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榮,陳亞峰
(河南省輕工業學校,鄭州 450000)
?
職業學校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吳玉榮,陳亞峰
(河南省輕工業學校,鄭州 450000)
通過分析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當前的教學特點,指出其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加大實訓場所建設力度、增加實訓內容、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采用新型教學方法等四個維度提出相應的改革思路,最后列舉了案例應用。實踐表明,改革能有效地促進該類課程的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
職業學校;影視后期制作;實踐教學改革
職業學校數字媒體專業在短短的幾年內“遍地開花”,而作為核心課程的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卻未得到相應重視。因此,有必要對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數媒類應用型技能人才創造條件。[1]
作為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2]但目前一些職業學校的辦學理念還停留在重理論階段,對實踐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此外,在實踐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白板上拍影視,課件里說鏡頭。”,不但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雙方陷入兩難困境,而且學生一旦接觸真實的情境就可能無從下手,更不用說運用自如了。因此,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這關系到人才培養的大問題。
目前,職業學校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逐學期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量,但效果并不明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培養目標不清晰
絕大部分職業院校未能真正把握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仍然照搬過去的教學模式,對培養目標定位含糊寬泛且過于偏離實際,導致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不能較好地實施。
2.2教學內容陳舊
教材十幾十年一貫制,內容陳舊,新知識少,并且理論多于實踐,口頭講解多于實際操作,不能很好地與前沿技術同步,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不明顯。
2.3開設課程不科學
職業學校數字媒體專業設置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和相似性,不能較好體現專業的優勢,亦較難形成特色。此外還受到“行政干預”的影響,開設課程時一般由系主任或學科帶頭人單方面劃定,與專業教師、校外專家、行業的溝通不夠甚至全無,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研不充分等,這些都導致開設的課程科學性不足,不能較好適應社會的需求。
2.4“雙師型”教師缺乏,教學方法陳舊
從事該類課程授課任務的教師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缺乏世紀影視工作經驗,不要說后期制作,有的教師根本就沒有拍攝過影視作品,難以有效引導學生提升實訓水平和質量。同時仍采用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體現,致使學生在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處于劣勢,就業難度無形中增大。
職業學校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合理增設內容,不斷加大雙師教師的培養力度,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3.1加大實訓場所建設力度
在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走出去主動與行業企業合作,嘗試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3.2合理增設實訓內容
首先適當增加該類課程實習與實訓的學時,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及崗位綜合能力的訓練,及時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運用到實操訓練中。
3.3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第一,引導專業教師定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技能或技術培訓,并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第二,鼓勵專業教師利用假期深入企業調研及進行頂崗實習或參加企業技術革新,增加“實戰經驗”;第三,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專業省級培訓或國培,及時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第四,以多元化方式開展教學質量的評價和監控,鼓勵畢業生取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等雙證,有效提高適應職業崗位的技能。[3]
3.4采用新型教學方法
采用新型教學方法是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前提,要敢于舍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入小組合作模式,營造與技能相關的教學情境,模擬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讓學生親身體驗將來工作崗位的實際流程。新型教學方法,以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最為廣泛使用,其中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最具代表性。
以Photoshop實踐教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為例:親自帶領學生到公園拍攝生活照,進而提出要求,設計成題目,讓學生分組進行處理并完成題目。設計題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點,比如更換照片的背景,將照片中的人化妝,去除臉上的黑痣等。對于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讓他們替換發型等。這樣,學生就能帶著極高的興致學習,將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進而鍛煉專業技能。最后,重要的是要有教學小結,針對每組作品進行點評和總結。
在實際教學中嘗試上述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真正促進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有效發展,還需從宏觀和微觀層面雙管齊下。
[1]顧邦軍,蔣雪明,萬華明,等.數字媒體專業開放性實驗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10):118-121.
[2]呂明明.談高職院校影視后期制作專業的發展[J].價值工程,2014,(13):268-269.
[3]陳亞峰,曹賓.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教師主動性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5,(3):61-63.
(編輯馬海超)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ost Production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WU Yurong, CHEN Yafeng
(Henan Light Industry Schoo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The current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post production cour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are pointed out.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ideas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dimens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ites,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the training, building the team of teachers’ teaching, adopting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Finally, it is the case application.Practice shows that it can promote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kind of courses.
vocational school; film and television post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2016-04-15
本文系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資助項目(名稱:影視后期制作類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研究,項目編號:ZJB15081)成果之一;2015年鄭州輕工業學院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名稱:高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成果之一。
吳玉榮(1966-),女。碩士,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職業教育研究。
G712
B
1672-0601(2016)07-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