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迪
(遼寧省瓦房店市商務局)
淺談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的翻譯
◆李 迪
(遼寧省瓦房店市商務局)
招商引資宣傳文本,是代表政府和企業的文化素質、管理素質、國際商務理念及地方的經濟發展水準,是打開投資商前來合作的“敲門磚”。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是一種針對韓國信息的交流與傳播。以瓦房店市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瓦房店市投資指南》為個案,談了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翻譯存在的問題,期望能給日后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的翻譯提供一定幫助。
招商引資 宣傳文本 翻譯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更加緊密,招商引資工作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各級政府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使r外商能夠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紛紛編制各式各樣的對外招商引資宣傳文本。其中不乏大量的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但譯本的質量卻良莠不齊,不盡如人意。
(一)文字冗長,繁復累贅
例1:在第十三屆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列12位,連續三年列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排行榜前列,是中國唯一的軸承之都、中國無公害果菜十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例1用多句羅列句來介紹城市的基本概況,但由于韓國語的表達方式與漢語不同,譯1翻譯多句羅列句會顯得文字過于冗長,難以被韓國人所接受,這樣會很難抓住“急性子”韓國人的心理。
例2:大自然賦予了瓦房店獨特的湖光山色,古老的復州河與浩瀚的大海哺育了勤勞、質樸、熱情、開放的瓦房店人,更孕育了瓦房店人名不屈不撓、開拓創新的精神。

對于追求華麗辭藻的漢語來說,例2繁復使用修飾詞,可以進一步增添美感,但當韓國語沒有相對應的表達時,這樣的詞語非但不能增加詞語的美感反而使得譯2顯得繁復累贅。
(二)文字省略使用
例3:本著“面海發展,全域規劃”的要求,我市最新產業規劃版圖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弓箭型”布局——“兩軸、一帶、三園、四區”,呈現出“宜海則海、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的全新發展理念。

例3對于“兩軸、一帶、三園、四區”采用縮略的表達方式,但翻譯成韓國語譯3時,卻并未加以任何解釋說明,使得文章不能真正體現出中文所要表達的含義,令韓國人難以理解。
(一)語言實力
例4:瓦房店市已建成配套齊全的基礎設施

招商引資宣傳文本應注重文字內容的準確表達,但在譯4中卻出現了用詞不當、語法使用錯誤等問題,由于語言實力不足,導致原文不能被準確地表述。
(二)文化內涵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翻譯時不僅要忠實于原文,而且要充分理解韓國語的文化內涵,在翻譯時若忽視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則不能在充分理解其語言和文化內涵基礎上調整自己的語言產出,從而導致大量不符合韓國人說話習慣的韓國語產生。
(一)經濟簡明原則
“經濟簡明”原則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文字準確傳達相應的信息量,讓受眾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指信息處理時間和精力)獲取最明快流暢(相對于冗長累贅)的信息。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翻譯應遵循“準確、簡明、實用”的原則,使譯文達到簡潔、易懂的目的。
(二)信息突出原則
信息突出原則是指為了實現最佳效度之目的,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殊需求、興趣和接受心理,對同類型宣傳資料中具有關聯性信息的文字進行有理劇的操作型調節,予以相應的突出。對韓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翻譯特定的目的和特殊受眾都決定了它在翻譯原則、翻譯方法等諸多方面的特殊性。
綜上所述,我們在進行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翻譯時應盡量減少譯文中的冗余或重復信息,使之達到簡潔、準確、明快、流暢的閱讀效果,并明確中韓兩國文化存在的差異,這樣就能使招商引資宣傳文本的翻譯既變得簡單,又能達到傳達文化信息并使韓國投資者接受的目的。
[1]曾利沙.論投資指南的漢英翻譯原則[J].經貿英語,2000,(02).
[2]盧小軍.略論我國外宣翻譯的誤譯類型及其成因[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1,(02).
[3]周錳珍,曾利沙.論關聯性信息與價值[J].中國科技翻譯,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