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越,劉二戀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王新越,劉二戀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在國家創業與旅游業發展戰略、政策的支持下,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存在眾多的創業機會,創業教育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然后闡述了創業教育的現狀和問題,最后提出發展對策,以期使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促使大學生向創新創業型人才轉變。
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現狀;對策
依照黨十七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要求,創業教育迫在眉睫。大學生創業潛力明顯,但創業意識較弱,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勢在必行,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
國外學者比較注重對創業教育影響因素的研究。Elena Ruskovaara和Timo Pihkala選取不同背景的教師,研究他們創業教育的課堂實踐情況,發現經過教學培訓和具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教學質量更高[1];Mihai Korka以歐洲為例,探討了國家政策與20年創業教育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在政策方面提出改進措施以促進創業教育的發展[2];Donato Iacobucci以意大利大學為例,分析了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3]。國內學者對創業教育的研究,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在創業教育的模式方面,黃兆信以溫州大學為例,從全校、專業以及班級三個層面建立創業教育新體系,提出創業與就業兼容、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校內外資源有效整合的教育模式[4];黃兆信還對比分析了黑龍江大學的融入式模式和上海理工大學的創新型創業教育模式[5];胡超從中美融合的視角,提出適合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創業中心模式”[6];馬小輝提出創業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大學生,全面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創業意識、素質和能力,特征是教育對象的全體性、組織形態的多元化、創業資源的開放性、運作模式的多樣化、教方法的靈活性、創業教育的學術資本化、創業文化的一體化[7];在課程設置方面,黃兆信通過對比中美兩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提出我國應在課程理念、模式和體系上借鑒美國的經驗,加以改進和完善[8];在創業教育發展現狀和問題方面,王麗娟、高志宏通過總結國內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發現了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現階段在教育理念、培養目標、教育模式和師資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并提出發展建議[9]。
目前學術界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觀層面,而創業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的指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方面的研究較為匱乏,本文通過研究旅游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創業教育指導。
1.1 適應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
經過多年發展,國家經濟快速增長,但是在新的國際發展競爭形勢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動力需要轉換,需要追求可持續的新經濟動力,產業結構需要進行創新性的調整。《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 ”“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作為《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的主導產業,作為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綜合性產業,其大力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十三五》規劃強調旅游教育是重要的發展動力,要推動高水平大學的建設,優化旅游教育體系結構,為旅游的發展培養有力的人力資源。因此,各旅游高校培養合格的創業型人才,服務國家旅游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創新,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
1.2 滿足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發展勢頭日盛,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國際旅游收入分別為3.4萬億元和0.74萬億元,與去年相比分別增長13.1%、7.8%。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增至4.5%,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世界旅游組織預測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國家。隨著旅游的迅速發展,旅游業呈現出產品的文化含量增大、需求個性化、管理信息化和國際競爭激烈的特點,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旅游供給總體相對匱乏,旅游人才缺失,因此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強和素質較高的旅游專業人才、鼓勵創業教育是旅游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旅游創業應首先面向中小企業,這類企業可進入性強、經營風險低、成功率較高。綜上,對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實施有助于滿足旅游市場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
