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家
編者按: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近年來,鐘祥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強化教育管理,促進教育公平;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構建多元特色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新聯合辦學機制,推動區域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追求人人有發展、個個有進步。為此,必須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負責任的態度,根治教育頑疾,摒棄功利取向,切實回歸教育本源。
增強責任意識,全面深刻認識“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7年10月原國家教委制定的《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還是2006年9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2010年7月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全都明文規定,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個個成人,人人成才。可以說,“面向全體學生”是國家意志。
“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的前提條件,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是教育者必須恪守并踐行的教育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扭曲的政績觀和世俗的理念使很多校長置“面向全體學生”于腦后,熱衷于錦上添花,歧視學困生,鞭笞后進生,片面地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片面追求“精英教育”是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和桎梏,是人民群眾對教育非議和質疑的焦點問題之一。
教育者必須切實轉變觀念,回歸教育本源,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明確重點,切實把“面向全體學生”落到實處。教育發展到今天,每一位有追求的教育者須以未雨綢繆的遠見卓識和心懷大局的憂患意識,以及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解決教育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
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特別要抓好體育、音樂、美術課程及綜合實踐課程,學校和教師不能以各種理由和借口擠占課時。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開好運動會,辦好藝術節,長期堅持,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地積淀、傳承,打造學校特色,樹立學校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學校文化。
規范落實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不折不扣開設好地方課程《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符合當地實際的歷史文化教育讀本,增強學生熱愛家鄉之情、報效祖國之志。同時,抓好校本課程,開好寫字課,加強足球基地建設,推進區域引領,將足球作為體育必修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范圍。
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規范辦學行為重點是抓好均衡編班、均衡編位和區域均衡,堅持“五個嚴格”“一個禁止”。“五個嚴格”,即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城區學校辦學規模,嚴格控制城區班額人數,嚴格控制鄉鎮學生向城區的流動,嚴格執行作息新政。“一個禁止”,即禁止按學生成績編座位。對于違反“五個嚴格”“一個禁止”的行為,在學校年終考核時,堅決實行一票否決或降等處理。
改變教學評價方式。義務教育學校要進一步加大平均分和優秀率、合格率、低分率(即“一分三率”)的評價權重,特別是加大平均分和低分率權重,要花大力氣提高“合格率”,嚴格控制“低分率”; 要科學處理學生全面發展與張揚個性的關系,積極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各種興趣活動,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張揚,促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