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包頭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包頭 014030
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效果觀察
李欣欣
包頭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包頭 014030
目的 研究分析強化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效果和幫助。 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6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一般護理,干預組患者給予強化的護理干預,從各個方面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干預組患者在胰島素泵治療和強化護理干預下,血糖指標等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強化的護理干預對于胰島素泵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減少胰島素用量的情況下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護理進一步研究推廣。
護理干預;胰島素泵;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綜合征,主要特征是是慢性高血糖為主,目前全球糖尿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降低生活質量。目前尚無較好的糖尿病根治方法,主要是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改善糖尿病癥狀。傳統的胰島素注射有諸多缺點,現在胰島素泵在臨床糖尿病治療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可以模擬人體生理條件下胰島素的分泌模式來穩定、持續的釋放胰島素,從而較好的控制血糖[1]。由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臨床疾病,護理也是重要環節,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2]。該研究選取了該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并對患者進行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所有糖尿病患者診斷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經過專家級醫生確診,采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12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6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的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給予全面強化的護理干預。以下是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照組男性患者34例,平均年齡(45±3.8)歲,病程1~18年,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齡(43±5.3)歲,病程2~16.5年,干預組男性患者31例,平均年齡(39±4.6)歲,病程1.5~18.5年,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齡(42± 6.2)歲,病程2~16.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各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120例患者統一采用胰島素泵治療的方法,胰島素泵的品牌型號均一致,對患者進行血糖測試時采用的血糖儀品牌型號也一致,所采用的胰島素也一樣。對照組患者只進行一般的常規臨床護理,主要包括為患者制定標準化的食譜,監督提醒患者按時進餐,按照要求控制糖類攝入情況,規范化用藥,定期對患者的飲食方案的執行進行檢查監督。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為其建立個體化的運動計劃,當血糖過低或者有其他嚴重臟器慢性并發癥時立即請患者停止運動,給予適當處理,且在運動后會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泵位置情況進行檢查,防止裝置發生移動或者其他情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血糖監測,隨時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對患者進行自我病情管理教育,對自身疾病情況的判斷和記錄等。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所接受的護理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項目。
1.2.1 對患者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 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對于患者的心理狀況是一種巨大的挑戰,部分患者對于自身疾病難以接受,容易產生情緒上的變化,導致血糖波動較大,難以控制,對此,加強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教育顯得十分重要。護理人員要耐心的向患者宣傳相關的心理知識,舉出成功戰勝病魔的例子,使得患者對自身疾病更加了解,培養信心,另外,還要向患者家屬宣傳相關知識,讓他們了解胰島素泵的原理和正確使用方法,減輕對于胰島素泵的心理障礙,同時也能幫助鼓勵患者,給予其強大的心理支撐,同時也可以協助配合疾病的管理和治療。
1.2.2 及時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糖尿病和胰島素泵的相關知識做廣泛全面的宣傳,使得患者對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了解,教會患者胰島素泵的使用方法,并示范胰島素泵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與積極與患者和家屬隨時溝通,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在使用和心理上有什么困難,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1.2.3 胰島素泵的放置護理 首先要在放置胰島素泵前對裝置進行檢查,包括儀器性能的檢查,胰島素試用等方面,做好核對工作,進針時做好相關的檢查工作,確保患者體質適用于胰島素泵治療;其次就要對所使用的胰島素進行檢查,放置藥物變質、過期等,抽取胰島素時注意防止產生氣泡,注射時動作迅速、熟練,安全,盡量減輕患者痛苦;在置入胰島素泵后,及時定期對患者進行血糖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整胰島素用量,防止患者出現低血糖等危險癥狀,向患者交代清楚胰島素用量調整情況,并請家屬協助觀察不良反應發生的情況,一旦發生不良反應,要盡早與醫生取得聯系,盡快處理。患者同一位置注射多次后需要改選其他注射部位,防止出現皮下瘀血、紅腫等癥狀。囑咐患者注意避免高溫等環境,對泵注意做防水處理等[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血糖監測情況進行對比;對兩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進行對比;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觀察測定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素用量情況比較
由表1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在空腹狀態下血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干預組略低于對照組,而餐后兩小時,干預組血糖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干預組治療期間的每天平均胰島素用量也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素用量情況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糖和胰島素用量情況比較[(),mmol/L]
注:*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胰島素用量(U/d)干預組(n=60)對照組(n=60)5.70±1.20 6.10±1.10 7.30±1.30 (9.20±1.80)*36.2±8.1 (44.5±11.9)*
由表2中可以看出,干預組在治療護理干預期間只發生了一起不良反應現象,不良反應發生率只有1.6%左右,而對照組則發生了9起,不良反應發生率有15%左右,明顯高于干預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綜合性疾病,常常伴隨很多并發癥等,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而全世界范圍內的糖尿病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越來越低,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對于糖尿病尚無完全根治的方法,主要靠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和控制,胰島素泵可以通過電腦控制,在較長的時間內模擬人體自身進行穩定的胰島素供給,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較為正常的范圍內,減少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是目前運用越來越廣泛的一種治療方式[4]。由于慢性疾病的特點,護理成為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環節,但目前的常規護理尚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包括對其心理的疏導,相關的健康教育,以及胰島素泵置入的整個過程的每個環節,隨時監督管理胰島素泵的運行情況,及時為患者解決問題等,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在這樣的強化護理干預下,我們可以看到,與一般常規的護理相比,強化護理干預組獲得了更好的療效,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情況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其中,餐后2 h血糖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對比兩組的日均胰島素用量也可以發現干預組胰島素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此外強化護理干預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
綜上所述,全面科學的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效果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水平,減少胰島素用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臨床推廣。
[1]韓莉.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1,30(30):13-14.
[2]吳嘉維,顧蘭,徐琴娟.規范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5):1420-1421.
[3]張方華,徐倩,姚民秀,等.胰島素泵不同基礎量分段法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5):2534-2536.
[4]景良洪,賀英,陳登蓉.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96-1997.
R473
A
1672-4062(2016)10(a)-014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43
2016-07-08)
李欣欣(1978.11-),女,河北桑園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糖尿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