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東 金華
?
以社有企業帶動推進供銷電商發展
陳光東金華
電子商務是當前供銷合作社轉變傳統經營方式的重要舉措。湖北荊門市社強化組織、明確目標,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既提升了基層網點的利用率,也提升了服務基層的能力及自身的經濟實力。
近年來,荊門市供銷合作社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精神,立足自身實際,搶抓機遇,將電子商務作為轉變傳統經營方式的重要舉措,大力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全市系統電商業務遍地開花,農村電商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全市供銷合作社實現電商銷售4.96億元。今年1—4月,實現電商銷售額5200萬元,同比增長24.3倍。
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市、縣兩級供銷合作社都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組成的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做到領導、機構、人員三落實,并于2015年開始將此項工作作為年度綜合業績考核指標進行嚴格考核。按照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湖北省社關于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要求,制定了《荊門市供銷合作社關于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確立了建成“兩個中心、一個網絡、兩個體系”的“212”工作思路。“兩個中心”,即電子商務綜合運營服務中心和電子商務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一個網絡”,即城鄉一體的銷售網絡;“兩個體系”,即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和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訓教育體系。
加強業務培訓,理清工作思路。2015年,市社組織各縣市區供銷合作社及市直公司的主要領導及具體從事電商工作的業務人員先后參加了全國總社在杭州舉辦的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與供銷合作社連鎖門店轉型升級培訓班,赴浙江遂昌、安徽寧國、山西樂村淘、江西新余等地考察,學習電子商務的操作技術、運作模式,借鑒外地電子商務發展的經驗。市社與市商務局合作,以“智慧電商,合作共贏”為主題,通過以會代訓,舉辦了由各縣市區商務局、供銷合作社負責人及鄉鎮經營業主200余人參加的荊門電子商務進農村鎮級服務站建站會議。通過學習考察和業務培訓,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思想認識,堅定了大家對做好電商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為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撐。
龍頭企業帶動,發揮示范作用。市供銷合作社所屬的東方百貨、金城集團于2014年相繼組建了電子商務公司。其中,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主要以工業品下鄉為重點;金城樂購電子商務平臺則以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上線為重點,積極與京東、淘寶、拉卡拉、佳舜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并選派懂業務、有事業心的人員負責電子商務拓展工作。2015年2月10日,荊門市政府、東方百貨與京東集團就共同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戰略簽署了合作協議,實行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實現渠道下沉、跨界融合,促進荊門農村電商發展。近年來,東方百貨開通了“東方e購商城”“東方微生活”,與微盟合作,成為微盟在荊門地區的唯一代理商。2015年10月完成在淘寶網開設“特色中國·荊門館”并上線試營運,有力地促進了荊門市地方特色產品的銷售,擴大了荊門美譽度。金城集團完成“金城樂購”淘寶特色農產品商務平臺和線下展示大廳建設,與美團網簽訂合作協議,入駐建行善融商城平臺,被湖北建行作為荊門市重點電商超市向全國電商推廣。2015年9月11日,市政府組織在金城集團召開了“互聯網(金城樂購)+荊門地產品”銷售推進會,以互聯網(金城樂購)為平臺,建立農副產品產銷聯盟,金城集團與70多家本地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協議,進行網上銷售,采取“電商+生產基地”模式,建立農產品配送中心,通過直采直供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創新服務方式,打造“智慧農資”。2015年1月,荊門市供銷合作社與江蘇和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資組建了荊門和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培育起全市農資經營龍頭企業,并與全國最大最權威的、農業部唯一參與的農資電商平臺——“農一網”聯合,實施農資“互聯網+”計劃。通過“實體店+電商”形式,以“農一網”工作站及和盛農資連鎖實體店配送服務為載體,建立線上線下農資配送、農技服務網絡,做到線上下單、門店配送,打通農資電商“最后一公里”。與此同時,按照統一規范的標準,與新型莊稼醫院建設同步實施,通過開展網上診斷、技術咨詢和測土配方等系列服務,打造“智慧農資”。按照“可控制、可復制、可持續”的要求,2015年,全市系統發展“和盛農資連鎖店實體店+農一網工作站”于一體的農資連鎖店15家,農村會員3422戶。
拓展線下網點,搶占農村先機。為充分發揮好供銷合作社在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搶占農村電子商務前沿陣地,市社于2014年啟動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工程。以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為龍頭,以東方百貨鄉鎮直營店、全市系統發展的1206個村級綜合服務社以及村黨員群眾活動中心為載體,加快實體店和電商平臺相結合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步伐。通過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在荊門市首個全省農村電子商務試點縣東寶區開展試點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在全市范圍進行推廣。今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將達到500個。
