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鴿玲 周忠艷
現代學校制度是依法、民主、自主管理,促進學生、教職工、學校和所在社區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構建一整套能使學校依法自主辦學,實現民主參與、科學管理、社會監督的學校制度,對于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促進學校內部及學校與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大意義,為此,《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以下簡稱《管理標準》)提出了“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管理職責。
為適應新時期學校制度建設的要求,宜都市充分發揮各中小學自主創新精神,積極探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宜都路徑”,宜都教育正由辦學規范步入辦學自主的軌道。
三個“轉向”體現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宜都特色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實現依法、民主、科學治校,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制度保障?!豆芾順藴省穼αx務教育學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機制、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宜都市各中小學以“辦更好的教育”為目標,依據《管理標準》,刷新各項規章制度,現代學校制度體系正逐漸形成。
從分數中心轉向育人中心。學校的基本職責是育人,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直接或間接為育人服務,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宜都教育人意識到傳統的過分強調分數的學校管理設計已不能適應學校的發展需要,改革勢在必行。各中小學將育人思想融入到學校管理之中,使學校一切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建立起了完整的以育人為導向的現代學校制度。
在學生與教師評價制度建設方面,以松木坪中學為例,學校注重發展性評價,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教學質量,但學校更重視學生成績的進步空間和綜合素質表現,堅持每學期做好年級組、備課組、班主任的質量分析,用質量分析數據及事實來說話。
在德育管理方面,枝城小學對德育整體性的重視具有代表性,學校強調“小切口、重落實”,提出了德育教育“三字經”(進學校、放書包……)、“四愛”(愛自己、愛班級、愛家長、愛學校)等簡潔易行的德育口號,將德育教育融入生活細節之中,并堅持“一周一分析,一月一檢查,一活動一計劃”。
從千校一面轉向特色創建。在推進《管理標準》實施過程中,宜都市各中小學重視學校的特色創建。學校特色包括獨特的辦學思想、特色的教師群體、校本化的課程體系、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學校的特色項目和獨具一格的學校文化等要素,在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學校制度建設更具個性化。目前,千校一面的管理規定已經退出宜都各中小學的制度設計,個性化與規范化相統一、適合學生發展的管理制度正被教師、學生和家長認可。
如陸城一小倡導“浪漫工作”,主張教育活動應在輕松環境中進行,營造和諧快樂的師生交流氛圍,積極探索建設“第二課堂”,堅持生態教育理念。
對于新進教師,清江小學則以“追夢之旅”打造常規培養平臺,聘請知名教育專家,或者學校骨干教師,為年輕教師傳經送寶,以創新方式幫助新教師盡快適應學校環境和文化,盡早進入工作狀態。
從被動規范轉向辦學自主。管辦評不分,責權不明,是傳統學校管理制度的基本特點。現代學校制度主張自主辦學、自主決策、自我約束、自我負責、自我發展,發揮學校主體的創新動力。宜都市教育局鼓勵各學校在制度建設過程中大膽創新,構建適合本校特點、具有本地特色、適應師生發展需求的管理制度。
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楊守敬小學具有代表性,學校領導班子認識到,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建設與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心。在此思想指導下,楊守敬小學探索了一條體現國家意志、開齊開好國家課程,體現地域特點、開足開好地方課程,體現個性差異、開發開好校本課程的課程管理之路,產生了良好效果,守敬文化得到傳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在民主管理學校事務方面,楊守敬中學在對年級組長、備課組長等職位人選的遴選過程中,遵循“選好人、用好人”的原則,依據教師的教學質量、能力、個人意見等綜合因素,擇優用人,把最合適的人選聘到最恰當的位置上。常規管理中,學校堅持民主協商、分塊管理,教育教學按內容分板塊,由分管干部各負其責,學校后勤方面,如食堂的飯菜定價和質量等,由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監督。
三個“落實”指明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宜都路徑
惟有改革才能產生活力,只有創新方可提高效益。宜都市在推進《管理標準》落實的過程中,修改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促進了各中小學科學、協調、內涵、可持續的發展。
依法治校,落實科學管理。宜都市各中小學堅持依法治校,將法律精神融會貫通于常規管理之中,形成規范的管理體系。為了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和宣傳氛圍,增強推進法制教育的時效性,宜都市各學校積極開展法制教育活動,依法制定學校章程,規范學校治理行為,提升學校治理水平。
12月4日是國家法制宣傳日,各學校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清江小學的法律知識講座,王畈中學的“憲法”宣傳日活動,橫沖小學的“弘揚憲法精神,建設平安校園”活動,陸城一小組織師生集體學習《教師法》,等等,無不深化了法制教育的內涵和形式,增強了廣大師生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規范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以人為本,落實民主管理。宜都市各中小學校務管理注重民主參與,事關學校發展的重要決策,一律先走程序,由全體教職工以多種形式參與協商,形成制度;重視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意見和建議,形成暢通的意見反饋渠道。
2015年,全市開展了“中小學民主治校示范學校”創建活動,以創建活動推動各校不斷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西湖中學在創建過程中,通過提案辦理、校長信箱等渠道征集教職工意見和建議,通過家長委員會、家訪等途徑收集家長意見,通過學生代表座談會等形式聽取學生意見,積極改進學校工作;建立教師評議班子成員制度,開展學生評教活動,完善后勤服務的民主評議制度,最終建立起完整的學校民主管理制度。
合力育人,落實協同管理。建立健全的家校共育制度,是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家長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相聯,密不可分。宜都市中小學通過建立“學生素質評價網絡關系平臺”,打造家校“一事一議”平臺,創立家長學校等措施,加強家校聯系,為學校教育的順利進行提供助力。
枝城小學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安全防控網絡,創設家長委員會;按照“自愿、擇優、義務”原則推選“家長護校志愿者”,協助學校保安、教師維護學校秩序;開展家?!耙皇乱蛔h”活動,提供親子交流平臺。
楊守敬中學創設了學校開放日、領導接待日制度,打通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渠道;每周五,常態化邀請家長參與教學觀摩,形成慣例。
實驗小學家長學校以針對性、實踐性和超前性作為教學原則,以分班授課和各種家庭教育活動開展教學,并在學期末進行考核,評選榮譽家長;同時還制定了《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實施方案》,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管理,以專題例會制度和對口聯系制度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構建起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宜都在推進《管理標準》落實中,創新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科學治理,正如宜都市教育局局長周樸華所說,“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宜都市各中小學正在主動適應新常態,謀求新作為,探索了一條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