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飛
王總是一家傳統制造型企業的老板。兩年前,互聯網企業來勢洶洶,王總的企業效益直線下降。為了保住二十年的心血,王總四處聽課學習,今天引進一套管理模式,明天又創新培訓方法。本想創新經營模式,加快企業戰略轉型,卻將企業送上了不歸路——倒閉停工。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永恒命題,但是許多企業往往過猶不及,因此不妨嘗試微創新,穩扎穩打,一點一滴地優化。
你的心志就是你的主人
雖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但在互聯網時代,知識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取,而掌握了某一門手藝的新時代工匠能夠利用現代的各種高科技工具,逐漸成為動手實踐的高薪知識工作者。在他們身上體現了堅持精益求精地完善產品的精神,這是一種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精心生產出一款有質感的襯衣和寫出一個匠心獨具的電影劇本都是工匠精神的體現。而這種工匠精神,并不是新的理念,而是重溫前人的行為,傳承他們的精神。
“傘”的出現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詩人戴望舒曾傾盡短暫一生,尋找著《雨巷》里撐著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姑娘;世世代代生活在長江以南的普通人家,每到雨天,紅、藍、黃、褐各種顏色的油紙傘就會在小巷里綻放。50歲的聞強興從小生活在杭州鄉下,他說:每一把油紙傘都有屬于它自己的聲音,一開一合宛若一呼一吸,仿佛在講述屬于他自己的故事……
余杭油紙傘非遺傳承人劉有泉已經73歲了,據老人介紹,一把純手工打造的油紙傘要經過七十多道工序:鋸竹、刮清、排傘骨、穿傘、糊傘、裝柄等等。在傘面的制作上,余杭油紙傘選用了當地特有的桃花紙,在柿子漆里浸透。然后繪畫,上桐油,最后懸吊陰干。
傘面之間夾著樹葉,或在紙漿里直接加入,透過陽光看到傘面上葉子的圖案,十分有意境。
紙傘技藝一直以來都是靠師徒之間言傳身教,學徒須3年方可出師。一把油紙傘從選竹到上油,純手工要10到15天,一把小傘只能賣幾十到二三百塊錢。制作周期長,利潤低。做把油紙傘難度很高,年輕人都不愿意學,又苦又累工資又不高。
劉有泉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更不愿意學,如今,他這里的學徒平均年齡都在50歲左右。細小的竹條在打孔機下小心地游移,這時候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心靜程度。
無論這里每年每天銷售多少把紙傘,選竹、熬制桐油、調制色漿、傘骨夾片這幾道主要工藝還是要由他,也只能由他來完成。老手藝的精良和改良技藝的獨到這些都讓他癡迷。
總工程師龔大舒說天堂傘也一直在研發傳統和現代工藝結合的產品。他們也在為老工藝打開銷路出謀劃策。龔大舒說:老祖宗留下來的傘,現在多了一個“互聯網+”的銷售渠道,個人的信息采集在雨傘上面,把它提升附加值。聞士善感嘆,傳統工藝只能走精品路線,如果不走精品路線,肯定死路一條。
傳統意義上的工匠出現在制造業領域,而且很多工作需要手工完成。享譽全球的瑞士手表就是工匠精神的代表,那里的一個工人甚至可以花費一年的時間去手工制作一款高檔的手表。瑞士手表執著于機械表的功能微創新,開發出諸多極其復雜的工藝,以工匠精神成就了自己高端手表的品牌。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是我國工匠精神的一個代表。創建于1669年的同仁堂,三百多年來一直恪守著這樣一個古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種堅守產品品質的工匠精神是同仁堂長盛不衰的秘密。互聯網時代的企業處在信息透明的環境中,消費者更容易了解企業的產品品質。企業只有堅持工匠精神,打造優質產品,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賴。
最簡單的就是最好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有這樣的對白:
“這個字念什么?”
“問度娘。”
“紅燒肉怎么做?”