有效整合資源,突出供銷特色。各縣市區供銷合作社加強與系統內外電商平臺對接,通過成立電子商務公司、組建電子商務協會等多種形式,積極搶占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前沿陣地。沙洋縣供銷合作社成立了沙洋峰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湖北省社所屬的湖北裕農電子商務公司開展合作,并參股東方偉達電商公司拓展電商業務。京山縣社與金瑞物流合作,以村級綜合服務社為依托,發展村鎮“網絡超市+電商+配送”的新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打造“村掌柜—網絡購物超市”品牌。鐘祥市社依托鼎晟商貿公司組建鐘祥市伊雅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商務部門發起成立鐘祥市電商協會,成為副會長單位;與湖北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開展合作,以基層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社為依托,在鄉鎮建中轉站、在村組建實體店,快捷推進農村電商建設。東寶區供銷合作社入股東方偉達電子商務公司,并爭取區政府連續3年每年撥付20萬元用于農村電商物流建設的政策支持。掇刀區供銷合作社與七顆星物流公司合作,以村級綜合服務社為依托,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工作。與此同時,針對快遞企業在鄉鎮設點較少的實際,市供銷合作社今年在東寶區試點,通過與快遞公司對接,探索快遞到村工作。目前,已在子陵、仙居、馬河等地新建3個鄉鎮快遞中轉站,中通、申通、韻達等7家快遞企業簽約入駐并開展業務,發展態勢較好,為全系統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一是認識有待提高。目前雖然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和企業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但他們對網絡本身的認識、接受和應用能力還普遍不高,對利用網絡從事營銷的方式還不很熟悉。同時,因電子商務建設投資大、周期長、維護繁瑣,導致企業對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商機和利益持懷疑態度。
二是投入資金較大。由于互聯網項目建設網點覆蓋面廣,電子商務平臺的運行費用和支付費用高,初期投入成本較大、見效較慢,導致很多項目后期建設資金短缺,影響為農服務功能,制約電商經營服務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三是制度不夠健全。電子商務應用涉及到資金安全、信息安全、貨物安全、商業秘密等問題,涉及計算機信息系統管理、金融結算、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等,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進行跨部門、跨地區的強有力的組織和協調。目前,尚未有系統的電子商務交易管理標準,對于規范電商行為尚處于摸索階段。
四是專業人才短缺。可以說人才決定電商成敗,懂電商的人有,懂農村的人也有,既懂農村又懂電商的人稀缺,能熟練掌握電商的人員也很難在短時間里培養到位。
五是物流體系不夠完善。目前全市物流仍處于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簡單的發展階段,在信息加工、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物品的統籌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增值服務效益不高。物流企業規模過小,服務能力不足,物流技術水平不高,投入不足,解決農產品“最初一公里”和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配送力度需要加大。
六是電商發展力量分散。由于沒有統一規劃,目前荊門市發展電商的主體較多,個體力量弱,不利于形成合力,導致各自為政、搶占地盤,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全市電子商務發展進程。
荊門市社電子商務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電子商務的總體水平還較低,在促進農村服務功能提升、產業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就如何加快以供銷合作社為主體,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建議如下:
一是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針對目前發展電商的主體較多,不利于形成合力,導致有效資源浪費的實際,市委、市政府對全市電子商務發展進行統籌規劃,明確一個電商發展主體,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先夯實基礎,繼而整合全市網點,確保荊門市電子商務工作順利推進。
二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電子商務科技宣傳和培訓,傳播電子商務的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提高企業和城鄉居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職能,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供銷合作社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良性發展。
三是要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鑒于發展電子商務投入大、見效慢的實際,各級政府加大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積極參與電子商務,在財政資金補貼、稅收、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盡快設立荊門市電子商務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和產業發展基金,探索創新電子商務企業信貸方式,加大對電子商務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業風險,培育壯大電子商務企業。
四是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發揮商務、公安、工商、稅務、文化、信息、通信等部門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監管職能,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監管辦法,加快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加強對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企業、相關機構的管理,加大對網絡經濟活動的監管力度,維護電子商務活動的正常秩序。
五是要進一步做實平臺。以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市場為突破口,促進“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實行聯合合作、加強對接、做好跟蹤服務,完善物流配送體系,解決好“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
六是要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加大電子商務人才引進力度,培養一批既懂電子商務專業技術又精通農村經濟的經營管理人才,為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門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