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華
(甘肅省臨夏市建國小學)
小學美術教學點滴體會談
◆劉永華
(甘肅省臨夏市建國小學)
繪畫是每個孩子抒發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徑之一,美術課是孩子們感情交流的重要場所;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快樂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想象能力、體驗成功的關鍵;巧妙地課堂結構設計能使課堂活起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
情感交流 和諧愉快 生動活潑 自由評價
美術課程是一個以培養學生感受、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等為目標的教育。很多老師都說,上美術課很輕松的,要學生照著書上的示范作品畫就行了,如果這樣上或者這樣認為的老師,我認為他對美術課以及對學生還沒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美術學科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它也是為其他教育學科功能發揮提供前提條件作用。蔡元培說過:“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我們不能忽視美術學科對學生的影響,不能讓他們一味的臨摹美術書上的示范作品,更不能讓美術課成為自習課的代言詞。什么樣的美術課才稱得上好?怎樣才能使課堂氣氛和諧愉快?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得出一些啟示。
在我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體會到,教師掌握人際關系的水平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及在校行為等均有直接關系。教師必須能夠以最大的熱情和愛心對待所有從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學中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在兒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于對教師的眷戀。兒童常因喜歡老師而愿意參加美術活動,因為喜歡老師而變得守紀律和聽話,他們愿意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學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師與學生的接近度直接影響情感交流,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的縮短,以及師生面對面機會的增多可以增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因此,教師應該經常置身于學生中間,利用自己和學生的空間接近度,促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表現更積極主動,因為教師的靠近會被學生看作是對他們的喜愛、贊同和友好。教師如果習慣走在學生中間講課,與他們一起動手實踐,以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份參與活動之中,就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和諧溫暖的氣氛,也會提高教師的作用和加深教師的影響。
在教學中,教師的姿勢、動作受個人風格、氣質的影響。教師上課時的著裝和儀表應質樸大方、整潔素雅,避免慵懶或過于修飾。教師的外表舉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學生歡迎和尊敬,便于與學生接近和交流。反映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是教師的姿態親切,態度謙和與時時展露出的心底深處對他們的喜愛和操心。對兒童的行為舉止教育以手勢、眼神來暗示,以面部表情來表示贊同和反對,這比嚴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佳。一般來說,微笑可以造成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能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作用。
接觸是課堂交流的一個自然部分。在自由活動的課堂上,教師的姿勢和動作更不拘形式,在與學生的接觸中,一對一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兒童通常更喜歡接觸,它勝于口頭或目光的交流。
一節枯燥無味而且單調的美術課,學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興趣,他們只會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還不如激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的探究觀察動手,得到的知識遠遠要牢固、深刻得多。所以說,興趣是最大的動力,也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讓學生對美術產生了興趣,才能讓他們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積極的去完成老師布置下來的教學任務。我通常在上課前講個小故事,或者給他們看一些圖片,或者提出一個小問題讓他們先暢所欲言引入課題,營造一個愉快、寬松的課堂氣氛,提起他們的興趣,使之成為動力,為之后的教學效果做鋪墊。例如,我上五年級上冊中《美術中的比例知識》這一課時,我課前準備了幾副中國山水畫和很多花瓶圖片,首先讓學生欣賞大副的山水畫,從中穿插講解應運“丈山尺樹豆人”的比例知識所產生的效果,從而感受著名畫家的偉大,為之感嘆,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再出示各種花瓶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比例知識的恰當營運能夠使小小的花瓶設計多種多樣而且漂亮,然后提示學生結合數學中的對稱知識去設計花瓶,結果由于每一個同學的審美觀、心理個性等都不同,他們對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樣,因而設計出了各種好看的花瓶。而且設計的過程極其認真。在上“家鄉的小吃、家鄉的藝術、家鄉的發展”時,我把這3課結合成一節課去上,首先讓學生課前了解家鄉這些方面的東西,結果學生有的認為熱鬧的市場能體現家鄉的發展;有的說家鄉有一處寧靜的小街很美;有的認為田野的春天大地莊稼綠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碩果累累是豐收的美……課堂活起來了,同學們的腦子動起來了,我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都一一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鼓勵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并啟發學生思考、嘗試用怎樣的表現形式最能將自己獨特的意境構思表現出來。結果,同學們的作業沒有雷同,內容與形式都非常豐富,且較充分的體現了家鄉多角度、多方位的美。可見,在美術教學中,注意鼓勵教學方法的運用,注意教材的靈活運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美術教育中需要注重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藝術創作。對兒童的創造給,予保護和鼓勵。兒童們年齡雖小也都有自尊,教學中只有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意圖,才能恰當地提出建議和給予合適的幫助。教師應避免以個人的好惡進行作業評價,為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使自己眼界開闊、知識淵博,掌握多元文化藝術知識,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幫助各色各樣的學生發展自己。激勵性評價是教學中的藝術,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從上第一堂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課,這是教師經常運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表現上會有一定差異,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學生的美術作品,更不能用“畫得像不像”來衡量學生的作品。在教學中,畫得特別好的學生,最大期望莫過于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過于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時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畫得差的要發現他的“閃光點”,表揚你“想法好”“用色大膽”等其它方面,去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創作,從而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對美術作品的評價結論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課前給孩子評價自我,可以相互借鑒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判斷,審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學生在互動中學會了寬容還能經常聽到“他畫的比以前進步了”“他的顏色涂得好”“我要學……另外我覺得美術作業的批改簡單的用分數來衡量,會讓一批繪畫不夠好的學生越來越不自信,我覺得用三種不同的貼紙笑臉來表示比較好,當他們看了老師的合理點評,再看到這些笑臉時,不僅不會感到不滿,反而會感到老師在鼓勵他,要他加油!交作業也就積極了。
我希望我的美術課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數不盡的快樂和知識,讓他們樂于學,樂于做。我會用心去耕耘,帶著孩子們一起自由飛翔五彩繽紛的美術王國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湛藍的天空,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1]美術教育.
[2]美術教學.
[3]美術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