1.3 提升旅游專業就業率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十分嚴峻,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90.06萬人,失業率為18.7%,到2014年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為712.98萬人次,失業率為15.9%,雖有所緩解,但失業率仍然很高,面對畢業生人數的迅速增長,就業問題更加突出。旅游業是朝陽產業,其就業前景廣闊,在酒店服務業、旅游景區的規劃與開發、國際會展、旅游交通、旅游休閑等方面存在著增長點,這些領域的工作類型多樣,就業增長快,帶動性強,能夠很好的緩解就業壓力。旅游專業的大學生可以在中小旅行社、經濟酒店或者旅游餐飲等行業進行自主創業,進而促進就業。因此,完善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體系,加大創業教育的力度,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旅游專業就業前景將非常光明。
1.4 實現旅游高校培養目標的轉變
我國旅游高校教育經歷的時間不是很長,讀書和積累知識是其傳統的教育觀,但旅游知識的應用和創新卻受到忽視,對大學生的旅游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適應創業帶動就業的新形勢,實現旅游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各大高校旅游專業教育比較狹隘,大學生知識的深度、廣度和實踐應用極為有限,畢業后就業方向僅以基本就業為主,因此,旅游高校的培養目標應實現從“專門人才”向“復合應用人才”的轉變,培養出知識面廣、結構合理、能力強、素質高、上手快、后勁足的人才。
1.5 促進大學生個體的成熟與發展
創業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這一過程中,會涉及到諸多要素,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難,這些困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意志,鍛煉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提高他們的交流合作能力。旅游創業教育通過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教育方式,鼓勵大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來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使大學生擁有時代和大局意識,掌握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熟練的專業知識,了解相關的管理和法律知識,并將這些知識用于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以后的擇業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6 旅游高校創業教育優勢明顯
首先,專業優勢明顯,旅游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大學生的實踐經營與操作能力。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專業素養的提高,通過專業課程的整合和學習就能夠實現,因此,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可以將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實踐教學上,比如構建景區開發與規劃實驗課程,創辦酒店管理平臺等,促進學生能力拓展,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其次,教學成本低,旅游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多數是與學校合作的企業,資金投入少;在師資方面,大力發展 “雙師型”專業教師,這類教師的職業道德良好,組織協調能力強,擁有專業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行業內經驗,了解行業發展動態,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職業指導。此外,聘用國際視眼開闊的專業性教師,能夠促進旅游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2.1 旅游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與師資力量和教育方式密切相關。由于旅游創業教育發展時間較短,其內容又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不僅要求教師擁有深厚的旅游素養,還要求有深厚的行業實踐經驗。而旅游專業的大部分教師都是高校直接畢業,既沒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沒有行業背景,僅僅進行短期的相關培訓就為學生授課,容易將創業教育學術化,許多問題僅僅只能紙上談兵,并不能真正意義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創業教育的發展。
2.2 旅游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數高校旅游專業創業課程體系不系統、門類單一,僅僅開設一兩門有關就業的選修課,基本是關于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的,針對性差,而關于創業素質、創業案例和人際交流與溝通等方面的課程很少涉及,有的高校甚至一門相關課程也不開設,僅僅以創業講座和創業活動的形式代替創業課程。同時,忽視了授課環境的設置,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主,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訓缺乏,運用的教學方式相對落后,課程學習缺乏生機與活力,獲得的教學效果比較差,導致學生在學校雖然接受了一些創業知識,但在實踐中還遠遠達不到旅游行業的需求。
2.3 旅游創業教育校園文化缺乏
校園文化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環境和氛圍,在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大多數旅游高校在創業教育的文化平臺方面,并沒有積極開展旅游創業研討會、創業論壇以及創業專家專題報告等,并不能促進大學生的交流合作,激發他們的創業意識;在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方面,對于學生課余時間兼職鍛煉沒有積極鼓勵,創業的實習崗位提供較少,僅僅集中于酒店方面,也很少邀請旅游創業的成功人士來校授課,不利于激發大學生勇于創業的時代精神;在創業教育文化基礎方面,基本上以理論知識的傳授為主,對于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旅游素質方面的培訓少之又少。校園文化氛圍無法形成,對大學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2.4 旅游創業教育政府支持力度小
旅游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政府的支持起著關鍵的作用。由于政府對旅游創業的關注起步較晚,雖然出臺了一些新的優惠政策,但政策體系仍然不夠完善,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漏洞,一些政策過于宏觀,執行過程中很難落到實處,尤其在稅收方面,一些工商、稅務等行政部門對大學生創辦的中小型旅行社、經濟酒店并沒有統一的稅收減免政策;其次,旅游專業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所需的資金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支持,政府雖然在一些高校設立了相關基金,但大學生真正想得到這些基金進行創業卻是非常困難。政府對政策和資金支持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專業大學生創業的發展。
