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波

2015年,創辦于1965年的咸寧市實驗小學恰逢50華誕。在許多人看來,校慶不過是一個日子,需要一個儀式來紀念而已,但是,咸寧市實驗小學卻把這個儀式演繹成了蕩漾在全校學生生命成長歷程中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其中飽含人生成長的養分——年初即整體策劃,把校慶紀念日變成了持續近一年波及校園內外,基于學生并旨在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一段“旅程”。
自咸寧市實驗小學確立“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的辦學理念起,歷任校長在傳承中創新,不斷擦亮這把“金鑰匙”。從一名普通教師一步步走上校長崗位的習海平是湖北省特級教師,他認為教育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體,所以要敬畏教育、遵循規律。5年來,習海平堅定而創造性地踐行“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的辦學理念,建設健康課堂,推進課程改革,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真正站在了學校的“中央”,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價值觀。
在這里,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可以張揚和發展。書法、美術、歌唱、舞蹈是該校孩子們的“必修特長”,學校還根據學生的自主申報,推出了太極拳、跆拳道、拉丁舞、巴烏、航模、機器人、戲劇等十幾個“選修社團”。學校依據“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的理念配置教育資源。20多年前,學校率先在全省開辦校園電視臺,節目的錄制、主持等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完成。習海平說:“凡是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地方,就是學校資源應該流向和聚集的地方。”在這所學校,涉及學生發展的地方,諸如專用室、校園電視臺、社團活動室等,一定是一流和超前的。
“學生第一”和“教師第一”的辦學及管理理念,在咸寧市實驗小學交相輝映。習海平說,要“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學生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但是,對于學校管理者而言,落實“學生第一”的前提是實現“教師第一”。多年來,學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按照習海平的話說,“培訓是給教師的最大福利”。除實施促進教師專業提升的常規活動和策略之外,學校定期邀請專家到校講學,每個假期給教師布置專業閱讀和專業寫作的“家庭作業”,習海平逐一對教師的“家庭作業”作批注或點評。幾年下來,學校將教師的論文或教育敘事結集出版,記錄他們成長的足跡。學校成立了朗誦、唱歌、排球、騎行、垂釣等教師社團,引導教師利用雙休日放飛心情,陶冶性情,相互砥礪,做一個有趣的人。習海平認為,只有教師“有趣”,學生才能夠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有趣地成長。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咸寧市實驗小學依托《學校與家庭》校報,把校報和家長資源變成一門門無形的課程。部分“高大上”的學生社團一時沒有好的指導教師,習海平想:“如此豐富而優質的家長資源,學校為什么不利用呢?”于是,許多有才藝和特長的家長踴躍報名,申請做學生社團的志愿指導教師。學校的辦學理念,學生的健康成長,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通過《學校與家庭》這個載體和橋梁,讓學校“走進”家庭,讓家庭“走近”學校;讓教師發現學生的優勢和潛能,讓大家共同“見證”孩子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精彩。
2015年11月底,被咸寧實小人命名為“第100個開學季”的校慶50周年慶典活動,成為見證學生生命成長的一個靚麗舞臺。僅慶典當日,參加大型團體操展示的學生就有3700多人,校園運動場瞬間成了激蕩生命活力的快樂海洋;當晚的文藝匯演,參加演出的學生代表達數百人。習海平說,慶典也可以做成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課程。在記者看來,咸寧市實驗小學所開展的活動,半徑雖然可以不斷延伸和拓展,但絕不會背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個圓心。
教育是什么?愛因斯坦說:“如果你忘記了在學校里學到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習海平認為,學校教育成功與否,應該體現在從這里走出去的每一個學生,若干年后是否能夠回想起年少時在校園里所經歷的那些人和事。
或許,這才是咸寧市實驗小學50年的發展帶給我們的啟迪和正能量。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為這把“金鑰匙”點贊、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