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詩立
協力共推“多規合一”
秦詩立
開化國家“多規合一”試點意義大,現起了一個好步,但尚需各方明晰大局、協同參與、協力深化,加快形成一個全新的規劃生態環境
近期,開化國家“多規合一”試點被廣泛關注。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是試點主要技術支持單位,筆者作為課題負責人之一,在國家和省相關部門指導下,全程參與了課題的設計、組織、編制、修改、匯報等工作。對課題引起的熱議,既認為是理所當然,因其重要性、迫切性;也有些不安,因試點難度大,需協力深化的路還很長。
之所以開展“多規合一”試點,直接原因在于不同規劃在同一空間上的功能定位可能存有沖突,使得項目難以落地,影響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行政效率提升。應看到,為解決項目落地難問題,“十一五”時期國家相關部門就開展了規劃銜接試點,重點是國土、建設兩大空間規劃銜接,通過規劃圖斑對比,對存在功能沖突的空間進行部門協商,對空間四至邊界進行比照調整,以保持一致。
圖斑比照工作以縣市為單元,效果總體較好,也存在先天不足,包括:圖斑對比工作量很大,費時費力,故大部分縣市僅對近期重點開發區塊,乃至具體項目去開展;因缺乏頂層規劃指導,圖斑對比本質上是部門協商、妥協的產物,該以誰為準、為何以此為準等問題實難解答;隨著環境、旅游等規劃邊界的全域拓展,圖斑對比工作量不斷加大,協商日趨困難;不同規劃多由不同部門組織編制,多有不同規劃期限,故圖斑對比工作不能一勞永逸,需根據規劃新編或修編無止境地開展。
因此,圖斑對比雖是“多規合一”試點內容之一,但遠不是全部,亦不是核心。核心是什么呢?在筆者看來,首先是建立起一套全覆蓋的規劃體系,以明確規劃間的性質定位與邏輯關系,即明確誰是頂層規劃,及其不同規劃的邊界范圍、功能職責、核心任務,以保證規劃間在邊界上不交叉或空白、職能不越界或缺位、任務不重疊或脫節。只有如此,規劃間存在的圖斑差異才會最大程度減少,圖斑對比才會在頂層規劃指導下依規進行。同時,規劃間的編制或修編時序、期限、程序等也才可理順、銜接。
其次是建立一個智能化的規劃公共管理信息平臺。借助平臺技術支持、管理優化,促進規劃內容,特別是空間領域的資源結構與分布數據化(含可視化),以及規劃實施、監測、評估的智能化;亦可加快規劃間的智能化銜接,來快捷發現“多規合一”中可能存在的內容、時序、任務、保障等沖突,精準化給出沖突解決方案。
目前,開化國家“多規合一”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包括規劃體系、空間布局、基礎數據、技術標準、信息平臺、管理機制“六個統一”的試點框架建立與脈絡理清,在六大領域開展了系列摸底、建構、改革等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但離“多規合一”目標還有較遠距離,還需加強上下協力、多方聯動,加強改革創新、瓶頸突破。
一要協力加強規劃體系建構。這是試點關鍵和難點所在。需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多部門合作加快研究、討論、建立全國統一的規劃體系,明確各自的性質、定位與邊界;同時需依托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來進行,結合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和大部門制改革、行政流程優化來開展。唯如此,才能真正樹立起頂層規劃的權威性、確立起規劃體系的合法性。
二要協力加強規劃導則制定。這是試點可操作、可推廣的基礎。需結合不同規劃的性質、定位和邊界,加快協商制定相關規劃技術導則,實現不同規劃導則的可統一、可聯通、可互補。特別要協力加快頂層規劃導則制定,以真正能夠從技術上統籌、指引、約束下位規劃;同時協力推進相關部門規章辦法修訂、技術人才培訓。
三要系列加強規劃平臺升級。這是試點能落地、落好地的保障。需結合多部門協力參與管理,借助智能技術來實現平臺上相關規劃在目標、任務、空間、項目等領域的自動銜接,以及規劃執行中的自動調整、平衡。這項工作難度很大,對平臺設備、技術,以及規劃方法、部門協力等創新要求很高,需視為理想目標,積極推進實現。
總之,開化國家“多規合一”試點意義大,現起了一個好步,尚需各方明晰大局、協同參與、協力深化,加快形成一個全新的規劃生態環境,助推規劃事業科學化、現代化。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