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墩?馬旭梅
【摘要】 對產褥期巨大肝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特點進行探討, 并提出針對性的預防護理措施, 圍手術期給予充分的術前準備及術后嚴密的觀察和護理, 可提高手術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關鍵詞】 產褥期;巨大肝癌;圍手術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74
據報道妊娠合并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為0.24%, 以合并乳癌、宮頸癌常見[1]。近年來妊娠合并肝癌的報道逐漸增多, 肝癌早期癥狀很不典型, 容易被忽視, 妊娠合并肝癌更難做到早期發現, 由于妊娠機體激素的改變, 還促進肝癌腫瘤的生長及轉移, 加速病程的進展。妊娠期間轉氨酶、甲胎蛋白會在一定范圍內升高, 但如果是非正常性急劇上升, 尤其患者本身是乙肝患者及攜帶者, 需進一步進行肝膽疾病排查。現對本科2011年9月~2014年11月5例產褥期巨大肝癌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 探討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1年9月~2014年11月本科共收治5例產褥期巨大肝癌患者, 年齡25~36歲, 腫瘤直徑11.3~21.2 cm。1例并肝胃間隙及腹膜后多發淋巴節腫大, 均合并乙肝病毒攜帶者。均術前準備完畢在全身麻醉下行原發性肝癌根治性清除術。術后給予抗炎、靜脈營養、保肝、補充白蛋白、提高免疫力、抗腫瘤、抗病毒等治療, 全組無術中死亡, 術后無明顯并發癥, 10 d后痊愈出院。
2 護理
2. 1 術前護理
2. 1. 1 心理護理 面對產褥期產婦心理、生理、社會關系都發生巨大的變化的情況下, 被診斷為肝癌后患者出現緊張、憂慮、恐懼、絕望等一系列心理反應, 有研究表明負性消極的情緒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影響預后[2]。了解其心理所需, 耐心給予解釋和安慰, 講解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 對手術顧慮和相關治療做好詳細指導, 調動家屬的積極性, 允許嬰兒探視, 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及社會支持,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其配合的主動性。
2. 1. 2 乳房護理 患者處于哺乳期, 由于疾病及藥物的影響, 停止母乳喂養, 乳汁淤積可造成乳腺蜂窩組織炎, 囑患者雙側乳房熱敷后擠出淤積乳汁予25%硫酸鎂敷乳房, 積極協助回奶,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2. 1. 3 保持自身清潔衛生 產后產婦出汗增多, 泌乳后乳汁不斷外流污染衣服, 加上產后抵抗力下降, 容易發生產褥期感染及乳腺炎, 因此產后保持自身的清潔衛生非常重要[3]。用溫水洗臉, 注意洗手及外陰清潔, 2次/d用1:5000的高猛酸鉀溶液擦洗外陰, 注意觀察陰道分泌物的顏色及氣味。
2. 1. 4 病情觀察及術前準備 定時監測生命體征, 嚴密觀察體溫變化, 觀察腹痛、腹脹、身體狀態、進食的情況并及時報告醫生。積極做好皮膚準備、出凝血時間測定, 肝功能儲備測定交叉配血試驗及藥物過敏試驗等術前準備。
2. 2 術后護理
2. 2. 1 病情觀察 術后1 h監測1次生命體征, 連續3次, 生命體征平穩, 改為1次/4 h, 直至術后24 h。觀察腹部體征、切口疼痛、體溫等情況, 同時觀察患者的神志、尿量、切口的滲血、滲液和腹腔引流情況。腹腔引流管24 h內引流淡紅色液體≤100 ml。術后≤5 d拔除腹腔引流管。
2. 2. 2 疼痛護理 由于手術切口范圍大, 疼痛是影響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早期活動的主要因素, 術后對患者疼痛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進行評估, 輕者予暗示轉移注意力, 介紹疼痛的有關知識, 說明疼痛的原因及緩解時間, 消除緊張等不良情緒, 疼痛較嚴重者, 使用鎮痛藥物, 禁止使用嗎啡、氯丙嗪等損肝藥物。
2. 2. 3 營養支持 禁食期間予腸外營養支持, 營養液的量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復查生化指標進行調整, 術后第2天拔除胃管, 進食少量流質飲食, 腸蠕動恢復后進食半流質飲食, 逐步過渡到低脂普食, 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的食物為主。
2. 2. 4 并發癥的觀察、預防及護理 ①術后出血的觀察。出血多發生于術后24 h內, 與肝血管豐富、創面易滲血或出血、結扎線頭脫落等有關。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尿量、腹部體征情況, 腹腔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 本組患者神志清楚, 生命征平穩, 腹腔引流少量淡紅色液體, 無腹腔出血發生。②感染。本組術后體溫均升高, 最高體溫38.5℃、白細胞22.3×109/L 與外科吸收熱有關, 亦考慮存在感染的可能, 予抗生素治療, 同時予物理及藥物降溫, 出汗多時及時更換病服與被單, 保持皮膚干燥舒適, 監測體溫、血象變化, 觀察腹部體征, 引流液情況, 術后5 d體溫、血象正常, 停用抗生素, 無感染發生。③肝功能衰竭。規則性、大范圍的肝葉切除必將造成肝臟代償功能的嚴重不足[4], 極易誘發肝功能衰竭,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的精神變化, 是否出現黃疸, 檢查肝功能各項指標是否出現異常, 術后常規持續吸氧, 提高門靜脈血氧含量改善肝細胞供氧, 利于肝細胞的再生與恢復, 給予保肝治療。本組肝功能恢復良好。④深靜脈血栓形成。增大子宮的壓迫, 術后臥床時間相對較長, 肢體活動少, 術后止血藥物使用, 可使盆腔及下腔靜脈血流緩慢, 靜脈血液滯緩及血液高凝狀態是主要原因, 術后觀察雙下肢是否腫脹、疼痛, 協助患者術后床上活動, 指導足關節、踝關節、下肢肌肉收縮活動, 鼓勵早期下床活動, 1例患者血小板計數明顯增高, PLT 637×109/L, 考慮患者腫瘤狀態, 且處于產褥期, 術后第5天加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 出院繼續阿司匹林治療1個月, 隨訪無深靜脈血栓形成。
3 小結
產褥期患者全身各系統發生了較大的生理變化, 發現肝癌多處于病情的中晚期, 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的困難和阻力, 外科手術治療是治療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充分的術前準備及術后嚴密的觀察和護理對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蔣榮珍, 黃亞娟.妊娠合并惡性腫瘤9例妊娠結局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 2011, 14(4):31.
[2] 李海蘭, 凌淑群. 15例原發性大肝癌圍手術期護理.當代護士(綜合版), 2007(10):28-29.
[3] 王玉榮.婦產科護理.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5.
[4] 李鐘聲.原發性肝細胞癌的治療進展.安微醫學, 2009, 30(7): 830-832.
[收稿日期:2015-07-21]