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帥,張丹參,戎欣玉,杜紅霞,吳蘭芳
(1.河北科技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8;2.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200)
遠志多糖分散片的處方優化及質量控制
景永帥1,張丹參1,戎欣玉1,杜紅霞1,吳蘭芳2*
(1.河北科技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8;2.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200)
優化遠志多糖分散片制備處方,并進行質量控制。以崩解時限為主要指標,采用正交試驗法對遠志多糖片的輔料和壓力進行篩選,并對其質量控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采用交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為崩解劑,碳酸鈣為填充劑,體積分數為65%的乙醇溶液為黏合劑,滑石粉為潤滑劑,濕法制粒壓片制備的多糖片每片含遠志多糖40 mg,崩解時間為56 s,15 min溶出度為標示量的77.65%。說明利用該處方制備遠志多糖片制備工藝簡單,崩解快,性質穩定,具有實用價值。
遠志多糖分散片;質量控制;制備工藝
遠志為遠志科植物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葉遠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1]。始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腎臟、祛痰、消腫的功效,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等癥[2,3]。已報道的化學成分主要包含三萜皂苷類、糖類、酮類,以及少量生物堿、香豆素、木質素等[4]。遠志多糖是遠志中一類重要的活性物質,并且是含量最高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遠志多糖具有改善記憶力[4]、調節免疫[5]、抗腫瘤[6]、抗氧化[7]以及促進益生菌生長[8]等作用。遠志作為藥食兩用資源,日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逐漸成為增強免疫、改善睡眠類藥物和保健品的研發熱點。
分散片是近年來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劑型,其生產工藝無特殊要求,可采用普通片劑生產線生產,兼具固體制劑和液體制劑的優點,已被廣泛使用在藥品和食品工業中[9]。筆者發現目前國內還沒有遠志多糖制劑上市,因此,本研究以遠志水提醇沉多糖為原料,選用交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碳酸鈣、滑石粉、無水乙醇等為輔料,優化了遠志多糖分散片的制備處方,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主藥含量,同時進行溶出度研究。本實驗的開展為遠志多糖產品的開發提供實驗依據。
1.1藥材
遠志購自河北安國藥材市場,經河北中醫學院鄭玉光教授鑒定為遠志科植物遠志的干燥根。
1.2試劑
交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購自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滑石粉,購自上海昌為醫藥輔料技術有限公司;無水碳酸鈣、淀粉,購自成都市科龍化工試劑廠;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購自上海厚誠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過氧化氫、無水乙醇、葡萄糖對照品、苯酚,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濃硫酸,購自北京化工廠;其他化學試劑為進口或國產分析純。
1.3主要儀器
旋轉蒸發儀,購自東京理化器械株式會社;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購自寧波自動化儀器研究所;紫外分光光度儀,購自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單沖壓片機,購自中南制藥機械廠;智能片劑硬度儀,購自天津大學無線電廠;智能崩解儀,購自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智能溶出試驗儀,購自天津大學無線電廠;分析天平,購自上海精科儀器公司。
2.1遠志多糖的制備
參照本課題組前期的遠志多糖最優工藝方法提取遠志粗多糖 。遠志粗多糖PTP 80使用木瓜蛋白酶結合Sevag法除蛋白,XAD-7型大孔樹脂除色素,然后用自來水、蒸餾水分別透析48 h[10],真空冷凍干燥后得到遠志多糖,備用。
2.2遠志多糖片的制備
將遠志多糖(主藥)、碳酸鈣(填充劑)、PVPP(內加崩解劑)等過100目篩,混合均勻,以一定濃度乙醇溶液為黏合劑,制軟材,30目篩濕法制粒,80℃干燥20 min,過篩整粒,外加PVPP(外加崩解劑)和滑石粉(潤滑劑),混合均勻,壓片,片重200 mg,每片含遠志多糖40 mg。
2.3遠志多糖片的處方篩選
2.3.1輔料的篩選 由于片劑輔料多為多糖類,可能對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主藥遠志多糖的含量產生影響,參考課題組前期實驗結果[11],本實驗選擇了對多糖含量測定無干擾的碳酸鈣、PVPP和滑石粉作為輔料。
2.3.2崩解劑用量及加入方式的考察 對常用崩解劑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鈉、PVPP進行篩選,結果表明,僅PVPP對多糖含量測定無干擾,故選擇PVPP作為崩解劑。對其用量和加入方式進行考察,按處方量碳酸鈣為填充劑,滑石粉為潤滑劑,采用內加或內外加法,按2.2項下方法壓片,壓力為5 kg,考察崩解時間(見表1)。

表1 崩解劑PVPP用量和加入方式對崩解時間的影響(n=6)
從表1可以看出,崩解劑的用量在15%時,且內加50%,外加50%比較合適。因此,選擇崩解劑的用量為15%(內加50%,外加50%)作為正交試驗設計的中心點。
2.3.3黏合劑乙醇溶液濃度的考察 按處方量,碳酸鈣為填充劑,PVPP為崩解劑,滑石粉為潤滑劑,按2.2項下方法壓片,考察崩解時間(見表2)。

表2 黏合劑乙醇溶液的濃度對崩解時間的影響
由表2可知,選擇乙醇溶液濃度為60%作為正交試驗設計
的中心點。
2.3.4壓片壓力的考察 按上述單因素試驗法確定分散片處方組成,按照2.2項下方法制備分散片,調整壓力,考察片劑的崩解時間(見表3)。

