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鋒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教育局)
新時期怎樣發揮好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張學鋒
(吉林省四平遼河農墾管理區教育局)
加強新時期教育工會工作,充分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對擴大黨的群眾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調動和發揮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時效性,推動教育事業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工會工作 橋梁紐帶作用 重要性 保障性 職能性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成為教育工作的宗旨和目標。面對教師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的現狀,以及日益多元化、復雜化的思想意識,教育工會在教育全局工作中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加強新時期教育工會工作,充分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對擴大黨的群眾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調動和發揮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時效性,推動教育事業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團結動員教職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筑夢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是黨對工會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造福于人民,這是前無古人的偉業,需要全體中國人的努力。教育戰線的廣大職工更應首當其沖,更應發揮好工會橋梁紐帶的作用,團結動員起廣大教職工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工會組織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領會和充分認識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重大意義,增強自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是時代賦予工會組織的迫切需要,工會是職工的組織和利益的代表者、維護者。因此,職工需要工會當好個體與主體之間的橋梁,實現職工與單位和諧發展的雙贏。教職工在教育教學中的意見、建議和想法需要向黨政來表達;工作生活條件需要持續的改進和完善;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需要持續提高;困難職工和困難群體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需要幫助和解決;職工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需要不斷地滿足,等等。
強化基層工會自身建設,首先,加強和完善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各基層黨支部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和工會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工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領導,進一步提高工會工作的水平。其次,要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教育工會要依照《工會法》和《工會章程》規定,指導各基層工會配齊班子、配齊人員,對到屆的工會組織及時換屆,嚴格干部考察任免程序,把品行端正、素質精良,愿意為職工群眾服務,也能服好務的優秀分子,選拔到工會組織中來。對那些軟弱渙散、工作不力、無做無為的工會組織,要通過法定程序進行改組。再次,抓好陣地建設。各基層工會要建立和完善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職工活動陣地。并積極發揮作用,開展健康文明、教職工喜聞樂見的活動,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把職工之家建成職工向往、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最后,要提高工會干部整體素質,加強學習,業務的熟練程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工會組織橋梁紐帶的成效。
各基層工會既是學校決策的參與者,又是領導班子的監督者。既是教職工的管理者,又是教職工權益的維護者,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基層工會要結合學校自身實際,緊緊圍繞教育教學這個中心,著力強化以下職能作用的發揮。
首先,要以師德建設為先導。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充分發揮教育工會的教育、引領職能。要把強化師德建設作為工會工作的中心內容,創新活動載體。要以《關于進一步規范教師日常職業道德行為實施意見》中,“五個做到”為目標,全力規范教師日常職業道德行為,使領導干部和全體教師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其次,要以民主管理為核心,全面落實政務、校務公開,充分發揮教育工會參與、監督職能。要始終堅持“三公開”,即政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積極推進民主管理,健全完善教代會制度,落實教代會職能。切實落實校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評議、黨政工聯席會議等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學校行政主持、工會協調監督、教職工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使民主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最后,要以維護教職工權益為根本,關心教職工生活為出發點,做職工的知情人、代言人和貼心人,內化于心,外立于行。
一是要繼續開展為教職工送溫暖活動。要把生活困難的教職工作為送溫暖的重要對象,建立更加完善的困難教師檔案,形成“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的運作模式,從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發展性服務。
二是要掌握教職工思想動態,做好穩定工作。各級工會要及時掌握教職工思想動態,因勢利導,教育他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的關系,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及時化解工作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穩定和諧的教育環境。
三是要依法維護教職工利益。各基層工會要和學校行政班子共同創造條件,使職工的基本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對教育管理過程中,發生的侵權行為,要及時指出并予以糾正;對校外侵犯教師權利的行為,要予以堅決斗爭,并運用法律武器予以維權。
四是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體活動。各基層工會要結合本校的實際,開展好富有本校特色、符合職工要求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排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號召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