意識和愛崗敬業、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具備圖書情報學專業能力、計算機能力、外語能力,具有分析和儲存知識的能力,能夠從浩如煙海的資源中快速地搜集用戶所需要的信息,經過分析、加工、整理,提煉出高品質的信息產品,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1.2.3 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建立與科研人員的密切聯系。科研人員的開題、定題、結題等過程都離不開圖書館。在這一過程中,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圖書館各個專業的學科館員,可以長期與不同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保持溝通和協作,甚至成為科研團隊的一員,為他們提供更加準確而便捷的信息服務。
1.2.4 圖書館內部環境溫馨優雅,硬件設施完善,管理手段先進,配備有功能齊全的計算機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信息采集、加工、處理、傳遞和利用的標準化、自動化和網絡化,完全具備為科研提供信息服務的條件和能力。在學院范圍內,將為科研服務作為圖書館的常態工作,不僅必要,而且十分可行。
美術類科研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從內容來說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純藝術的美術作品創作及藝術化的實用品設計,二是美術史、藝術史及藝術理論的研究。這兩種美術類科研在信息需求上與普通信息需求既有相同點,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深入分析了解這些特點,將是圖書館有針對性主動服務的開始,也將是圖書館深化服務功能、拓展服務領域的開始。
2.1 信息需求的知識性
信息的知識性是當今社會對于信息接受的一個普遍性要求,美術類科研的信息需求也是如此,也會要求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提煉有針對性的知識點,而通過知識的載體加工出有效的知識則是圖書館工作者應該具備的能力。因此,美術院校圖書館不僅致力于知識的基礎加工,更應致力于向提供智力、知識、專業、工具的應用為特征的深層次、全方位、嵌入式的知識咨詢服務發展。
實際運行線路由于受到線路條件的影響,運行速度存在一定的波動,車內外噪聲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為更有效的研究車內噪聲與軌道條件之間的相關性,結合線路軌道的道床類型,選取一般減振道床和中等減振道床兩種類型對應的不同速度下車內噪聲為研究對象,結果如表1所示。
2.2 信息需求的新穎性
網絡環境下,知識更新與老化的周期縮短,新作品更替換代的速度加快,美術研究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這些都促使美術研究、創作教師對信息的需求頻率加快,科研、創作教師只有快速掌握專業領域內的最新動態及相關領域的前沿信息,才能不斷創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同時,及時新穎的信息是抓住機遇、正確決策的關鍵,同時它又是激發創作智慧、啟迪創新思維的導火索,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科研、創作教師信息需求的新穎性能夠較好的得以實現。
2.3 信息需求的多樣性
隨著美術學科不斷地交叉與融合,傳統學科界限愈加模糊,新的交叉學科與綜合學科不斷涌現。學科的多樣化決定了不同學科研究領域的信息需求的多樣化。多樣化的信息需求不僅體現在信息的內容上,也體現在信息的呈現形式的需求上。從所需信息的類型來看,除傳統的期刊和圖書外,還包括會議文獻、學位論文、美術專業名師報告、專業美術展覽信息等;除文字信息外,還包括美術專業圖片、美術名家講座視頻、動畫視頻等。
2.4 信息需求的經濟性
信息查找的方便程度和信息成本的高低問題也是美術類高校科研教師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美術類文獻信息資料一般價格昂貴,例如,美術名家真跡、線裝珍本古籍、外文原版美術畫冊等。因而,美術類高校圖書館在為科研教師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降低成本,用最經濟、便捷的方式提供給科研教師最豐富的信息。
由被動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服務模式是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當前圖書館轉變服務觀念的關鍵所在。主動服務的首要問題是樹立新的服務理念,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讀者的需求,同時思考自身的作為。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積極換位思考,以讀者為中心,為讀者著想,并以讀者的需求為工作出發點來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思考自身的工作方向。如在挖掘內在潛力方面,可以在服務的同時,調研讀者在某一階段的需求方向,據此積極主動地收集、過濾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將原有的靜態貯備以各種現代化方式調動起來,變成可以充分利用的活資源,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圖書館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條件,都已經具備實現深入服務的基礎,而改變工作理念、尤其是服務理念將是圖書館走向深層次服務的第一步。為實現深化服務,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積極轉變服務觀念,打破傳統被動服務狀態,推出了一系列服務措施,如新書新刊推送服務、信息專題門戶服務、電子資源培訓服務、文獻代查代定服務等。同時,該院圖書館科研服務人員定期與學院科研處及科研項目負責人溝通,隨時關注學院的科研動態,根據其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服務方式,以便提供更高效優質的信息服務。
3.2 提高館員服務素質
英國圖書館學家哈里森說曾指出,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如果沒有能夠充分挖掘館藏資源優勢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也難以提供廣泛的讀者服務。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信息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要提高圖書館的科研服務水平和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圖書館價值最大化,首先要提高館員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服務水平,而設立學科館員將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措施。