表3 壓力大小對崩解時間的影響
結果表明,壓力為3 kg時,崩解時間較短,但是硬度太低,為4.5 kg/cm2,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對片劑的規定;壓力為7 kg時,硬度適宜,為7.4 kg/cm2,但崩解時間較長;壓力為5 kg時硬度適宜,為6.4 kg/cm2,崩解時間為122 s。因此,選擇壓力為5 kg作為正交試驗設計的中心點。
2.4正交試驗優化處方
在預實驗及單因素篩選基礎上,選擇壓力(A)、PVPP用量(B)、乙醇溶液濃度(C)3個因素進行考察,以崩解時間為評價指標,按正交試驗L9(34)設計實驗[12],優化最佳處方組成和用量,見表4、5。

表4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

表5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根據正交試驗結果:所考察的3個因素對崩解時間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壓力,崩解劑PVPP的用量,黏合劑乙醇溶液的濃度。三者對遠志多糖分散片的崩解時間均有顯著影響。最佳處方為A2B2C3,即壓力為5 kg,PVPP用量為15%,乙醇溶液濃度為65%。
2.5重現性試驗
按最佳處方與工藝制備3批遠志多糖片,片劑外觀光潔,硬度合適,崩解時間分別為58 s、57 s、56 s,表明最優處方工藝穩定。
2.6遠志多糖片的含量測定
2.6.1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 以葡萄糖濃度(C)對吸光度值(D)回歸,得標準曲線方程D=4.792 9C+0.045 3,r=0.999 2。濃度為0.05~0.20 mg/ml,線性關系良好[11]。
2.6.2專屬性試驗 按處方比例,稱取處方量的空白輔料,定容于250 ml量瓶中,充分溶解,過濾,苯酚—硫酸法檢測[13],結果表明:輔料對多糖的測定無干擾,可用于分散片中多糖含量的測定。
2.6.3精密度試驗 取6片遠志多糖片,分別研細,溶解,過濾,定容于250 ml量瓶中,同2.6.1操作,測吸光度值,RSD為0.87%,說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6.4回收率試驗 稱取處方量的空白輔料,分別加入20、25、30 mg遠志多糖,定容于250 ml量瓶中,溶解,過濾,取0.6 ml續濾液同2.6.1操作,測吸光度值。結果表明,其平均回收率為99.76%,RSD為0.83%,n=9。
2.6.5含量測定 取10片遠志多糖片,精密稱定,研成細粉,精稱相當于1片重量的細粉(3份)置250 ml量瓶中定容,充分溶解,過濾,取續濾液0.6 ml同2.6.1操作,測吸光度值,測得平均含量為39.7 mg。
2.7崩解時限的測定
按照2015版中國藥典方法[1],取6片遠志多糖片,置于崩解儀的吊籃中,水溫37℃,按崩解時限檢查法進行測定,結果分散片的崩解時間分別為57、55、55、57、58、56 s。
2.8分散均勻性的檢查
按照2015版藥典方法[1],不銹鋼絲網的篩孔內徑為710 μm,水溫為15℃~25℃,取6片遠志多糖片,振搖3 min,全部崩解并通過篩網。
2.9分散片溶出度的測定
采用2015版藥典溶出度測定第二法[1],取樣品6片,精密稱定,置溶出儀杯中,分別于5、10、15、20、30、45、60、90 min時,取樣5.0 ml,過0.45 μm的微孔濾膜,取續濾液0.6 ml,同2.6.1操作,測吸光度值,求得遠志多糖含量。在15 min時,6片的溶出度分別為78.32%,76.78%,77.53%,76.85%,79.05%,77.37%,平均溶出度為77.65%,RSD為1.14%,說明遠志多糖分散片的溶出度符合藥典要求,同時繪制溶出曲線。
本實驗以遠志多糖片的崩解時間為考察指標,采取正交試驗法對遠志多糖分散片的輔料和壓力進行篩選,并對該分散片的質量進行控制。制備的遠志多糖分散片每片200 mg,含遠志多糖40 mg,崩解時間為56 s,15 min時溶出度為77.65%,符合2015版藥典對分散片的要求,且制備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崩解較快,性質穩定,易于產業化,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劉超,馬海英.傳統中藥遠志研究概述[J].河北農業科學,2014,18(5):75-81.
[3]翁毅力.遠志的藥理作用[J].中國藥業,2005,14(12):89-90.
[4]劉大偉,康利平,馬百平.遠志化學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2,39(1):32-36,44.
[5]閏啟光.遠志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咨訊,2009,6(1):134.
[6]Xin T,Zhang F B,Jiang Q Y,et al.Purific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two acidic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roots of Polygala tenuifolia[J].Carbohydr Polym,2012(90):1671-1676.
[7]景永帥,吳蘭芳,王乾,等.遠志多糖提取工藝優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6,32(5):152-157.
[8]戴遠臣,侯紅漫,張公亮.遠志多糖的提取條件優化及對保加利亞乳桿菌的增殖影響[J].中國釀造,2012,31(1):136-140.
[9]王文寶,趙樹娟,楊俊濤,等.杜仲葉分散片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醫藥導報,2014,33(4):508-510.
[10]Jing Y S,Cui X L,Chen Z Y,et al.Elucid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 new polysaccharide from cultured Cordyceps militaris[J].Carbohydr. Polym,2014(102):288-296.
[11]景永帥,吳蘭芳,戎欣玉,等.山楂多糖分散片的制備及質量控制[J].河北工業科技,2016,33(1):35-39.
[12]李早慧,王建明.黨參多糖片的制備及其質量考察[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2):206-208.
[13]Jing Y S,Zhu J H,Liu T,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cultured Cordyceps militaris and its sulfated derivative[J].J Agric Food Chem,2015,63(13):3464-3471.
(*通訊作者:吳蘭芳)
R944.2+4
B
1671-1246(2016)23-0114-03
注:本文系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H2016208059);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2015082);河北省食藥監局食品藥品安全科技項目(QN2015016);河北中醫學院博士啟動基金項目(BSZ20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