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胡婷婷四川省科學城醫院,四川綿陽 621999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
劉艷,胡婷婷
四川省科學城醫院,四川綿陽 621999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2月—2014年10月期間住院治療的14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護理經驗總結。 結果 有效地消除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問題,改善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結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心理、飲食、藥物護理及健康教育是樹立其克服糖尿病困擾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
老年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近年來,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率呈增長趨勢,正是由于糖尿病病程長而緩慢、反復多發、易引發多種并發癥,這將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構成較大的威脅。積極有效地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控制病情發展、減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等有著重要意義。結合多年來臨床護理工作經驗,闡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
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病情認識不足,往往過分擔憂并心存焦慮,易產生消極情緒,易出現不配合治療的現象[1]。顯然,重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促進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復的首要任務。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前期或初期,護理人員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屬較為全面地闡述糖尿病相關知識及醫護的重要性,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形成正確的認識,對病情可控甚至完全可以治愈康復樹立信心,盡可能全面地消除患者的心理問題,增強患者自身的適應能力,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而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在醫護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以熱情、積極的工作態度贏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不良心理;教育病人應保持樂觀、穩定情緒、積極組織調動患者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此外,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持有同情心和愛心,鼓勵患者與疾病抗衡,讓患者認識通過合理飲食、適當鍛煉、科學用藥等可以將病情加以控制,延緩其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療方法,是其他各種治療的前提和基礎。對于任何糖尿病類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在任何時間均需進行糖尿病的飲食護理[2]。在保持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可以有效減少人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減輕胰島素負擔,降低血糖。多數老年患者攝入肉、魚、蛋、食油較多,易引發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應嚴格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量;注意補充維生素、鈣和鐵,增加磷的攝入,如此可以提高紅細胞釋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變的發生。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養成“嚴格控制主食、定時定量進食”的飲食習慣,攝入的總熱量計算時應綜合考慮病人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勞動強度等因素,將一天總量分為三餐,早中晚三餐比例為1/5、2/5、2/5,飲食以少鹽清淡為宜,限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3-4],如動物內臟、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粗纖維較多的飲食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排空,宜多食粗纖維含量的食品,減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應遵醫囑控制進食量,記錄每天出入量,定期復查血糖、尿糖、24 h尿糖定量,觀察病情轉歸,定期測量體重,關注病情變化。
適量運動有助于胰島素敏感性并改善糖代謝,具有治療作用,反之會對機體造成損害,并有可能使病情加重。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大腦反應能力、肌肉和骨骼的支撐能力,以及身體各方協調能力等都會變得遲緩,運動或鍛煉時摔倒的風險極大。鑒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年齡、體力、病情及并發癥等情況,合理確定運動項目以及運動量,并鼓勵患者長期堅持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有氧運動可促使葡萄糖代謝和脂肪的利用,宜優先選擇如散步、慢跑、廣播操、太極拳、跳舞等活動,宜按運動時最快心率不超過170-患者年齡方式確定運動量,運動強度宜遵循個體化和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中和運動后任何不適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嚴重者需盡快送往醫院診治。不宜空腹參加各項運動,運動時間較長時應適當增加食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對胰島素較為敏感,很小的胰島素用量差異都會出現低血糖或酮癥,故而護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醫囑,做到胰島素注射劑量準確無誤;在給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前,須講解清楚胰島素和各種降糖藥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若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現高滲性非酮癥昏迷,應根據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實際情況確定補液成分和速度,以防脫水,且以使用普通胰島素小劑量連續靜脈滴注來降低血糖為宜。為確保胰島素的吸收穩定可靠,應當實施皮下注射,而老年人的皮膚通常有萎縮現象,亦會使得進行真正的皮下注射變得困難。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時,首先,應選擇適當的胰島素注射部位,以腹部、手臂等部位為優;其次,應當采取正確的捏皮方法,保證皮下注射,避免誤入肌肉層;再次,應適時變換注射部位,確保胰島素吸收速度、吸收率;最后,應提醒自我注射胰島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一次性針頭進行注射,避免針頭重復使用帶來的注射疼痛。同時,應告知注射胰島素后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
對于2型糖尿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采取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則護理人員應準確掌握各類藥物的藥理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劑量數據、不良反應及過敏反應,并做好各種不良反應的應對措施[5]。考慮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謝率低,用藥容易發生低血糖,同時老糖尿病患者因感覺遲鈍而常常發生無癥狀性低血糖,若不及時發現會導致低血糖昏迷及心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后果甚至死亡,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發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低血糖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因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時,應有護理者或家屬、陪護在現場陪同、監護并隨時關注其病情變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這就要求病人具備與糖尿病終身相伴的知識和能力,糖尿病是一種可影響全身的疾病,其治療目標是防止急性糖尿病并發癥,避免和減慢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保證和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要達到這樣的生活目標,離開病人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只要及早地發現并采取科學地治療措施,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是可控的。
通常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記憶力下降,在與其交流或囑咐時應放慢語速、重復重要事項,必要時可以運用記憶輔助措施。強調自我血糖監測(SMBG)的重要性,預防無癥狀性低血糖的發生,教會病人如何預防和處理低血糖。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取得病人信任,鼓勵家屬或陪同接受教育及相關培訓,協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強調病人治療的依從性。
老年糖尿病治療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是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關鍵所在。同時,全面推進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運動指導、藥物指導及護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以不斷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段寶鳳,尹玲,孫紅晨,等.老年高血壓、糖尿病的焦慮檢測及護理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3):358-359.
[2]龔霏兒.老年糖尿病人的飲食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學,2011,24 (4):671-672.
[3]朱洪霞.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6):163.
[4]湯繼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 (48):347-348.
[5]吳迪,劉先毅,劉磊.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96例的綜合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4(7):69.
Experience of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LIU Yan,HU Ting-ting
The science city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Mianyang,Sichuan Province,621999 China
Objective The clinical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as discusse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of the 144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icandnursing experience were Collected and sorted duringFebruary 2010 to October 2014. Results The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ere effectively eliminated,in the meantime,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improved.Conclusion When the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accepted treatment,the psychology,diet,medication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were effectiveways,which could set uptheconfidence for overcome diabet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Nursing;Health education
R587.1
A
1672-4062(2016)10(a)-019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95
2016-07-11)
劉艷(1981.11-),女,四川綿陽人,大專,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