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平
(濟寧市青少年宮)
當代青少年的價值觀及教育對策
◆杜 平
(濟寧市青少年宮)
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作為學校的職能之一,越來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視,作為一項社會性的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要通過教育的功能讓學生從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價值標準;另一方面,通過教育活動的實施,從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務的落實,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育過程的開展等實現對青少年心理減負,理性地對待生活,對待學習,從而實現青少年心理自救和責任意識的提升。
青少年 教育功能 價值觀 問題 策略
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從科學文化知識的傳遞中來增強青少年的文化素養,更要從思想上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引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以時代的價值主體為依托,以當代青少年為基本,改善教育發展環境,拓寬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途徑,營造富有生活實踐意義的合適的價值評價體系是教育部門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青少年是時代發展的主體,對青少年的思想價值進行研究發現,其價值觀的取向也呈現了多元化特征,現就其特點做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
1.在思考問題時慣于從自身出發。自我傾向是當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當前青少年心理引導的首要問題。青少年作為社會的重要群體之一,由于在其生活認識實踐中對問題的片面性的追求,總是希望能夠從自身的根本利益出發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以致于呈現出思維的獨立性和自我性趨勢。
2.逆反心理的普遍性比較嚴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還都處于成長階段,對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問題,往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逆反心理,由于其認識的差異性和不完整性,面對客觀環境時,總是從心理上帶著抵觸的情緒和反叛的精神,從心理的發展規律來看,這是心理成長的正?,F象。而如今的青少年,必須從教育上給予相應的疏導和調整,以幫助青少年能夠盡快脫離主體對社會的認識偏見,形成正確的心理和思想方法,從而有效解決心理矛盾的狀態。
3.從思想認知上期待平等的交流。青少年身心自我意識的提高,必定會對其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青少年在思維活動上相對活躍,對問題的判斷和分析上總是善于變化,作為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實際,他們迫切需要從思想上獲得平等的對待,而當前與青少年之間的溝通渠道不暢,也是造成青少年思想價值認同感不正確的主要原因。
在教育實踐中,由于學校在教學內容和價值觀的培養上脫離現實實際之間的需要,不僅缺乏相應的針對性和創新性,也讓青少年從心理上排斥當前的教育,很多青少年無法從教育活動中獲得相應的價值觀,不僅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還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對當前教育內容的界定與教育方法的選擇缺乏針對性。教育是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學生的,而今天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需求,特別是在思想教育上,由于教育內容與當前的教育目標難以達成一致性,學校在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上更傾向于政治化的教育,這不僅限制了青少年對于思想認識的積極性,還難以體現教育的與時俱進的改革目標,為此,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缺乏靈活性是造成教育脫軌的主要原因。
2.對青少年價值觀主體教育缺乏個性化。教育主體的個性化,使得青少年對個性的認識進一步解放和擴大,由于青少年越來越認識到自身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甚至過分強調自身的價值取向,尊重個人的選擇和訴求,強調對個人的存在和個人主觀認識的發揮,在個人利益與集體或社會利益產生沖突時,更加傾向于對個人自由和價值的實現。
3.對青少年現實性價值觀缺乏必要的引導。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更多的社會價值理念傳遞給了當前青少年的思想影響中,由于家庭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日益復雜,市場經濟理念、競爭觀念,以及效益價值的影響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很多青少年在價值目標的定義上與現實進行了結合,使得青少年在思想上更加注重現實生活,更加重視對金錢、對感官的滿足,出現了一系列世俗化、功利化的心理傾向。
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從教育的功用來講,不僅要從教育內容上給予充分的重視,更要從教育理念和方法上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善,遵循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實際和規律。為此,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1.更新觀念,提升教育的思想內涵。思想觀念是教育的前提,傳統的道德教育只注重教育的道德規范和價值理想,缺乏必要的教育多元性,無法從根本上尊重青少年的心理需要。為此,必須將道德教育與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相結合,從新的教育觀念中來培養青少年的道德習慣,構建正確的道德人格,發揮青少年的主體作用。
2.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拓寬教育實踐途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主力軍,為此,必須從根本上樹立青少年價值觀的主體地位,結合優良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引導青少年多層次、多渠道的走進傳統文化教育理念中,如廣泛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走訪革命紀念館、體驗英雄的生活環境,引導以愛國主義等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從日常的生活中來規范青少年的行為習慣,培養青少年對是非的辨別能力,激發青少年的正確價值觀和思想熱情。營造教育環境,改善青少年的價值觀培養氛圍。
環境是教育的重要依靠,也是推動教育目標實現的主要條件,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融合起來,讓青少年能夠從校風、學風中感受到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夠從思想上逐步建立健康的價值觀。同時,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力度,堅決打擊和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思想對青少年思想的影響,從校園網站、廣播、報刊等方面來加大對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宣傳,并從形式多樣的輿論環境中來承擔其教育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