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奎
(浙江江山中等專業學校,浙江 江山 324100)
?
中職電子電工專業“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的探索
姜青奎
(浙江江山中等專業學校,浙江 江山 324100)
摘要:對于中職學校而言,電子電工專業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應穩步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更快地適應當前社會需求,將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關鍵詞:中職;電子電工;工學結合;培養模式
0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產技術水準都在逐漸提升,而機械電子等相關產品也在社會生活工作中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伴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社會需求擴大的同時,對于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唯有具備更高專業素養的中職電子電工畢業生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找到合適的工作,以尋求更大的發展。而“工學結合”無疑是一個非常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
1“工學結合”模式針對電子電工專業的必要性和意義
1.1“工學結合”模式針對電子電工專業的必要性
電子電工專業,即是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電氣工程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維護、制造和應用,電力生產和電氣制造、維修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學科。而“工學結合”的重點就在于對實踐的重視和模擬程度。不論是任何學校都有可能出現在校內能夠拿到高分但出了校門卻完全不能將自身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學生。因此重視實踐,即是對將所學知識在今后進行相關工業延展能力的有效提升,而這也正是“工學結合”的根本思想所在。
1.2“工學結合”模式對于電子電工專業的存在意義
一切脫離了實際生活的學術性研究都是無意義的,再深奧的學問和技術,如果不能實踐在生活中,作用在人類的世界里,那么就沒有意義。而“工學結合”就是要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能自主地帶有一定的實踐性,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甚至直接作用在自己的生活中。除此之外,如美國實施的“技術準備制”模式、德國的“雙元制”模式、英國的“三明治”合作教育模式、韓國的校企合同“訂單”培養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等都和“工學結合”模式有異曲同工的妙處,由此可見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2構建特色課程體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1構建獨有的特色課程體系
既然對于“工學結合”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認知,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構建好獨有的特色課程體系。比如在進行新生專業教育時就注重講述整個電子技術相關的專業內涵和發展趨勢,而并不僅僅限于電子電工,同時,適當地帶領學生們去合作企業參觀,這樣才能更好地開闊視野,讓他們對這個專業產生真正的興趣,向往學習。對于校內應用電子技術生產性的實訓基地,應重視對實際操作模塊的建設,突出對應用能力的培養。
2.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要想落實到位,重點就在于如何將工與學相互結合起來進行教授,并且學生們還愿意學習和接受這樣的教學。比如在進行企業實習工作時,參與到日常的工作中,不論是產品檢測還是基本的硬件維修工作等,都要進行足夠的實踐。除了電子電工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升之外,對于電子產品市場與營銷等相關專業知識能力也是學科的重點所在。總之,通過更為全面良好并且貼合實際的氛圍來更好地提升“工學結合”的教學效果。
3落實“校企合作”,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3.1落實“校企合作”,讓學校和企業互助共贏
建立好實訓基地只是讓學生們在涉及專業的初期能夠有一個動手實踐操作的地方,真正想要與社會需求接軌,還是需要通過與企業的實際合作,來幫助學生們在實踐中達到一個質的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發揮“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作用最好的辦法,學校對此應足夠重視,因為唯有實際工作的磨練才能讓學生們真正成長。并且,對于在企業中的實習工作一定不能走過場。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們的技術和應對學習能力。通過在企業中對元器件的操作,實地CAD制圖等真正與產品接觸的工作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們對相應專業知識作出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記憶。比方說一臺DVD的制造,從一大堆的零件最終制成品,雖然不至于每一步都參與,但是這樣第一次體驗的過程一定是眾生難忘的。
3.2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對每一個零件、每一次檢測維修,要了解它們的原理并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來完成任務,從而更為清晰地學習和了解到相關電子知識以及整個電子市場的根本需求。“工學結合”,讓學生們不斷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工作經驗結合起來,這樣在其今后的工作中也就能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充分利用企業真實環境,結合企業崗位和職業資格要求,設計教學內容,校企共同實施教學,讓學生在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最終成長為一個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4結語
學校的最終目的是教授出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出能為社會建設發展真正做出貢獻的人才。所以,結合社會技術的發展要求才最關鍵。而“工學結合”的重點就在于提高對實踐的重視和教育程度,讓學生們能夠在脫離學校之后短時間內將理論融入于實踐當中,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快地滿足技術不斷更新發展所提出的需求,最終讓學生們能夠迅速成長,企業也得到所需要的人才,達到共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春玲.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泉州經貿學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校外實訓[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84-85.
[2]俞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電子商務,2014,04:59-60.
[3]黃仁峰.構建中職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7:20-21+24.
(編輯趙欣宇)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JIANG Qingkui
(Zhejiang Mountain Secondary School, Jiangshan 324100, China)
Abstract:For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major will lear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ability to operate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let the students can faster adapt to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and us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practical work.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major; work-study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4-0071-02
作者簡介:姜青奎(1980-),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工電子技術。
收稿日期: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