2.5 旅游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不足
旅游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是將學生、教師、環境、旅游項目和管理融為一體的系統,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創業的一個平臺。雖然一些旅游高校在實踐基地的建設中,充分利用校內旅游實驗中心、旅游創業研究中心等與學校合作的資源,但是基地建設仍然存在利用率不高、專業領域狹隘、大學生創新思維局限、創新實踐手段不足等問題,無法滿足創業教育的要求。因此,基地建設還需要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加以改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引導學生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6 旅游專業大學生創業意識較弱
據調查,旅游專業大學生在校期間對創業接觸非常少,畢業后,大多數會選擇考研、考公務員或者進旅行社、星級酒店,對一份穩定工作的追求遠遠高于創業;其次,多數旅游專業大學生認為自己雖然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團隊合作的精神,但是缺乏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具備創業素質,而創業教育應該針對少數創新創業能力強的大學生開展,從而在生活中不注重對自身創業能力的培養;旅游專業的女大學生比例較大,她們的創業意愿和信心明顯低于男生,處理事情不夠理性,創業能力也比較低,這些因素也影響這女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3.1 加強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具有創業經驗的師資,能夠將創業的經驗和理論有效融合,是旅游創業教育成功的關鍵。構建創業型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一方面可以創辦培訓班,通過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理論和職業技能的培訓,鼓勵教師到相關旅游企業在崗學習或者自主開展創業活動,在實際工作中學習和總結成功人士的創業經驗,有效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從而帶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聘請力度,聘請星級酒店、旅行社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開展創業座談會,講述自己創業的親身經歷,傳授正確的創業知識及規避風險的技能,或者鼓勵有創業經歷的教師和校友,將自己的創業經歷和旅游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開啟學生的創業思路,調動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通過強化校內師資和聘請校外專家,建設合格高效的旅游專業師資隊伍。
3.2 變革和完善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
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業課程體系是實現旅游創業教育的核心目標,也是培養旅游專業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環節。首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具備與創業相關的綜合知識是基礎,學校應根據旅游專業的特點,針對性的開設市場營銷、財務、稅收等方面的創業教育課程;其次,針對旅游專業不同學習者開設不同層次的課程,為以創業為副業的大學生開設經營技能的綜合演習型課程,為全體學生開設創業素質普及課程,針對旅游專業不同階段的大學生開設不同教育內容的課程,大一新生注重創業精神和意識的培養,在校高年級學生注重創業實踐和技能的培養,另外,在旅游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業知識,比如在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課程中加入創業理念、創業案例等元素,使他們相互滲透、有機結合;此外,還要注重旅游管理專業創業教育的實踐性,采取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企業合作的校外實踐平臺等多種方式,激發大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以使創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需要旅游專業全體師生具備創業的思想意識,深入了解創業的價值和意義。旅游院校可以通過開設創業專題講座,利用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工具,大力宣傳創業知識,以及典型創業者的創業歷程,使大學生在全面系統了解創業教育的同時,樹立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創業精神;各旅游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通過開展創業技能競賽、創業計劃大賽等比賽,鼓勵學生設計前景良好的創業方案,比如景區景點的開發、旅游線路的設計等,提高學生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建立旅游創業者協會,組織旅游實踐、管理和設計等活動,渲染創業氛圍;此外,對于旅游專業創業教育的軟硬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在軟環境方面,建立由管理類專家、成功企業家和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既能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的教育教學,又能提供良好的實踐指導,加強硬環境建設,一方面與企業合作,使學生創業活動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對于學生提出的創業項目,經過審核后可以在校內開辦公司。
3.4 加大政府對旅游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
政府部門的支持對旅游創業教育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需要扮演好其創業宣傳者和政策支持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旅游創業的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創業模范,大力倡導創業精神,轉變大學生傳統的就業思維,樹立勇于進取的創業觀念;另一方面要制定系統的優惠政策,資金不足是旅游管理專業創業的一大障礙,政府部門可以加大建立創業基金的力度,采用創業投資和貸款的形式為大學生提供幫助,在創業稅收方面也應該制定統一的稅費減免政策,從而有效解決旅游創業的資金問題。各地方旅游行政部門還應積極地與各旅游院校配合,盡可能提供創業就業基地,完善創業教育的基礎設施,使優秀的創業大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創業方案落到實處,確保創業教育的順利進行。
