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紅
(吉林市第七中學)
讓英語教學走進“生活化”,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張繼紅
(吉林市第七中學)
人材是我們這個社會非常急切需要的,而教育是人才產生的根本,為了能夠從源頭上讓人材輩出,教育就成為了必經之路;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后,國際貿易和國際化的活動已經日漸增多,所以英語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就是在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從教學實踐經驗出發,對初中英語教學如何走進“生活化”的教法加以探究。
初中英語 “生活化” 學習興趣
英語新課標強調:“課堂小社會,生活大社會,課堂生活化,生活即課堂”。語言來自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生活的體現。教會語言最好的方法是將語言還原于生活,走英語教學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課堂,把課本上規范的固定內容融于生活,在生活中有所運用,在運用中促進提高,實現良性循環,達到螺旋式發展。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為生活而教育”。語言枯燥的課堂是不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才會使它綻放魅力,因此教師應巧妙地將授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讓英語走進生活,讓生活再現英語,讓英語教學煥發出蓬勃生機。
新的英語課程改革標準著重強調了英語生活化教學,即把英語課程定位在開放的體系上,讓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提倡學生參加、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現行的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所提供的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實際,處處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經驗”,為我們的“生活化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教學依據。我們應該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把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引入課堂,創設一個個真實的情境,使學生的生活經歷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覺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個內容的學習,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才能真正實現英語教育素質化。因為書中的知識點還遠遠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語,把他們帶進課堂,為教學服務。
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當今英語教學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課堂上中動起來,從而主動地快樂學習。我們應在《新課標》指引下,在課堂上盡量創設生活化的語言環境,提供生活化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1.創設情境,模擬生活
英語是一門語言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擅于發現或創設生活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目的。
2.注重把課堂變成英語實踐的舞臺
人如果脫離了生活,就學不會語言。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根據課堂“劇情”的需要,給學生搭建活動的平臺,并采取多種方式,如個體活動、同桌活動、四人小組活動、分組活動、全班活動等,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盡情發揮,努力嘗試擔任各種角色,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生活實踐的舞臺。只要教師努力把活動置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無形之中便淡化了學生意識、學習意識,強化了主體意識和生活意識,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語學習。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電話、網絡、廣告牌、食品包裝等處處可以看到英語。因此,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我們要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設計一些精彩有趣的課外作業,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使英語運用于生活實際。學了有關迪斯尼樂園的文章時,還可以讓學生從網絡上查找有關迪斯尼樂園的其它信息,還可以讓學生收集英語名言和諺語、制作英語書簽、根據班級英語程度,讓孩子編輯班級英語墻報和各類英語小報等等。這些生活化的作業,學生特別感興趣,會全身心投入,想方設法查資料、繪圖、設計策劃,樂此不疲。既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使英語與生活真正融為一體。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引起了教育的極大變革。利用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讓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走進課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教師也應具備迎接新課程的能力,主要包括: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才能不斷創新教育以滿足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超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反思教育的能力。教師不僅要自覺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斷調適,而且要具備能夠分析、討論、評估和改變其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的能力;基于網絡資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網的飛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使教育和學習的數字化生存成為可能,人類創造的最新資源也將以最快捷、最優先的方式上網儲存傳播;激活創造性的能力。教師必須具有通過創造性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創新精神;心理輔導的能力。教師必須具有心理輔導的能力,通過助人自助的方式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要實現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我們必須沖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壁壘。更新觀念,勇于創新,善于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新鮮方法將英語教學融入學生真實的生活中,從而切實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為培養新時代的優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