“百度一下。”
正如百度的廣告詞:“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搜索已經成為人們上網都要使用的工具。百度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堅持的一個理念:讓用戶的需要得到更簡便快捷的滿足。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過,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哪怕是0.01秒的延遲或是多一步細小的操作,都可以讓使用者放棄搜尋的努力。百度在產品的設計和研發中竭盡全力讓用戶感到簡單和便捷,即使是對電腦和互聯網知之甚少的人,也能輕松地使用百度搜索。“讓產品簡單、再簡單”是百度產品體系所尊崇的信條。
老子說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說,從事學問,知識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識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后達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沒有人喜歡復雜,然而很多人卻不懂簡單,不信簡單。簡單并不是管理上的淺薄無知,而是經歷復雜之后的升華。形式上追求簡單,方法上追求簡單,內涵上則是深刻和豐富的,這是一種化繁為簡的智慧。德魯克認為,最好的管理是那種交響樂團式的管理,一個指揮可以管理250個樂手。對于企業而言,管理的層級越少越好,層級之間的關系越簡單越高效。
有一位水果達人,為了讓果樹結出最碩大、最甜美的果實,在果樹開花后剪掉大部分的花朵,僅留下兩三個花苞。他說:“我要讓全部的養分都灌注在這
幾個花苞上,這樣自然能夠得到我想要的果實。”
創新,只需簡單一點,方便一點。當然,關注用戶體驗并不意味著只是跟隨用戶的需求亦步亦趨,在琳瑯滿目的商場里,大多數用戶會患有選擇恐懼癥。因此企業既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想問題,也要走在用戶的前面,開發出超出用戶意料的產品。1982年,喬布斯被問到是否做市場調查時,他回答說:“不,因為人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擺在他們面前。”馬化騰和周鴻祎都有一個非正式的職務,他們分別是騰訊產品和奇虎360產品的首席體驗官,很多簡約極致的用戶體驗設計就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簡約極致的用戶體驗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誰的用戶體驗好,誰就能獲得和留住更多的用戶。
有時也要點人文情懷
打造人格化、有情懷的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成為產品營銷的重要方式。帶有人文情懷的產品長久地存在于我國的自然經濟時期。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一個乳名叫狗子的伙計,開了一家包子鋪,因為口感鮮美,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狗子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吃包子的人都戲稱“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
在自然經濟社會里,產品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范圍都有限,人們更多地把產品賣給熟人。產品人格化既是產品品質的承諾,也是產品營銷的需要,能讓人一提及某商品,就想到去某個商家那里買。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直銷、大數據分析等營銷手段的應用,在某種程度上又將我們從陌生人社會帶回了熟人社會。而且,相比自然經濟時期的熟人社會,今天的產能明顯過剩,人們對產品的品質和文化內涵要求更高。產品的價格高低不再那么重要,而產品本身包含的人文情懷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水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如何在飲用水的紅海中創造自己的藍海,是水企業一直在探尋的目標。景田雖然是傳統制水企業,但是從來不缺乏創新,他們的品牌推廣通過廠房、瓶型、廣告等,給消費者注入額外的新概念。筆者曾在街頭對30位拿著百歲山礦泉水的行人做了一項微調查,問他們為何要喝百歲山礦泉水。讓筆者驚訝的是,30位行人的答案基本是一致的——水中貴族嘛,喝了百歲山,我也成貴族了。雖然比普通礦泉水貴了一些,但是消費者卻感覺喝百歲山礦泉水特有面子。
廣告語“水中貴族百歲山”充滿了人文情懷、高尚品質。喝百歲山礦泉水,不僅是解渴而且代表了身份,代表了品位,這就是產品的附加價值。還有人認為該廣告參考了1650年發生在斯德哥爾摩街頭的愛情故事,52歲的笛卡爾邂逅18歲瑞典公主克莉絲汀,其后幾年中相差34歲的笛卡爾和克莉絲汀相愛,國王發現后便處死了笛卡爾,在最后笛卡爾寫給克莉絲汀的情書中出現了r=a(1-sinθ)的數學坐標方程,解出來是個心形圖案即著名的“心形線”,這封情書最后被收錄到歐洲笛卡爾博物館中。不管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是否存在,但是廣告中蘇格蘭城堡的場景,演員、服裝和道具中蘊含的歐洲風情,令整個廣告流露出歐式貴族般的氣質,讓消費者不由得對這瓶礦泉水產生好感。
在今天的市場上,人文情懷已經成為一種可以贏得尊重和效益的東西。在2014年的商品市場上出現了三種非常奇特的產品——褚橙、柳桃和潘蘋果。“褚橙”是云南的一種特產冰糖臍橙,因種植人褚時健而得名,又因褚時健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而被稱為“勵志橙”。褚時健一生參加過革命、被打成過右派,又擔任過18年玉溪煙廠廠長,打造出紅塔山煙,后入獄,七十五歲保外就醫,出獄后和妻子一起承包2400畝荒山種植臍橙。“柳桃”因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經營而得名,他對水果品質的要求比較苛刻,對獼猴桃的種植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柳桃”因此又被稱為“良心桃”。“潘蘋果”因地產大亨潘石屹的代言而得名。在這三種水果中,“褚橙”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這是因為“褚橙”的人文情懷最濃厚。人們拿起“褚橙”就會聯想到褚時健勵志的一生。
俗話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任何一家企業都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創新經營管理模式。但是,太陽底下又沒有新鮮事物,創新不等于顛覆。一個企業運營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是有其內在可行性,貿然人云亦云,大喊“顛覆創新”,只能加速企業滅亡的步伐。因此,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微創新,或許是一個好辦法。培養員工的工匠精神、設計簡約極致的用戶體驗和創造賦有人文情懷的產品,打好基本功,才是應對萬變中的不變。 ? ?責編/齊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