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生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江陰 214000)
?
關于“3+4”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的研究
徐建生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江陰 214000)
“3+4” 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分段培養項目,是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項目。自2014年來,我校開始舉辦“3+4”中職與本科分段培養試點班。學生進校就已經確定專業方向,在校除了學習文化基礎課,還要學習相關專業課的知識。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樣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3+4”;協同;創新
“3+4”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分段培養,是江蘇省為了更好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而提出的人才培養方案。是通過職業院校和本科高校銜接貫通實施教學的教學模式。“3+4”試點班與普高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也是不一樣的,學生進校就已經選擇了專業,在學習數學的同時還要開始學習專業課知識,很多專業課知識都以數學知識作為基礎,如何讓數學課知識和專業課知識更好地結合成為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3+4”試點班是針對中職學生,對于數學,要求采用普通中高教材施教,對于對學生來講,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對于教師來講,增加了教學難度,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適應這一變化,以便達到高校轉段要求,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變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校采用了教師團隊協同創新教學這樣一種模式來組織教學。
以往的教學中,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溝通是極其少的,導致各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不是很緊密。對于“3+4”這樣一個全新的教學試點項目,它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習,學生入學已經選擇了專業,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程的同時,還要學習專業學科,而很多專業學科知識的學習又要以文化課程作為基礎。學習中往往會出現專業課要用的知識點在數學課中還沒有學到的情況,導致專業課教師還要補充相關數學課知識,耽誤教學進度的同時也影響教學質量。因此為了打破這樣一種弊端,為了更好地完成“3+4”試點項目,我們嘗試找到數學課知識與專業課知識結合的點,數學教師和專業課教師開展教學協同創新活動,讓數學課和專業課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從而促進教師、學生等具體主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協同創新教學是指以協同創新為教育理念,以數學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多元交叉合作為模式,以學科的內在聯系知識模塊為載體,實現教學實踐活動的創新。
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點,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實現了自身素質的提升。對教師教學的影響主要是在教師團隊的溝通和協同創新活動、教學模式兩個方面。
對于學生來說,在數學學科與專業課學科教師之間進行教學協同創新,可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知識模塊,有利于構建學生豐富的思維方式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團隊的數學學科和專業學科協同創新活動,首先要求的就是數學教師和專業課教師間要有充分的交流,不局限于對班級學生情況的交流,而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深入交流,是貫徹整個教學流程中的持續性交流。在協同活動中每位老師都是主體,都作為一個基礎點,自發地組織開展活動,積極地交流合作。
為了更好地完成數學學科和專業學科教師協同教學創新,我們從教學內容選擇和如何更好地組織教學這兩大方面入手。打破數學和專業課間的壁壘,實現數學學科和專業學科知識在教學中的融合。團隊合作的基本理念始終貫徹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共同計劃、團隊執行、實時溝通、協同反思、分享回饋與評價來完成實施協同創新教學活動。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江蘇職業教育努力探索中職學校與應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養等模式,構建了中職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學制框架。
為了更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作出了相應的改革,教學內容也根據不同專業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時,我們組織數學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經行合作交流,根據專業課開設時間的不同,對數學教學內容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以便能夠更好促使數學與專業課知識的銜接。
綜合考慮不同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的差異,聯合不同專業課老師共同商討,制定出適合不同專業類別的數學教學計劃,針對不同專業類別的數學內容作出調整。具體變化如下:電類(電工、機電):集合、三角函數、計算機操作、平面向量、復數、排列組合、邏輯代數基礎。計算機類: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計算機操作、排列組合、解析幾何。例題、習題應以生活、專業應用為主,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是悉悉相關的,學好數學是學好專業課的手段,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專業技能。
在選擇好教學內容之后,如何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真正做到將數學課和專業課內容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總結深化三個環節入手。
6.1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教學效果。要使學生們盡快進入課堂狀態,就意味著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應有的準備。
教師協同教學在制定教學計劃和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將不同學科教師聚集到一起,盡量挖掘數學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關聯度和課程需求來制定。在設置引入時盡量從其他學科來挖掘,例題的設置也優先考慮關聯學科的內容,從而使教學內容得以相互滲透。使學生在學習中能體會到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6.2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協同創新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協同創新教學的具體實施手段,也是檢驗課前準備定位是否準確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由一名數學教師組織教學,多名教師參與教學。在導入部分,采用專業課中的實驗或者現象作為引入部分,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學生想要進一步理解這個實驗或者現象就需要通過專業課知識的學習,為專業課學習埋下興趣的種子。在傳授部分,例題的安排也是盡量選取專業相關方面的進行舉例,讓數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在小結部分更強調數學知識在專業課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專業課教師和其他數學教師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記錄各個教學環節所需的時間,部分教師負責觀察學生在課堂的表現,記錄這種全新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反應,看看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不能找到學習的興趣點,從而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6.3 總結深化
通過課堂教學實施以后,及時地對課堂教學作出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協同創新教學課堂總結主要從教師總結和學生總結兩個方面入手。教師總結:首先由組織課堂教學的教師談談關于本堂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想和反思。其次由參與課堂教學的教師根據課堂教學記錄情況,根據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提出本堂課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總結:課后組織部分學生座談,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的反響。
最后通過匯總教師總結和學生總結,再組織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反饋的問題進行深化,共同商討制定改進措施,從而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
通過實踐,我們認為,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協同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優勢:
一是實現了數學與專業課知識的互通。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應該為專業課服務,通過找到數學課知識和專業課知識的關聯,在數學教學中引用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知識,從而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來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并為以后專業課的學習,提供相關數學知識,從而能更好地完成專業課學習。
二是實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互動。在多名教師密切配合之下,協同教學模式構建出一個開放互動的教學環境。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積極論辯質疑,在探討、辯論和批評中實現一種動態化、情景化教學。學生能夠從開放的教學模式中逐漸樹立主體意識,主動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三是師資力量的多元互補。多位教師協作備課使得教學的知識面更為寬廣,教學的知識點更為貼近學生。授課過程中,多名教師共同參與,實現了課堂教學多元化視角,使整個教學更全方位。在團隊協作中實現了教師團隊整體實力的提升,同時,還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互動,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協同創新教學需要多位教師共同參與,中職數學教師每人的教學任務繁重,因此在一名教師授課時,參與制定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的多名教師不一定能夠同時有時間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完成一名教師在授課時其余教師能有時間去負責課堂觀察和記錄工作。
總而言之,“3+4”中職本科分段培養模式,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和專業課知識融會貫通,以達到數學知識和專業課知識共同提高的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它突破了數學學科和專業學科之間的界限,實現了不同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同時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季晶. 推進高校協同創新 提升科研服務能力[J]. 科教導刊,2011(12):67-68.
[2]祁艷朝. 高校協同創新模式與機制研討初探[J]. 黑龍江教育學院報,2012(10):5-6.
[3]李忠云,鄧秀新.內外兼治破解高校協同創新困境[J]. 中國教育報,2011.9.23.
(編輯 文新梅)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3 + 4” Mathematics Classroom
XU Jiansheng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Jiangyin 214000, China)
“3 + 4”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ection cultivating project, is the modern pilot proje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Since 2014, our school has held a“3 + 4”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ection cultivating pilot class. Students will have certain professional direction, and they will learn cultural basic courses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schools. In order to better accomplish such a new kind of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3 + 4”; cooperation; innovation
2016-05-26
本論文是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課題《中職與應用本科有效銜接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HXS2015021)研究論文。
徐建生(1979—),江蘇省江陰市人。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 “3+4”數學教育改革研究。
G42
B
1672-0601(2016)09-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