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妍
(吉林省洮南市第七中學)
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
◆唐艷妍
(吉林省洮南市第七中學)
中國的基礎教育扎實,但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很薄弱。以洮南市第七中學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課堂教學改革和建立第二課堂兩個方面,進行了培養中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的探索。
中學生 創新能力 自主學習 教學改革
與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中國的教育在基礎理論方面很扎實,但在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卻有一定差距。我國目前中學階段以應試教育為主,這樣導致中學生應試能力強而創新能力普遍較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增強一個國家實力的必要條件,而如何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新形勢下我國教育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基礎教育中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重要意義。我們在借鑒其它學校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學校的具體情況,從課堂教學改革和設立第二課堂兩方面,探索了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
中學生的傳統教育以教師教為主,是“填鴨式”的教學,學生習慣以考試為目的“死記硬背”式學習。這樣的學習過程,只鍛煉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才會產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才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課前整合教學內容:基礎知識與應用相結合
教師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利用學科特點將學生應重點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應用緊密結合。例如,在物理課講解電流有關知識點,整合加入身邊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家電用電安全注意事項等知識。在化學課講解氧化和燃燒的知識點時,整合加入生活實踐中怎樣避免不充分燃燒導致的CO中毒。這樣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時,理論聯系實際,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腦思考的能力。
2.課程中巧妙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獨立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巧妙設計問題引入新的知識。新知識的教授過程圍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來進行。例如,物理課在講授能量這部分知識點時,在課堂中可以布置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我們的世界離不開能量,舉出五個需要能量才能完成的日常行為(如我們每天的學習,動物的奔跑,樹木的生長,行駛的汽車等)?這些行為的能量是如何提供,怎樣轉化的?能量轉化過程是否能量守恒?能量不守恒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在尋找問題的答案中學習了能量的轉化和守恒的新知識。
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很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解決問題成為了學習新知識的學習驅動力。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師生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教師在學生思考時,給予所需要的知識點的提示和引導,幫助學生尋找答案。這種教學方法將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結合,將新知識掌握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增長結合,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創新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基礎教育形式單一,主要以第一課堂為主,而新的教育形勢下,應多種教育形式相結合。第二課堂教育內容新穎、形式靈活性,學生參與度高,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我們嘗試建立了豐富新穎的第二課堂,課堂教育由過去的以第一課堂教育為主轉變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教育有機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融合,相互補充豐富了中學生的課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具體實施如下:
1.成立第二課堂——建立學習興趣小組
分別成立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和化學第二課堂。學生依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感興趣的第二課堂,參加對應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建立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搭配,要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二課堂活動將緊密圍繞課堂知識的開展,是課堂知識的擴展和應用。活動開展時,要充分調動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成果共享。組織形式上采用教師指導,幫助學生制定學習小組的研究內容;學生自主學習、查閱資料與學習小組成員積極性討論結合,老師對討論結果點評,作總結歸納。
2.創造獨立思考的學習環境——建立第二課堂網站
開展第二課堂學習活動,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外,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過程中尤為重要。學校為學生第二課堂教育提供網絡交流平臺,建設針對第二課堂的課程網站,學生與老師之間可以通過課程網站,針對所學知識互動交流。更重要的是網站為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提供課外學習資料,以及一些相關課外資源的網址鏈接,將網絡上的第二課堂相應的學習資源提供給學生。
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任重而道遠,通過以上教學改革實踐,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教學模式的改革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為國家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1]錢國英,白非,徐立清.注重創新型人才能力的培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飛南.論大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注意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03.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梁四海,萬力,王旭升.實踐教學在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中的貢獻 [J].中國地質教育,2006.
[5]趙克強.實施素質教育 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石油教育,1999.
[6]鄭淑貞,盛群力.在合作學習中促進互動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