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敏,尤彩芬,吳紀凱,王 琳,王德華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思考
向 敏,尤彩芬,吳紀凱,王 琳,王德華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我院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切入點,在堅持統籌規劃、資源共享、多方共建、產學研用結合原則基礎上,針對藥學專業崗位群需要和學生職業能力提升需求,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建設舉措及管理進行了闡述,為我國醫藥類高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高職;藥學專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
高職藥學專業是培養能夠在藥品生產、經營、管理和使用一線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注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學習和實際動手能力培養。藥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藥學教育必須強化實踐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加強技能訓練,建設校內實訓基地,構建新的教學實踐體系。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必須在校企合作基礎上進行,注重為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提供保障,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1]。我院藥學專業始建于1975年,是江蘇省重點專業,藥學實訓基地是省重點實訓基地。本文以我院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范本,對如何構建基于崗位要求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需要的校內實訓基地進行闡述,以供參考。
我院藥學專業群包括醫院藥學、藥物制劑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3個方向,采取“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的人才培養方式,使學生既掌握寬泛的藥學知識,又能根據個人特長有所側重。因此,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必須圍繞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進行。堅持統籌規劃、資源共享、多方共建、產學研用結合原則,依據醫院、藥廠、社會藥店等藥學類崗位工作環境,通過系統設計實訓教學體系,配置相應實訓設備,整合校內外實訓資源,堅持真實、仿真、虛擬相結合,軟、硬件建設兼顧,建設一個面向學院藥學專業群兼顧其他相關醫學專業,集教、學、做功能于一體,能夠面向社會開展崗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技術服務,為專業教師提供科技創新平臺的示范性實踐教學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研發中心。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必須與行業接軌,體現崗位需求,著眼于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在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注重發揮校企合作的力量。隨著蘇州醫藥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醫藥行業的轉型升級,為整合地區醫藥教育資源,在蘇州市政府主導下,2013年蘇州醫藥科技學校并入我院,隨后成立藥學院,改組蘇州市生物醫藥職教集團,成員單位約40家,理事會會員單位涵蓋三甲醫院、大型制藥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包括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禮安醫藥、雷允上制藥、蘇州一藥廠等。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藥學專業校企合作理事會。依托蘇州市生物醫藥職教集團等校院企合作平臺,根據工作崗位對藥學專業人才的要求,引進行業標準,更新實驗實訓儀器設備,校企合作共建集約型、開放型校內實訓基地(見圖1)。

圖1 藥學專業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指導架構
3.1校企合作,統籌規劃
依照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的產業鏈,對現有實訓基地的實訓室進行改造和功能提升,營造與藥學類崗位工作環境相吻合的實踐教學環境,提高校內實訓基地仿真程度,滿足學生實踐技能訓練和教學改革需求。依據學生所需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綜合能力,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從基礎實訓、專業及綜合實訓、生產性實訓3個層次進行建設。以藥品生產、藥品檢驗、藥品營銷、藥品使用需求為依據,以制藥、藥品檢驗、藥品營銷、藥學服務工作過程典型工作任務(項目)為載體,以藥品生產工藝流程、藥品檢驗流程、藥品營銷流程、藥學服務為教學過程,各要素有機組合成一個整體,滿足學生從基本技能訓練到綜合技能訓練、從專業基礎實訓到頂崗實訓的各類需求,實現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融合、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融合、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融合、學習目標與工作目標融合[1](見圖2、表1)。

圖2 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結構圖
3.2打造實訓基地科研平臺
以固體制劑工程中心、理化分析中心、藥效評價中心為主體,加強校企合作,開展橫向科研課題、項目推廣或技術攻關服務。加強高職院校與醫藥研發、生產經營企業及醫院的合作,開展新藥及中間品研發、藥效學評價、理化分析、不良反應監測與機理研究等工作,激發學生科研參與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3.3提供社會技術服務
在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同時,實現教育資源的拓展和外延,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利用功能完善的實訓基地,與行業及政府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和項目合作,強化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功能。
4.1以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為主線,建設實踐教學中心
以實訓基地建設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學院相關醫學人才培養“ICS”模式的總體框架下,實施藥學專業群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深化學校與醫院、藥廠、連鎖藥店等醫藥企業的合作,共同設計開發實驗實訓課程體系,共同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共同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共同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促進專業與醫藥產業對接、課程教學內容與藥學崗位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藥品生產和藥學服務過程對接,提高藥學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依托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推動實踐教學改革。建設固體制劑實訓室、液體制劑實訓室、GMP模擬實訓室、醫藥物流實訓室、商務實訓室、模擬藥店、靜脈配制實訓室、模擬醫院藥房等校內模擬實訓場所,依據醫院、藥廠、藥店等工作環境,通過優化整體布局、營造職業氛圍、添置設施設備等,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在仿真的職業氛圍中實施理論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2]。按職業崗位工作流程組織實踐教學活動,采用“邊學邊練、講練結合、學做合一、理實一體”教學方法,從單項技能基本訓練到專業技能綜合模擬訓練層層推進,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
多方合作建設實踐教學資源庫。與相關醫院、企業合作,開發實踐課程教材、開放式輔助教學系統等,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習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發揮學習主動性。通過網絡虛擬實訓室等網絡資源平臺建設、實踐教學資源庫建設、自主網絡學習平臺應用及課程資源展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及院校間資源共享。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入行業優質資源,如大型上市公司江蘇海王星辰健康藥房捐贈建立的模擬社會藥房,面積100平方米,并引入行業藥店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發掘捐贈資源,如獨墅聯盟捐贈藥學專業麻精藥品管理機、盤點機、點數機、剝粒機等醫藥儀器設備,提升了藥學專業實訓水平。

