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君
摘 要:英語聽力是學生從事語言交際的一項基本能力,在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中,“聽”始終排在第一位,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而聽的能力是各項能力中最難掌握的。長期以來,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薄弱環節,在各類英語考試中,聽力理解是學生最沒有把握的項目之一。因此,提高英語聽的能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以及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二者有機的結合才是提高英語聽力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380-01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的獲取聽取信息的能力。由于聽的過程具有瞬間性,而對語流的感知到理解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這就需要聽者進行記憶、辨別,完成這一系列過程,就必須對聽者進行系統的技巧訓練。然而,初中英語教育側重于對學生語法教學,忽視了英語聽說訓練,導致學生聽說能力比較低,限制了學生英語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聽力課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聽力能力。
一、明確聽力教學的目的,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
聽力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有效地獲取口頭信息的能力,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最基本的交際手段便是聽。弗里斯(c.C.Fries)曾說過:“學生學會說英語的前提首先是聽。”為此,我們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每學期初制訂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力技能訓練。并根據各年級的不同要求,在語速、呈現內容的次數、課時安排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均作不同的要求。同時,在單元測試、期中、期末各考試中均安排30分的聽力測試成績,計入總分。
二、英語教師要用英語組織教學,給學生多創設英語語言環境
新教材英語的特點是口語化,交際化,實用化,其內容非常貼近生活。而在大部分中學缺乏學英語的語言環境,學生只有在學校才有接觸英語的機會,只有在英語課堂才有感受英語氛圍的可能。因此英語教師應認真地用英語組織教學,在課堂上多用準確,易懂,學生已知的英語,少用漢語來組織教學,碰到不易理解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手勢、表情、語氣、或一些板書來幫助學生理解所講英語的意思。這樣既可以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自覺性,從而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可以給學生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他們多一個接觸英語和聽英語的機會。注意改進教學方法 首先,在進行英語短文式較長對話的聽力訓練時要分散聽力難點。 其次,應改變聽———做題———核對答案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在上聽力課前幾分鐘里,教師可選放一些內容簡單、形式活潑、旋律明快的英文歌曲,并借助形體語言或畫面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歌詞大意。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語言室里的聽力搶答設備,讓學生猜英文謎語,搶答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學生的興趣增強了,自然而然就能鍛煉并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
三、教給學生一些聽的技巧
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關系。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有關的英語連接詞,根據說話人的語氣和語調的變化以及練習材料已經提供的文字材料來進行合乎情理的猜測和推斷。如聽音之前,盡快瀏覽練習中選擇項,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再依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假設,推測可能要回答的問題。
學生聽錄音時,普遍存在力求聽懂每一個詞、每個句子這樣一種心理,結果卻常常顧此失彼,只記得支離破碎,抓不住主要信息。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所聽內容的中心思想上,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捕捉所聽材料的關鍵細節上,如重要的數字、時間、地點等,遇到個別聽不懂的詞或句子時可以先放過去聽完全文,有時理解了全文,也可幫助理解個別的詞和句子。此外,我們要引導學生養成在聽的時候做筆記的習慣,有效地運用縮寫符號記錄重要信息、容易忘記的內容時間、地點、數量。
四、聽讀結合,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要提高聽力水平,讀書也是必要的準備。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讀的積累,就沒有寫的靈感,更沒有聽的感覺理解。每節課前5分鐘時間,是老師引導學生讀的一個好時機,讓學生課前輪流搜集課內外名言、幽默時事、小故事等簡短英文,每節課讓一位學生大聲向同學們演說、講解新單詞,即扮演小老師角色。幫助學生從不自覺到自覺主動地閱讀,讓學生在搜集、查閱中體會英語的無限樂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給學生創設表現的機會、創設體會成功喜悅的機會。最終達到將外在力量的作用轉化為學生內在的需要。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聽力解題技巧和良好習慣
學生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聽力訓練的內容不難,但做起題目來沒把握。其問題就在出在聽力解題技巧不夠或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如何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
1、告誡學生聽前必須快速瀏覽練習題,捕捉一切可以從題面上得到的信息。
2、專心致志,抓住要點,聯系前后內容。在聽的時候,不管是聽幾遍,都不可以掉以輕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體內容,抓住重點詞語和要點,不要強求聽清每一個單詞。可根據預覽效果以及聽到內容來捕捉正確答案的有關信息。
3、眼耳并用,動筆記錄。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地點人名用代號、長詞用縮寫并抓住主要成分。
六、做好聽后糾正工作
無論訓練材料的內容簡單還是復雜,練習題是易還是難,都要做好練好的糾錯工作,尤其是對一些較靈活的、容易出錯的題目要格外重視,可讓學生在重聽幾遍之后再分析致誤原因,切實予以糾正。
提高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長時間的科學訓練,掌握一定的聽力技能、技巧。訓練過程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慢而快的循序漸進原則。聽力訓練的內容一般應按照從音素——單詞——短語——意群——升降調——句子——短文的順序進行。聽力訓練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聽音模仿朗讀、聽音后復述和邊聽邊寫等。但無論是多么好的方式、方法,多么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去練習才會有效果。
總之,聽力課要聽說有機地結合,要打破單一聽的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聽、多讀、多運用,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和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