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龍泉
近年來,宜昌高新區確立“國家標準、國內一流、國際水平”的教育發展戰略,以“六創協同”為主要抓手,加強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構建和諧校園,努力打造區域教育新名片。
以德育品牌創建為根本,夯實教育發展基礎。高新區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在全區范圍內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加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及科普、環保等專題教育。抓實“八好”養成教育,即“掃好地、上好操,唱好歌、寫好字,說好話、走好路,讀好書、做好人”。辦好家長學校,完善家長委員會,積極開展示范家長學校創建活動。設立學校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形成育人合力。開展“網上祭英烈”“新春第一課”“文明伴我成長”“童心向黨歌詠活動”“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讀書活動”“善行義舉評選”“美德少年評選”等活動。建立中小學班級診斷會(集體備班)制度,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全面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質。
以健康課堂創建為核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選派代表參加全省健康課堂研究培訓班,組織全區骨干教師參加健康課堂專題學習。通過問診課堂,明確課堂的健康問題;診斷把脈,找準影響課堂健康的原因;對癥開方,破解課堂教學癥結,健康課堂探索成效顯著。以“三容、四不、五讓”理念引領課堂教學,精選了一批優秀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和優秀論文,培養了一批探索健康課堂的優秀教師,促進了學科教研員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高新區切實加強課題研究管理,以“培養骨干,形成核心,輻射引領,共同提升”為宗旨,打造學科教師核心團隊,深入開展務實教研。
以體藝特色創建為重點,傾力打造品牌校園。切實落實“體藝2+1”。規范學生在校作息時間,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區學校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將體藝特色與校本課程結合,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工程,倡導“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充分利用體育課和體育大課間,開展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的體育活動。營造特色環境,構建校園體藝氛圍。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抓牢實施環節,制定獎懲制度,充分調動全體師生積極性,高質量舉辦了高新區藝術節、科技節、第二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活動。
以校園文化創建為依托,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呈現特色、構建長效”的工作思路,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召開全區校園文化創建現場會,集中總結推介宜昌市第十六中、桃花嶺小學等先進學校校園文化。扎實開展“爭做‘四有教師,潛心立德樹人”師德教育月活動,集中整治工作責任心不強、體罰學生、不關愛學生、教師有償補課等行為,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開展教師禮儀培訓,規范教師儀容儀表、文明舉止,發揮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相繼開展全區美麗校園、快樂校園、書香校園、平安校園、健康校園、節約型校園等創建評比活動。
以信息化創建為抓手,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自2014年11月躋身全省6個“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以來,高新區13所中小學均接入互聯網,所有教學班均配備班班通設備,東山園區各中小學均建成了錄播教室,平板電腦教室及全區電子閱卷系統正在建設中;各學校網站和教育系統網站改版上線,青島路小學(原南苑小學)2015年5月被確定為宜昌市教育云平臺首個試點小學,試點工作穩步推開。
以現代化創建為目標,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偨Y雅畈小學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經驗,編制“創現”工作指南,啟動白洋小學等7所學校的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并開展專項督導。7所學校抓住“創現”機遇,充分發揮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科學規劃,挖掘潛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大膽探索素質教育提升新路徑,創辦人民滿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