普遍來說,大多數的圖書館員已經具備圖書館專業技能,但在實現為科研服務的實際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提高的是以圖書館專業背景來面對美術專業領域時所能做到的信息感受能力、信息引導能力。以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為例,我們一方面開展對所有館員進行圖書館專業、美術專業等基礎領域的繼續教育,如定期開展專題講座,聘請圖書情報學專家、美術學專業教授到圖書館做報告,鼓勵館員就專業知識、工作內容撰寫論文,開展自我講座,實現相互探討。同時不定期地組織館員參觀大型美術展覽,擴展知識面。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重點培養一部分信息服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即對于學科館員的培養。這種專業能力是指在具備一定的圖書館學和美術兩種專業基本知識之上的進一步提高,它更多的是指掌握美術領域的新知識,了解國內外科研的新動態,能夠與專業科研人員進行無障礙交流、溝通,自身也能夠開展某一方面的科學研究,同時具備良好的服務心態。只有這樣才能積極融入到科研的過程,及時跟蹤科研進展,實現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功能深化。館員素質教育是貫穿在圖書館工作中的一個永久持續的課題,是我們深化服務的基礎,也是圖書館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3.3 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
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是面向大多數讀者的常規性服務,缺少對科研人員的個性化服務。如今,為了能夠給高校的科研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服務,面向科研人員的個性化服務成為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個性化信息服務是一種有計劃、有選擇、有針對性的服務,它根據科研用戶的需求,通過各種渠道對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和分類,按學科或專題形式通過數據庫和互聯網等方式,并以電子郵件、上門服務等手段一次性或定期不斷地將某種定向的需求信息傳遞給用戶。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針對本校科研人員信息需求的特點,推出個性化的科研信息推送服務。這種科研信息推送服務可以使科研教師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要打開計算機就可以獲取圖書館推送的個性化信息。科研信息推送服務是信息個性化服務的具體體現,是網絡環境下信息服務的新方式。由于信息網絡日趨發達,科研信息推送服務將會成為文獻信息收藏單位今后開展信息服務的主要方式。
3.4 傾斜文獻采購經費
美術類高校圖書館的文獻采購經費數量有限,而且美術類文獻特別注重印刷效果和載體質量,所以一般價格昂貴。在保證基本教學用書的前提下,圖書館應適當向科研服務項目傾斜。傾斜并非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投入。例如,外文原版書刊能反映最新的科研動態、科研成果、學術思想,特別是美術類外文原版書刊,是進行美術創作、美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從事藝術創作、美術研究的專業人員都比較關注國外最新的藝術發展態勢,重視參考和借鑒國外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所以外文書刊的采購經費比例適當加大,就會滿足美術研究人員的某些需要。此外,在科研課題已經立項的前提下,本院圖書館通過調研又提出了《圖書館服務學院科研信息保障方案》,具體內容是以一部分經費支持已經立項的科研用書,即劃撥一定數量的圖書采購經費為學院的重點科研項目提供信息保障服務。
3.5 構建美術特色數據庫
美術特色數據庫能為藝術創作和美術研究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在計算機應用迅速發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的全文數據庫資源越來越成為美術研究倚重的重要手段,數據庫的出現使廣大科研工作者從大量繁雜簡單的重復勞動中解脫出來,使他們能夠準確、便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有效的研究工作。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結合學院的重點科研項目和自身的館藏特點,構建了一批美術特色數據庫,包括書畫藏品數據庫、文物藏品數據庫、珍品線裝書數據庫以及“魯美四老”①作品專題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資源對于美術領域內的科研、創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為促進學院科研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撐。
美術類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美術研究的文獻信息保障部門,同時也是培養美術類專業人才的信息基地,應該積極拓展信息服務能力,深化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為大學美術研究提供深層次的信息服務保障,利用信息服務架起圖書館與科研人員之間的橋梁,充分發揮美術類高校圖書館應有的作用,為推動學院科研工作提供堅實的信息保障。
注釋:
①“魯美四老”,是指沈陽魯迅美術學院的四位老教授,他們是鐘質夫、季觀之、晏少翔和郭西河。
[1]劉云.圖書館強化科研支持功能的有效途徑[J].中國科技信息,2007(20):132-134.
[2]杜安平.高校圖書館教學支持服務創新[J].情報資料工作,2005(4):92-94.
[3]廉立軍,黃曉鸝.關于建立高校科研輔助支持系統及科研信息保障體系的思考[J].現代情報,2005(12):12-17.
[4]余東風.高校圖書館專業化服務與學科館員[J].圖書館論壇,2007(3):117-119.
[5]劉娟,韓進軍.醫學院校圖書館應為臨床科研提供信息保障服務[J].科技教育創新,2011(7):257-258.
[6]林英.高校圖書館面向科研項目的服務創新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2):70-71.
[7]張意柳,徐偉明,周萍.基于教學與科研需求的信息支持服務構建[J].現代情報,2007(6):36-38.
[8]任玉梅加強高校圖書館科研服務職能的探討[J].晉圖學刊,2004(3):23-25.
[9]王莉.強化21世紀大學圖書館的科研支持功能[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0(1):46-48.
[10] 孫穎,李培碩.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下的個性化信息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13):7-8.
姚曉春女,1979年生。學士,副研究館員。
吳淑娟女,1979年生。碩士,館員。
G252
2016-09-12;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