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李有剛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8)
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分析
周 靜,李有剛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88)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的大潮中。由于法律意識的淡薄及法律知識的缺失,部分創業者面臨著創業及實體組織運行中的法律風險。本文就大學生創業常見法律風險進行歸納和分析,使大學生創業者能在法律框架內依法創業,使大學生創業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
創業;法律;風險
在2016年李克強總理的高校之行中,大學生“就業”、“創業”、“創新”成為總理口中的“高頻詞”,說明政府和社會各界一直密切的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結合我國當前經濟新常態的趨勢,大學生創業自然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不二選擇。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一個嚴峻的事實:對于即將畢業或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但是大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和法律常識,自主創業必然存在著很大的難度,也必然面臨很多的風險。所以,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自身是否具備法律思維和法律意識,是否了解和掌握與其創業相關的政策法規是依法創業的關鍵,大學生是否具備規避風險尤其是法律風險的能力,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
在國家創業政策的支持下,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政策的相繼出臺,大學生創業群體不斷擴大。大學生創業者對于國家政策并不十分了解,也很少關注《公司法》、《合同法》、《稅法》、《勞動法》等相關的法律,尤其是出現糾紛以后的法律解決機制,在自主創業后實體組織的實踐中將面臨以下的法律風險:
大學生創業的組織形式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也可以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就目前的國家工商局統計情況來看,很少有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組織形式的,將引發不同的法律責任。例如個人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創業者應該以個人的全部財產承擔經營活動中的民事責任;如果創業者申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使用家庭共有財產來進行投資,這種情況下就應當視為家庭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創業者以家庭的共有財產承擔經營活動中的民事責任。相對于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承擔責任的相對獨立性。只有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才要求投資人以其個人的其他財產承擔責任。
創業初期的大學生,由于法律意識薄弱,在創業組織運行中容易卷入各種侵權或者合同等法律糾紛。
2.1 合同風險
組織的創立和運行都必須在法律的制約下進行,大學生創業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各種合同的簽訂。那么,《合同法》總則中關于合同的一般規定和《合同法》分則關于有名合同的內容必須了解。 例如,要確保訂立的合同合法、有效,在合同的形式上,應盡量選擇書面形式,并且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保證合同條款的完整、明確,避免歧義;如果選擇口頭合同,那么,一旦發生糾紛,創業者很難舉證,容易陷入被動狀態。創業者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須保留合同訂立的相關證據,在必要時能夠采取法律措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2 知識產權風險
創業者首先可以選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用他人的知識產權,利用現有的發明、實用新型、商標等為自己創業提供技術開發思路和可行性支持,同時又要保證不違反法律規定,侵犯他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也可以自主研發新的技術產品,那么就必須搞清楚對自己研發的技術是全部轉讓還是授權使用,是獨家許可的還是非獨家許可,并且用法律手段加以確認。當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相對完善,善用法律,既可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也能使自身的知識產權得到維護。
2.3 稅收風險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每個企業應盡的義務,大學生創業者必須了解和掌握稅收方面的知識。在創業組織運行初期,要依法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要善于利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和減免政策。例如:不同的行業另有不同的稅務優惠,大學生創業者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組織,可免征企業所得稅兩年;創業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組織,經稅務部門批準后,第一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征收;新辦從事公用事業、貿易、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游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謀劃單位,經稅務部門批準后,可免征企業所得稅一年。 優惠和減免期限之后,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制度,依法納稅,防止過失性的構成偷稅漏稅。
創業組織終止后,要按照法定程序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創業組織終止后的債務清償要承擔風險,不同的組織形式,承擔的風險不同。按照創業組織形式不同,以有限責任公司終止的,大學生創業者應以出資為限承擔有限責任。組織形式是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的形式,那么就按照創業組織存在期間的債務,以個人資產或家庭共同財產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可見,法律風險貫穿于大學生自主創業始終。由于自身經驗和能力的有限,在創業中更容易受到法律風險的沖擊。大學生創業,不能只是懂技術、會策劃、能管理、有資金,卻忽視法律風險的制約。在創業風險加大、糾紛增多的同時,應對糾紛的能力也必須提高。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法律教育相對缺失,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侵權易,維權難,責任重”。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樹立一個意識,掌握一種方法,即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只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市場參與才是健康理性、可持續發展的,才能保證創業長遠有序進行。創業法律風險的控制和規避是一種管理方法,是創業者應當掌握的工作方法和技能。
[1]施險峰,秦金婧.大學生抵御創業風險的途徑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12.
[2] 覃翠玲.大學生創業風險探微[J].法制與社會,2010,02.
[3]全裕吉.創業風險及對策[J].產經前沿,2009,06.
(編輯 趙欣宇)
Legal Risk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ZHOU Jing, LI Yougang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88, China)
Under th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go into the tide of starting entrepreneurship. Due to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lack of legal knowledge, some entrepreneurs face the risks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operation of entity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common legal risk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which can make college students go on entrepreneurshi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in the legal framework, and enable th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o healthily develop in the orbit of law.
entrepreneurship; law; risk
2016-10-11
本文系省青年專項課題GZD1212008《創業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實踐研究》成果。
周靜(1976-),女。副教授,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法學教育。
G712
B
1672-0601(2016)11-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