3.5 加強旅游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
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與餐飲服務業和旅行社業等旅游行業息息相關。旅游院校需要加強與校外旅游企業的合作,廣泛交流,或者自己創辦公司,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實訓基地,設立多種創業鍛煉崗位,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將自己熟悉的旅游專業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融會貫通,另一方面有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和教師可以提供指導,幫助學生順利成長。此外,模擬的創業環境也是創業實踐基地的一種形式。各院校也可以鼓勵大學生開設一些模擬旅行社、旅游飯店等,這些模擬的經濟實體投資少、風險小,又基本具備現實小企業的所有要素,其經營管理完全由學生控制,還會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將教學和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積累真實的創業經驗。
3.6 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意識
培養創業意識,轉變創業觀念是旅游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成功的突破口。培養創業意識需要貫穿始終,首先,讓大學生了解旅游專業的培養目標,其次,通過開展旅游創業教育活動,比如創業大賽、勤工儉學、參觀旅游企業等,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最后,通過創業意識教育,使學生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主動創業,樹立創業理想,并為之不懈努力;轉變創業觀念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特定的培養方案,讓大學生認識到創業教育面向的主體是全體學生,樹立信心,積極大膽地與人合作,相互交流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共同面對創業中的困難,進而獲得成功。
在國家創業與旅游業發展戰略、政策的支持下,旅游管理專業涉及的食、住、行、游、購、娛等領域存在眾多的創業機遇,,因此亟需對高校旅游創業進行系統研究。本論文系統分析了旅游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并從政府、學校和大學生三方面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豐富了旅游創業教育的相關理論,對于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另外,在創業教育的發展對策方面,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檢驗,進一步完善、豐富和發展。研究思路與框架可以應用于其它專業的的創業教育研究,發揮出創業教育更大的實踐研究意義。
[1]Elena Ruskovaara, Timo Pihkala. Teachers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lassroom practices[J]. Education + Training,2013,552.
[2]Mihai Korka, Olav Spilling.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Policy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conomics,2008,11(528)11(528).
[3]Donato Iacobucci, Alessandra Micozzi.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Italian universities: trend,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ies[J]. Education + Training,2012,548.[4]黃兆信,曲小遠,施永川,曾爾雷. 以崗位創業為導向的高校創業教育新模式—以溫州大學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4,08:87-91.
[5]黃兆信. 地方高校創業教育的轉型發展—基于兩所院校的比較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6:141-146.
[6]黃兆信,趙國靖. 中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比較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2015,01:49-53.
[7]胡超,萇慶輝. 中國高校創業教育新組織模式的構建—中美融合的視角[J]. 高校教育管理.
[8]馬小輝. 創業型大學的創業教育目標、特性及實踐路徑[J]. 中國高教研究,2013,07:96-100.
[9]王麗娟,高志宏.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2012,10:96-99+109.
(編輯 趙欣宇)
The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ed in Tourism Management
WANG Xinyue, LIU Erlia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In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polic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re exists numerous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ed in tourism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blems have rais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ed in tourism management firstly, and then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and to facilitate the trans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016-05-22
2016年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
王新越( 1977-),女,黑龍江密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規劃、區域經濟。E-mail:lily6527@sina.com。 劉二戀( 1993-),女,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開發與規劃、區域經濟。
G642
A
1672-0601(2016)09-0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