表1 藥學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實訓室功能表
4.2以藥學科研項目為載體,創建專業研發中心
在已有實訓基地儀器基礎上,添置相關設施設備,拓展相應功能,建設理化分析中心和藥效評價中心,打造實訓基地科研平臺,與醫藥研發、生產經營企業和醫院合作,開展縱向、橫向科研課題研究、項目推廣或技術攻關服務,從事新藥及中間品研發、藥效學評價、理化分析、不良反應監測與機理研究等工作。校內實訓基地為教師科研及大學生創新項目(如烏司利他片劑工藝的研究、藥用植物立體化實驗標本的制作研究、腦梗患者出院后用藥依從性研究等)提供設施設備支持等。得益于實訓基地科技平臺的支撐,藥學院成功申報了2015年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
4.3以專業服務社會為宗旨,打造技術服務中心
利用專業、師資和實驗條件優勢積極開展對外技術服務,與蘇州科研院所、藥品研發和生產企業合作進行課題研究及技術攻關。利用蘇州中藥科普館,面向社區居民、中小學生提供中藥科普服務;以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面向患者、社區老人開展用藥基本知識宣教,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防止藥物誤用、濫用,提高對藥物不良反應的預防和監測能力;借助校內實訓基地,定期開展藥物壓片技術、傳統中藥技能、化學檢驗技術等實驗操作技能比賽。2016年,我校與江蘇省中藥飲片協會合作,承辦了江蘇省首屆中藥飲片職業技能大賽,來自省內各中藥飲片企業的六十余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積極開展藥學類專業崗位知識培訓、職工技能培訓、新技術新設備使用培訓、職業資格認證、安全用藥知識普及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培訓和繼續教育項目,并為蘇州雷允上國藥連鎖總店有限公司、禮安醫藥有限公司、中國海王星辰連鎖藥店等藥品經營企業人員提供在職培訓服務。
5.1完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實訓基地順利運行的保障。不僅要對實驗室管理、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管理、安全制度、實訓教學管理等各環節建立規范的規章制度,還要對各實訓室管理、化學危險品和劇毒物品管理、實訓帶教教師職責等提出具體的要求與管理辦法。如實訓設備均要有相應的標志牌,包括名稱、型號、廠家、購置時間,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精密儀器每次使用后均要填寫使用記錄等。
5.2開展實訓教學
按照社會崗位能力要求,確定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既重視學生技能培養,又重視職業道德培養,使學生能立足一線崗位持續發展[3,4]。如對藥物制劑方向學生開展GMP模擬實訓,對藥品經營管理方向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GSP、商務談判、藥品物流技術培訓,對醫院藥學方向學生加強藥學服務能力培訓,如解讀藥品說明書、問病薦藥、用藥指導、PIVAS等技能,對中藥專業學生結合中藥傳統調劑技術開展中藥調劑、傳統中藥材真偽識別技能培訓。總之,實訓教學應始終圍繞藥學工作崗位操作技能進行,著力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5.3開放實訓基地
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課堂實訓時間有限。因此,可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練習。同時,加強實訓室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利用互聯網平臺實施“連接”工程,將實驗室、實驗儀器、實訓課程、實訓項目等以知識地圖方式“連接”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安裝智能管理軟件,將學生實訓預約、門禁系統、監控系統、網絡實訓課件、實訓教學安排等進行整合,提高實訓室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5.4結合技能競賽加強實訓技能培訓
技能競賽有利于加強學生實訓技能培訓,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我校每年會對學生進行藥學綜合技能實訓,并舉辦各種技能比賽,如中藥識別技能比賽、基本化學操作比賽、制劑壓片技術比賽、商務談判技能比賽。今后,還可以增加一些臨床、生產一線急需技能比賽,如《中國藥典》知識技能比賽、藥事管理知識競賽,競賽內容與學生未來實習和工作內容接軌,體現技能訓練的職業性,從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
藥學職業教育主要培養面向藥品生產、經營、醫院藥學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藥學人才,因此,應以能力培養為主,著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5]。實訓教學是藥學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實訓基地是實現藥學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保障[6]。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應為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提供保障,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實訓項目必須圍繞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開展,因此,實訓基地硬件和軟件建設都很重要,尤其對藥學專業而言。我國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觀念、教育目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歷史文化傳統不同,我們必須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吸收國外成功經驗建設實訓基地。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加強交流協作,才能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實訓基地建設水平。
[1]吳梅青,李鴻.工學結合藥學實訓中心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32-36.
[2]林靜,楊文章,馬承梅,等.藥學類課程仿真實訓平臺的建設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0):28-30.
[3]李強,劉繼平,皮智謀,等.國外高職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典型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08(12):62-64.
[4]陳菲,李群力,王建美.基于藥學服務人才培養的高職藥學“六站式”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J].藥學教育,2015,31(6):35-38.
[5]肖蘭,張穎熠.藥學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初探[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2(7):197-198.
[6]郭留城,赫欣,王文寶.藥學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0):17-18.
G420
A
1671-1246(2016)23-0007-03
注:本文系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高教專項課題“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藥學專業建設與發展研究”(SWGJ201407)階段成果;相關醫學教育研究科技團隊建設項目(szwzytd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