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煜,周麗鳳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
高 煜,周麗鳳
(甘肅衛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我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視,大學生心理普查工作已經成為每一所高校的常規工作。我院對首屆861名高職生進行心理普查,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并給出適當的干預意見。
高職學生;心理普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普查是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輔導的前提和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干預少數心理危機學生和教育多數心理健康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積極發展和素質全面提升。
1.1心理普查對象
此次心理普查對象是甘肅衛生職業學院2014級新生,普查有效資料為861人。
1.2心理普查方法
(1)檢測方法。本次主要以癥狀自評量表(SCL-90)作為心理評估工具,普查檢測學生軀體化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等多項心理健康指標。
(2)預警方法。本次心理普查主要是預警有嚴重心理障礙的抑郁癥狀和精神病性以及由此潛在的心理危機。預警程序主要是檢測和篩查嚴重心理問題、抑郁發作特別是重度抑郁、高精神病性及強烈生理反應、一學期來心理困擾所致“想輕生”、3個月來生活壓力所致“企圖自殺”、一個月來抑郁發作所致“反復想死”、存在消極的危機應對和防御機制、缺少積極的社會支持和人際調節、顯示缺陷的人格特質等。
(3)統計方法。本次心理普查主要采用Excel轉換錄入數據和學生信息對接,采用美國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 13.0對心理普查資料做統計處理,分析方法有頻數率分析、常模對比。
2.1有效資料統計結果
首先,為保證心理普查資料的有效度和可信度,人工分揀篩查并剔除無效問卷16份。其次,在剔除無效資料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補填,補填完成后錄入有效問卷。我院2014級學生心理普查有效問卷共861份。共調查男生66人(7.67%),女生795人(92.33%);城市學生98人(11.38%),鄉鎮學生60人(6.97%),農村學生703人(81.65%);獨生子女68人(7.90%),非獨生子女793人(92.10%);來自單親家庭學生33人(3.83%),雙親家庭學生828人(96.17%)。年齡16~23歲,平均年齡(18.94±1.12)歲。
2.2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均值比較
各班SCL-90量表心理健康指數T分與心理癥狀指數T分的配對分析結果顯示:學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癥狀水平均值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圖1)。
圖1 2014級學生健康指數與癥狀指數(T分)均值配對比較
2.3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篩查結果
心理健康狀態篩查依據:符合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指標(本次篩查限于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統計結果:心理健康820人,有一般心理問題40人,有嚴重心理問題1人,有心理障礙0人。
2.4有抑郁問題的學生篩查
根據SCL-90統計結果,有1名學生在13項抑郁測試中,總分高達53分,遠大于標準分33分,平均分達到4分以上,陽性項目11項,其中5分項目高達7項,體現出較為嚴重的抑郁問題。
2.5有精神病性問題的學生篩查
根據SCL-90統計結果,有1名學生在10項精神病性測試中,總分高達39分,遠大于標準分25分,陽性項目9項,其中5分項目高達6項,體現出較為嚴重的精神病性問題。
2.6有心理危機的學生篩查
心理危機的診斷依據:在SCL-90量表10項篩查中分數均較高,陽性項目較多,尤其在抑郁、焦慮、精神病性等項目中較為突出,本次篩查有兩名學生體現出心理危機。
3.1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
測試結果表明,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良好,除少數學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外,大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都處于正常水平。在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中,絕大部分屬于一般心理問題,也就是情緒問題、認知問題、學習問題或者行為問題等,大都為現實性問題。
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1)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階段,一般學生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容易長期積壓形成心理問題;(2)大學生活相對單純,學生沒有太多負擔和刺激性事件,缺少形成心理問題的條件;(3)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學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容易形成心理問題。
但是仍有少數學生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可能存在潛在心理問題。這是由于大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人生階段,其身體發育基本成熟,但心理仍然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的過渡期,身心發展不平衡導致許多心理問題產生。
3.2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測試結果表明,極少數學生在抑郁、焦慮和精神病性等項目篩查中呈現陽性,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注,及時干預。這些心理問題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父母教養方式、自我認識與人際關系問題以及一些童年經歷導致的,加之學生離開家來到大學,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人際關系等發生了很大改變,更會誘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3.3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意見
(1)及時預警和干預極少數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如嚴重的抑郁發作和自殺傾向以及由此所致的心理危機,保證學生身心健康;(2)及時啟動四級心理預警機制(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班主任、同伴心理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除及時干預和援助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外,還要幫助和干預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和可疑心理危機的學生;(3)對大多數心理健康學生而言,主要幫助其了解自我心理素質,以便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G455
A
1671-1246(2016)23-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